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之隐忧——乡镇企业经济效益调查(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忧论文,经济效益论文,乡镇论文,企业经济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难度也在加大。特别是去年以来,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大面积滑坡,乡村集体企业不如私营和农户联办企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围绕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办法。
不可小看7%的亏损面
农业部对前年全国乡村集体企业所作的财务分析表明,企业的亏损集中程度加剧,平均每户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增长30%,是乡镇企业有史以来亏损集中程度最高的年份。应收帐款猛增,前年高达18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7倍,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高的年份。据农业部最新统计,去年前一个季度,乡村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7.58%,企业总数超过10万家。比上年同期高出3.74个百分点,其中乡办工业亏损面比上年同期增加2.38个百分点,达10.46%;材办工业亏损面为6.24%,比年同期增加3.8%个百分点。去年上半年乡村企业亏损额大幅度上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
江苏省去年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曾经大幅度下降经历了又一次严峻的挑战。从第二季度起尤其是第三季度,才呈现出增长幅度平稳回升,经济效益逐步改善的势头。全省去年1-9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乡村企业销售产值增长37.7%,出口产品交货值增长56.1%,利税总额增长15.6%,但经济效益仍不理想,前三个季度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
在广东省部分发达地区,去年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异常。佛山、中山、江门市上半年的增长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占全省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5的佛山市去年前三个季度发展处于历史上的最低潮,总收入、总产值增幅只有16%,利税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7.83%,企业50%的产品处于滞销、积压状态。据顺德市反映,产品市场不景气主要是在进入5月份以后,原旺销产品销售不旺,淡销产品继续趋淡,产品库存量超过历史水平。中山市去年1-8月是乡镇企业同期经济效益最低的时期之一,镇办结算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60.31%,亏损金额达6153万元,亏损户由上年的84家增至125户,利润为正增长的不到1/3。
从全国来看,企业效益下降,利润增长缓慢。去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80亿元,比上年同期只增长了10%左右,比上缴国家的税收增幅低了25个百分点。这在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史上也是少有的。
部分乡镇企业问题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企业效益下降,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税制改革增加了乡镇企业税负,相应减少了利润。去年国有企业已经取消征收的“两金”在乡镇企业仍然保留。原、辅材料和能源的大幅度涨价也导致了企业的成本上升,影响了企业利润。新旧会计制度接轨,产品成本核算由完成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固定资产标准的改变和计提折旧的调整以及计提坏帐准备金等都加大了企业成本,冲减了企业利润。三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的竞争,使乡镇企业开始失去独有的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职工工资、福利的提高也影响到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产权关系模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十多万家企业倒闭的启示
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多年来已有数10万家乡镇企业倒闭,去年全国倒闭的乡镇企业超过10万家,但乡镇企业的总个数却是增加的趋势,总数将增加200万家左右,达到2400多万家。
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机制灵活,企业决策比较快,应变能力较强,乡镇企业在市场中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抗拒较大的市场风浪,很容易“翻船”。根据前年的年度统计分析,152万家乡村集体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34人,而乡村集体企业之外的2169万家企业平均每家不足3人;乡村集体企业每家平均年产值120万元,而乡村集体企业之外的企业每家年产值不足5万。这些弱小的企业大部分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备、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低,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也都比较低,一旦遇到市场不景气,就会有不少企业停业、关闭。
一方面是效益比较差、经营难以为继的企业倒闭,另一方面又有更多的新开办的乡镇企业冒出来。并且一旦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好,那些倒闭的企业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重新开动起来,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有很多的小企业主只是暂时避开比较不利的市场环境,他们大多是以销定产,产品一旦没有销路或销售不畅,他们就会主动将企业暂时停掉,企业员工转而去从事其他生产或经营活动,没有人会去坚持没有效益的生产。尽管每年有这么多企业关门或倒闭,对乡村干部并没有什么困扰,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可以使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更合理,发展更健康。
如何根除乡村企业“大锅饭”问题
江苏省无锡县副县长朱伦昌认为,“乡镇集体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吃大锅饭的问题。其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的体制就有很大活力。现在的问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乡镇企业的活力在什么地方?这是个很大的课题。我们县委提出,大中型乡镇企业明年的工作核心是转换机制,小型企业是抓好体制转换。大中型企业通过股份制加以改革,在明确产权关系的前题下加快改造、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负盈不负亏,受损失的还是集体的财产。现在看单靠承包不行了,如果说80年代承包责任制成效不小,那么在90年代就不能用来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红豆集团董事长周耀庭这样分析说,目前在乡镇集体企业中,由于管理机制不严,存在着“费用当报酬、赚钱靠回扣”的不良风气,企业效益被“两个烟囱(香烟、食堂)烧掉、四个了跑掉、个人口袋装掉”,甚至导致“企业负亏,厂长负盈”、“多创几万元利润,不如多打一万元成本”,使企业效益无形流入“活成本”而流失,企业成了“穷庙”,厂长变为“富和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苏南模式”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去年以来,苏南乡镇企业纷纷走上企业内部股份制之路,试图通过明晰产权关系,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再造“苏南模式”。但企业内部股份制的设立,也同时带来了企业科学管理的新问题。由于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企业效益与自身利益一体化,员工参与管理、监督经营的意识空前浓厚起来。承包者在经营活动中各种不规范的开支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前年底,我们集团在推行内部股份制的同时,又配套推出新的经营承包制——活成本、死比例效益承包法,取得了较好成效。
他们的做法是:首先将企业成本划分为活成本和死成本两块。死成本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料、动力、折旧以及利息、税金筹费用,一般来说透明度较大,市场价格可比性强,易于控制。活成本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开支,主要包括差旅费、通讯费、劳动报酬以及企业在开展融资、经营、生产活动中所支出的交往费用等,这一块活成本与个人利益相关大,数量可大可小,难以控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界限或明或暗,不能廉洁奉公的人便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侵吞集体财产。如今将原来的只包利润不包“活成本”的承包制改为利润和“活成本”捆在一起承包。将原来上交利润改为利润和“活成本”的总和再按某一死比例上交(今年定为20%),余额由经营者支配。这样一来,经营者得没有必要把效益、报酬放在暗处,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透明度。同时,这种承包机制在客观上又演化为一种公开竞争机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