试论先秦时期对档案的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秦论文,试论论文,时期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历史悠久,在上古部落联盟昌盛时期,由于文字的产生和社会权力机构的出现,产生了文书档案业务,从事这一业务的是掌握文字及有权对部落领袖的言行、政策和对人与“上天”关系进行解释的人员,大部分为史官。随着文字的发达和系统化,随着国家的形成,到夏商时代,国家公文日见增多,文书档案工作也就成了国家权力机构中的主要业务。这些记载着人们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内容的文字留存,就是最早的档案。先秦时期,档案在著书立说、著史、办学传授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等方面,被充分地利用起来,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本文试图从先秦时期档案资料的被利用情况入手,谈谈先秦档案在华夏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所占的独特地位。
一
档案业务在文字产生前就已有其痕迹,如结绳记事、书契记事等,它虽然有着帮助记忆的作用,但还不是知识、事件的具体记录。直到文字产生之后,人们借助这种可以留存的信息表达方式,才得以将社会事务的各种信息“传于异时,传于异地”,使其具有了档案意义。
我国最早的档案源于对国家生活的文字记载,而这种记载工作又由朝廷中的史官担任。史官的分工及其对所辖事务的记载不同,就造成了档案的早期分类差别。而这些差别则又导致各种档案被利用时形成不同文献,从而对文化发展产生多侧面的影响。
早期史官职责大约有以下四类:
1.贞卜:又名卜、多卜,负责占卜,解释占卜结果。夏商朝代,人们笃信鬼神,每遇战争、祭祀、婚姻、筑城、任官等事,都在周密策划后,再通过占卜手段测问天意,主管占卜的史官具有对“天意”的阐释权,实际上具有对当下政务的参与权,具有对朝廷事务与民心民意、“天意”三者的协调权。
占卜的过程及其结果是极具权威性的。对占卜过程和占卜的结果的记录即成为早期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易经》就是我国西周末年的一部卜辞。其卜筮之词正是当时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现象的积累。
2.祭祀:又名祝、多尹,负责王室的祭祀事务。《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乃是当时国家的头等大事。祭祀的对象有四类:天、地、鬼、魅。祭祀史官负责对祭祀活动自始至终每一个环节的筹备安排,礼仪的制定和监督及其解释等均出自这类史官之手。由于这类业务的规范化需要,就产生了《礼》,《仪礼》就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礼仪档案。
3.作册:又称乍册右史,原来是掌管祭祀奉王命告神的,后来专门负责制作册命(即王命文书)、保管文书等机要工作。我国现存最早的公文汇编《尚书》,就是对上古时代帝王言论、命令等的记录存档资料。相传《尚书》在孔子删定之前有三千多篇,可见当时公文档案资料之丰富。
4.记事史官:负责记录君王言行、王朝大事,观察天象、记录历法、测算保管地理版图资料等。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观察天象与神权统治有着密切关系,记录历法则便于安排农事,这些工作程序和留存资料,为后来史书中的志、书一类自然科学记载保留了大量原始依据。
对国家地理环境的测算和版图的保管则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档案工作。例如:《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记载,夏桀荒淫昏暴,国家危在旦夕,太史令终古取出官藏的“图法”哭谏,桀仍然不听劝阻,终古则携带“图法”投奔了商汤,这无异于将国家治理权移交出去。上古档案的收藏管理是极其严密的,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甲骨文出土情况来看,殷商时期的档案都保存在都城的宗庙、社稷。宗庙社稷是神圣之地,有人严加守护,这当然是统治者对于档案保管安全的考虑,但也说明另一个问题:由于它的神圣性、封闭性,档案的利用是很困难的。
周朝继承了前代在宗庙社稷保存档案的传统,西周甲骨文出土地周原凤雏村宫殿遗址,就证实这一点。
夏、商、西周时期档案作为神圣之物,被封存得十分严密,客观上保留了大量华夏民族早期社会的原始资料,为后来的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础。
二
东周时期开始,周王室内乱不断,社会上奴隶、平民起义频频发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愈演愈烈,对周朝统治形成很大冲击。中央政府和诸侯国的大量档案或者被毁,或者流散于社会,掌握在一些士人手中,这样一来,档案的封闭状态初步被打破,士人们用它进行了多种文化活动。
(一)占卜档案成为先秦哲学的发端
殷商时代占卜档案在西周末逐渐形成《易经》。《易经》的内容集天文、地理、乐律、韵学、算术、宗教等于一体,目的在于窥测宇宙之谜,是古代先民世界观的原始反映。《周传》是对《易经》进行充分注释和发挥的系列文献,通过对《易经》的阐释,集中了当时(春秋至战国中期)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思想理论之大成,是对《易经》的升华,也是我国哲学、自然科学的胚基。相传孔子对其进行过删定,这种由士人着手对前代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性整理的工作,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由原始状态走向科学化、体系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质的跨越,从此以后,原先占卜的零星记载和粗糙的文字材料被赋予了民族世界观、宇宙意识的内涵,中国先秦文化思想的三大流派——儒、道、墨以及其它诸子百家无不以《周易》为基本理论的依据。《周易》以其内容的博大精深和对我国文化、科技的巨大影响,成为经书之首,诸籍之冠。
(二)祭祀之制成为社会人文规范
在参研古代礼制基础上,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周礼》等对礼的解释和发挥的著作,内容包括大到天下九州、邦国建制,小到沟壑道路,草木虫鱼,涉及当时社会的诸多规范法制,蕴含着战国以前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史料,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制度法典。更为重要的是:周礼中明确以周制为理想社会的制度,对于推动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周礼》反映出我国周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形态,它是前代档案的创造利用的结果,也以制度的形式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设想和规划。
(三)公文档案成为政治文化教材
孔子周游列国所至不合,退而删订《尚书》,定为百篇,用这些公文档案作为三千弟子行文、辞令、礼仪、思想理论的教科书。
《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它经孔子编定后,全书编排按朝代先后,每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先后排列文献,使人读了以后,能基本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不仅为我国历史著作开编年体例之先河,也为孔子宣扬自己的仁政思想、治国之本提供了理论和历史依据。除孔子之外,其他士人也十分注重利用官府档案进行研究和开办私学。他们纷纷招纳弟子,传授学问,造成了一股解释、探索社会大变革趋势、归宿的风气,形成了学术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在这方面《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孔子还曾求教于保管过东周王朝档案的老子,对形成儒家学说,开启我国思想史崭新的一页,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记事公文档案成为史书的直接来源
除周王朝记事史官外,各诸侯国也有史官记事保存档案,《春秋》就是依据鲁国史官保存的档案修订而成的。它是孔子派遣弟子四处搜求各国档案之后综合改定的史书。孔子在进行档案搜集利用时极其慎重,《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孔子用很大精力,“得百二十国宝书”,对《春秋》的进行删定,首创以史书形式汇编一国档案的先例,对我国史学和档案保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不是文字的聚集,而是特定作者持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对史料档案进行的有机利用,所谓“春秋笔法”就是“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的明证。
《春秋》之外,《左传》《国语》也是利用历史档案编写而成史书的不朽之作。这种著述进一步把档案由客观文字史料变成了史家对历史进行的文化阐释著作,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史学的发端。
结语:先秦档案的原始记录是先民们进入社会生活的标志,是上古时期人们对自身社会活动的有意记载,而春秋战国时期对档案的利用,则明确地具有华夏文化发生学的意义。举凡哲学、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等,有意识地创自家之学说,或系统地对历史进行总结记录,都起于对档案资料的选择运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秦档案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和丰厚的社会生活基础,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启发性奠基作用。
收稿日期:199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