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观点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观点论文,理论论文,于玉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731(2001)04-0060-08
一、绪言
中国玉学是中国特有的玉文化的高度集中与理论升华,它有一个发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逐渐演变的过程。它源远流长、持续发展,源头可能偏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北、中、南三地。当然,其出现的时间、辐射的力度与波及的范围均有不同,并互为碰撞交流,甚至融合蜕变。三地玉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进入文明时代它趋向统一,不仅为皇家朝廷巩固统治地位、传播文化思想发挥了作用,还成为广大庶民百姓聘礼、装饰、鉴赏、收藏的重要对象。
1.玉的两种定义
我国传统的玉定义成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这是儒家对玉的界定,反映了儒家的玉观念,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经研究证明:玉实为我国最古老的、最重要的华夏传统文化基因及其中华文明的载体。在我国史前时代已具有朴素的美学和神学的内涵并被奉为神物和宝藏,涵盖了矿物的、文化的双重内涵。这是传统玉观念的重要特色。
现代矿物界称玉为由透闪石的极细微晶体交织而成的致密块体集合体,化学成分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其质地细腻、光泽晶莹、色彩淡雅、硬度较大,国外将其列入宝石学范畴。可补传统玉观念之不足。
2.玉文化的历史贡献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里,原始人在打造石器过程中发现了玉。估计在距今约一万年之前,先民们便用玉磨制成非生产用的器物,这标志着古人已将玉从石头中筛选出来,视玉为一种美丽而神圣的有别于一般石头的一种特殊材料。于是玉在尚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经历了六千余年的发展,被制为祭器以祀神灵、琢以瑞信象征统治权力,上述祭祀、瑞信等玉器在其主人死后还要被殉入墓内。总之,它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但是进入文明时代后,玉的神圣光环渐被淡化,其古老传统基因亦被逐渐遗忘。在礼崩乐坏的东周时代,儒家为了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抓住了古老的玉学、玉文化的传统基因,赋予玉以德(九德、十一德),君子比德于玉,无故玉不去身,玉便衍化为君子的化身,玉德遂成为其继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田玉被认定为真玉,也是帝王玉的主流。与之同时,玉符(色)亦渐为士大夫所青睐,并将玉色提高到玉美学的高度,使摆正玉质与玉色的关系成为突出的问题。
3.先哲考证的积淀
先秦与汉晋古文献里留下了不少的有关玉和玉器的充满了神秘的、观念的、理性色彩的珍贵资料。因玉无款识,给考证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收效甚微。清代考据学兴起,旁及玉器,上自乾隆弘历,下迄金石学家吴大澂均以《周礼》等古文献验证传世古玉,对其定名及功能的鉴定考据上做出了贡献,但较金石学尚有逊色。20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科学的传入和蓬勃发展的民主革命的浪潮推动,章鸿钊、郑德坤、郭宝钧、夏鼐、王逊等学者分别从地质学、历史学、考古学及哲学、美学角度探讨了玉、玉器的学术价值,提出了不少的宝贵见解。
4.玉学的提出
近50年来,我国考古部门正式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古代玉器,这为研究其演变规律提供了实物资料。在此基础上,国内、港台及国外的历史、考古、文物等各界人士发表了数百篇有价值的报告和论文。同时,国家文物局开办了两个干部培训中心,提高了在职文物干部对玉器的认识和理解,并委托北京大学考古系培养了古玉鉴定的研究生。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在考古界涌现一批关注玉文化的充满青春活力的中青年考古发掘研究人员。上述情况说明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从广度研究玉和玉器的主客观条件。为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眼下迫不及待的任务就是要组织有关学科的学者共同探索玉学的深刻内涵及其理论框架,恢复其历史面貌,以促早日建成玉学这一崭新而又古老的学科。
5.玉学的重要意义
玉学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传统基因及其独树一帜的学术课题,也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在世界学术论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对华夏文明、民族特性及其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健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美育熏陶上都会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所以,玉学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玉学的范畴、主旨与方法
1.玉学的范畴
玉学是古代玉文化、玉器的功能与形式的演变规律的科学提炼和理论升华。是研究玉文化、玉器史的一条总纲,纲举目张,条缕分明,它像一条红线那样贯穿于玉、玉器发展与演变的始终。
玉学在古代玉文化的长期发展的历程中虽然文化积淀甚为丰厚,但备受其本身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终未形成独立的学科,这是我国古老玉文化及历代学者留下的极大的憾事。
2.玉学的基础
我国甲骨、金文及先秦古籍留下不少有关玉学及玉器功能的文字资料,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提出玉文化中有关美学的、神学的、政治的、礼制的、伦理的思想基础和文献根据,这一情况在我国其他物质资料中确是难得一见的,这是玉及玉学特有的情况。
近50年来发掘出土了上万件的玉器,其位置具体、年代准确,是研究玉器功能、玉美学、玉神学、玉瑞信、玉德说的第一手资料,它也是玉文化、玉学的载体。
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不可胜数的传世玉器,只要经过辨伪、鉴定,区别真赝,分别对待,它也是研究玉学不可缺少的实物资料。
这两批实物资料是构成我国玉器史和玉文化框架的物质基础。但迄今我们已经掌握到的这两批古玉资料,只不过是各个历史时期所存在的玉器之一小部分,也就是它的凤毛麟角而已。所以,仅以所见玉器推论其历史面貌及其发展水平是不够客观的,也是极为困难的。这就需要参考先秦文献的有关记述,使玉器与文献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互为印证。在玉学理论的研究中文献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上述出土与传世的玉器及先秦文献记载等两种研究资料构成我国玉学研究的物质和文献的基础。
3.玉学的目的
玉学既是我国古老的玉文化的凝聚和升华,又是有待建立的非常年轻的专门学科和玉文化史论的纲领。我们通过对玉学资料的深入发掘整理和研究,必将有助于恢复我国玉文化本来的面貌及其作为古代文明第一块奠基石的历史地位。
玉学的建设与研究,对当今史学、美学、神学、礼仪、伦理道德的研究必将做出积极的贡献,还将推动以德治国方针的落实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玉美学及道德修养密切结合,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4.科学方法
玉学是建立在充分发掘古文字、古文献的相关记载,做好鉴别考证工作,按照先进的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作出合乎规律的科学解释,既不要泥古,又要避免“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首先要尊重史料的原本内涵,其次要置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重新解释其真正的含义。
凡经正式发掘出土的玉器,首先要按照考古学方法进行鉴定、整理与研究,研究的对象由一件到一墓所出的全部玉器,由一个墓群到一个区域的全部出土玉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进行玉器的文化类型学与区系类型学的研究。
玉器的文物学研究需继承考据学方法的优秀传统,认真整理解释古文献记载的固有含义,参考新思想、新观念及检测结果,作出崭新的判断。也是要运用由一件到一批、由个体到群体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和步骤,突破行业或学科的思想禁锢和狭隘观念,从广度开展研究。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检验玉材的化学成分、比重、硬度、显微结构及其属性,以助考证研究。
三、玉学理论框架的基本论点
玉学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待发展与成熟,同时它又是宏观的、广角的、抽象的庞大学术体系,有着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理论体系。目前,我们还不可能闯入其理论殿堂去深入地揭示其理论奥秘,但只要集中一批骨干力量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研究其理论内涵,还是有可能的。当前必须进行而又是可行的玉学理论课题则是探讨与研究其理论框架。所谓玉学理论框架即是其理论结构的观点和经络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而不是它的全部。
玉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其哲学的、功利的与伦理的三个方面,哲学的如美学、神学;功利的如瑞符、符祀、殓尸、食玉、宝藏、玩弄;伦理的如比德;从其时代性与地方性的自始至终的系列变化上阐明上述三大层面纵横的发展变化与交叉关系。
玉学理论框架是由其基本论点支撑交错组成的。所以开展其基本观点的探讨成为当务之急。现将已经初步梳理的玉学理论基本论点列下:
1.玉石分化
先人使用石头作工具获得食物维系生存与繁衍,在用石头打制生产工具的过程中,认识了石头的诸种特点,并利用其特性打制加工更多可供使用的石工具。同时,还发现与一般适于制造石器的石头不同的一种好看的特殊石头,这就是玉。起初,用玉打制小型的精加工工具或装饰用器。这是玉石分化的第一步。其分化的基点是以实用的、功利的成分为主。如分化为实用工具和非实用的首饰。可知,玉审美的文化因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接着而来的是基于自然崇拜的需要而将玉之美转化为玉为神物及其由此派生出来的祀神的神秘功能。此时,玉由群体的普通成员手中转向由巫觋等神职人员所独占,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玉就是其见证。不久又为良渚文化时期掌握军事、政权的少数统治者所利用并加以垄断,打磨成“钺”(军事指挥及施政权力的标志)和“琮”等神器,促成玉石的第二次分化,也是玉石分化过程的基本完结。此即《周礼》上的“六器”的原始基因。从此,玉石分道扬镳,各得其所,各自独立发展。
2.玉的界定
我国有关玉的界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总的趋势是经历了由广义到狭义,由玉到真玉的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并以界定出真玉而告终。远古人区别玉与石的主要标准是美与丑、神与俗等两种人文标准,即美的神物是玉,丑的俗物是石。《山海经》记述的玉山、玉石等都反映了远古时代界定玉与石的初步结果,其中既包括玉,也包括珉、玛瑙、玉髓、水晶、燧石、黑耀石、松石等彩石和文石。这是发生于远古的第一次广义的玉材界定。第二次玉材界定属于狭义的界定,大致发生于相当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齐家文化等三个不同时期的三个玉文化群体。这三个古玉文化的玉材分别为珣玗琪、瑶琨、球琳。这三大玉材板块均以玉为其界定标准。第三次界定是始于夏,完成于周代,即从三大玉材中选定以西北的球琳,即“昆山之玉”为真玉。珣玗琪、瑶琨屈居于其下。而“昆山之玉”经夏商两代的筛选,终被认定为王室玉,秦汉以后成为帝王玉达2000余年之久。第四次界定是东汉,许慎隶定“玉,石之美,有五德……”的矿物“美”与伦理“德”的双重标准的内涵,并为朝野所认可。早已兴起的真玉、非真玉的讨论至南北朝,西北球琳终被认定为真玉。东南之瑶琨其性清凉,“明东南方产非真玉也”(章鸿钊语)。
3.玉的三大板块——珣玗琪、瑶琨、球琳
迄今已发现的史前玉器,经检测的大多为透闪石、阳起石,但给予我们的直观感觉又有所不同,这可能是成玉的地质运动和矿物条件有所差异造成的。结合古文献记载将史前玉料品种及其布局分为珣玗琪、瑶琨和球琳三大品种,分布于我国东部之北南及西北地区等三大区域。
珣玗琪为夷语,故称夷玉,分布于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主产地在今岫岩县及辽东半岛,见于史前文化的主要有仙人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及兴隆洼、査海、新乐、小珠山、红山、昂昂溪、小南山、亚布利、龙山等文化遗址。
瑶琨分布于江浙两省古越族生活区域,故称越玉。主产地据地质学者调查,初步认定在溧阳小梅岭,另据史前出土玉器和文献记载,句容茅山地区可能是一很有希望的瑶琨玉产地,见于史前古文化的主要有河姆渡、马家浜、崧泽、良渚等文化,以良渚文化玉器为高峰。
球琳古雍州所贡美玉,主要是指甘青两省境内的昆仑山之余脉、阿尔金山、祁连山等所产玉料,以至扩大到新疆昆仑山所产玉料,见于古文化遗址的有大地湾、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
西南地区玉产地情况不明。大溪文化遗址出土少量黑玉,宋人记载蜀出黑玉。广汉古蜀遗址也出土了一批黑玉玉器,出玉地点为汶川,而今汶川惟产“菜玉”和“米汤玉”,不见黑玉,称龙溪玉、马灯玉、荣玉、岷玉。
4.昆山玉东传——“昆山玉路”的形成——和田玉成为帝王玉
发现昆山玉(或称和田玉)的人理应是本地原始土著居民。楼兰遗址已出土40余件玉斧,定为史前时代晚期,距今大约4000年,就是有力见证。运输玉料可能是沟通东西文化和物资交流的马背民族商人。经口内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东渐进到达夏商王朝的中心区域。昆山玉终于为夏商王室所接受,成了帝王玉,至清代皇室逊位,结束帝制,共和体制的民国宣告成立,帝王玉便寿终正寝,消逝于1911年。
昆山玉在史前时期已抵达今巴格达,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昆山玉向西传播的驿站之一,向东至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安阳殷墟。这长达万里的“昆山玉路”、“和田玉路”(前称“玉石之路”)是沟通中西交易和文化交流的第一大动脉。奠定了丝绸之路的基础干线,且早于丝绸之路约2000余年。
5.玉美学
玉的美学基因促成玉石的第一次分化,同时它又是玉神学的原始基因。所以,玉美学在玉学理论上也是最关紧要的基础理论之一,需十分重视玉美学的研究和阐发。
玉之美的发现者应为寻找玉石、打造玉石器的人,这两件事起初往往由一人承担。他们寻找和磨制玉石工具当中逐步发现玉器性能,领悟了玉之美,并形成了玉之美感。这种美感不外乎是对其质地、色彩、光泽及硬度、韧度在头脑中的反映,并形成感觉和认识。承认并喜爱玉之美的人便以其加工成玦、珠、管等装饰品用以打扮自己。如兴隆洼、査海以及河姆渡等文化遗址所出作耳饰之玦就是有力的见证。之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玉器经过琢磨抛光,其固有的色质的美已显示得极其充分。即使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已蚀变成象牙白或鸡骨白,已无法辨识其原质地及其外溢的色泽,但其显现于表面的细腻平滑和光泽隐隐可辨,深深地感染着观者。观者从而可间接地体味其原有之美。
先秦古籍留下了一些有关玉美学方面的论述。如孔子在论述玉德时列举的十一德,有些即是玉之美的不同侧面,如属于质地美的有“温润而泽”、“缜密而栗”、“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气如白虹”,属色彩美的有“孚尹旁达”。可知春秋及其前代人均重视玉质,对玉色并不看重。西汉刘向提出玉有六美,这是古人第一次公开首肯玉美学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说明玉之美的认识早已普及知识阶层,并带有理性的色彩。
玉在审美上,汉以前重视玉之质地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时代里,玉的审美观也发生了不为人觉察的变化。玉色美渐为人们所重视。继西汉刘向之后,东汉王逸提出玉有赤、黄、白、黑四色的审美标准,发展了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美主张。玉色即玉符,由此引发玉的审美上的德符关系的探讨,在尚德的独尊儒术的年代里提出玉符之美也是对儒家玉德说的一次大挑战。玉的德符之争继续到现代。在理论上、口头上,人人都认可“首德次符”。但在实践上,只重玉色的人尚不在少数。
6.玉神学
玉神学是远古自然崇拜的一个侧面——玉崇拜的升华和提炼,也是玉美学的发展和变化。史前时期出土的器物及图案中尚未找到玉崇拜的迹象。在出土玉器之中属于神学范畴的有勾玉龙、玉勾形器、玉龟(鳖)、玉琮、玉璋以及神徽纹玉璜等玉器,它们均可能是玉神学载体,是我们研究玉神学的重要资料。
先秦文献中留下一些有关玉神学的字句,如《说文解字》“靈”释为“巫以玉事神”,《越绝书》云“夫玉者,亦神物也”。神—玉—巫是玉神学的基本链条。巫是史前社会的神职人员,他将人人可享用的玉赋以神灵力量,攫为己有,用于祀神。神为在长期自然崇拜中产生的超现实力量的众神或一神。玉也是神,必然发生玉崇拜,同时玉又是神灵的物体,故巫在事神时必用玉。巫与玉联为一体这就是史前东部地区神职人员——巫的正常职务及其特权,潜没于这一祭祀活动内的深刻内涵有待发掘研究。
玉的神学功能与帝王权力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系列化的祭祀用玉。《周礼》“六器”就是西周奴隶政权(也有可能包括夏商甚至史前齐家文化)祭祀用玉的反映。这种系列化的祭祀玉,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并略加损益变更。
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培养出一大批巫觋等神职人员,之后,巫亦成为王权的附庸,并巩固、强化了王权统治。他们并未将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死崇拜等多神的或一神的祭祀引入宗教的殿堂。佛教传入之后不久便被中国化,土生土长的道学在秘密结社基础上接受佛教仪规,而完善成为道教。同时还与古老的玉文化相联系,丰富了形象表现。此时,玉神学又披上了佛教或道教的外衣。这些也有待发掘研究。而巫觋则流行于民间,但不能与史前及三代之巫觋相联系。
总之,玉神学是玉美学的衍变和升华,并逐渐完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借助宗教得到新的发展,反过来它又推动玉美学的神秘化发展,终于催生出脍炙人口的“通灵宝玉”的艺术典型。玉美学和玉神学不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同时又是玉学理论的灵魂和核心。
7.玉瑞信
瑞,《说文》释为“以玉为信也”。《玉篇》释“信,节也,诸侯之珪也”。也就是说王侯的权力标志各有等差,以示尊卑。《周礼》所记尤详。《周礼·春官》玉作六瑞以等邦国。六瑞为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等六种玉器,分别代表王、公、侯、伯、子、男等六种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人物的权力标志,较舜辑五瑞(《书·舜典》)略有发展。
史前时期墓葬中出土玉器堪当瑞玉者似只有“钺”一种。如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钺,包括冠、钺、鐏及嵌玉片之木柄等完整组合的玉钺(M12:100)是六瑞之外的最古老的政治统治权力象征,也就是王权之前身的瑞信标志。这种完整组合的玉钺还出现于瑶山7号墓(M7:31、32、33)和福泉山74号墓(M74:34、37、45)。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不少尺寸不等的玉钺,可能均为各地酋长等权力的标志。史前文化遗址所出之圭、璋具有何种功能尚需论证。夏商时期玉钺渐为青铜钺所取代,衍为王室所用之仪仗。至西周代表王权的标志则更以玉镇圭,似不再用玉钺为权力标志。
三代晚期进入铁器时代。历朝帝王继承六瑞遗制,无不以玉制瑞信代表皇帝的权力。自秦汉除了六瑞之外又以玉宝玺为皇帝权力之凭证,这是朝廷瑞信玉器的新发展,秦传国玺至清宣统宝玺是象征我国长达二千余年封建帝王绝对权力的瑞信。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便永远地结束了玉瑞信的历史。
8.玉宝藏
古人将玉从石中筛选出来之后,在打制生产工具和非生产工具的漫长过程中,便以特殊眼光来看待玉,这就是在玉之美、玉神物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玉为“宝物”的新观念。管子说过玉“藏以为宝”(《管子》卷十四水地第三十九,二三六页),也就是指用玉璞来剖制器时已具有宝藏的价值。西周王室的“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尚书·周书·顾命》)。此八种陈宝中琬琰、大玉、夷玉、天球等四宝当为来自各地方首领未剖之玉璞。由此可知,以玉为宝藏的历史可以向上推进几千年,也可能源自远古。目前出土玉璞,以所见为证,最早也不过东汉。明定陵也曾出土一批玉璞,可能是死者生前玉宝藏的体现。
商代甲骨文中仍可见“取玉”、“正(征)玉”等文字。这些甲骨都是武丁时期的,说明武丁时期殷王室还派人到属地“征”取玉料。殷王朝视玉为宝藏。历朝西北各少数民族均有向朝廷贡玉之举,正史中亦不乏记载。清朝自乾隆二十五年始回部每年贡玉2000公斤,至道光元年废止,可知贡玉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玉的宝藏观念随着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变得逐渐淡薄了,并有了转化,与收藏欣赏结合起来,收藏玉璞已蔚然成风。和田水玉,亦称子玉,山中玉矿因风化瓦解,被洪水冲出,滚动至河床,在河床又经历了长期水激浪打,终成为圆滑润泽,精纯无瑕的子玉,有的受到水土中氧化铁浸蚀之后,由表及里染成黄褐、红等色,有桂花黄沁、桔皮黄沁、红似血的“血浸”等美称,其外观的皮壳美,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并加以宝藏,不加剖解。或置于座上陈于几案,与友共享。
9.玉泉货
玉泉货即古玉币,玉具有交换尺度和交换媒介的功能,早已为先秦法家所肯定。清代王国维指出:“殷时玉与贝皆货币也。”(《说朋》《观堂集林》卷三)就玉本身来说,它是少有的珍贵物资,被视为宝藏加以贮藏,可以转变为商品交换等价物的实物货币。这个时代可上溯至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代。到了春秋时代,生产发展,商品交换也较频繁,出现了掌握巨额财富的大商人经营珠玉行业,如陶朱公卖玉“以布衣富侔国”(《新序详注·杂事第四》),这虽非信史,但可视为东周时期发生的新的社会现象。管子亦云:“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卷三十三地数第七十七,二三八页)说明珠玉已具有交换媒介的功能,重其为上币,在君子士大夫之间作流通之货币使用,民间则以刀布等泉货买卖商品。这种情况延续到了汉及其以后的历代王朝,不过玉的泉货色彩越来越淡泊。在社会上行商仍以方孔圆形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而辅之以金银、珠玉。
出土玉器中堪称为交换媒介的泉币有两种:一是玉璧,二是玉贝。
玉璧是指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平面小孔圜形器,学术界均称为玉璧。璧本为祭天之礼器,为何葬于墓内,而且数量较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其功能产生疑问,并认为另有别用,这就是《周礼》所说的“疏琮璧以殓尸”。以琮璧殓尸的记载与良渚文化墓葬中琮璧位置尚属吻合。前述璧用以祀天,而以多层高琮用以礼地,故以璧琮殓尸象征天地,乃有灵魂神游于天地冥荒之间,得其所在之意。同时还可作另一种解释,以琮为神器,用以祭祀天地山川之自然神和人群共同体的始祖神;璧为巫觋占卜释出卜辞刻划其上(亦可视为工艺痕迹),类似商周卜骨和东周之简册,以显其身份地位之尊贵。此外从其形制与数量来考察,有人认为玉璧是“财富象征物”(王明达),这种看法与周秦之圜钱相联系,可认其为源头。这种论点不无道理但需要论证。古钱币学家主张“玉器、玉璧都是商品,它们都是交换物,就必然要转移成货币”(朱活)。
贝产于南海之滨,在商代已用作泉货这一认识在学术界是没有分歧的。墓葬出土的绿松石贝和玉贝往往被认为是殉葬所用,它们有无实际的通货的功能,尚未见明确的表述。是否可以推想,海贝为远距离输入,数量有限,不敷应用,故以松石、玉等珍贵材料磨成海贝,在市面上通用,死后殉于墓内。
已如上述,玉泉货虽有文献证据和实物资料,但需要进一步论证。
10.玩玉
玉有美的内涵、神的外衣、瑞之功能,在人们的心目中可谓至尊至贵了。由此而衍生出了另外一种功能,这就是用作弄器、玩器,供人们欣赏玩弄之用。这与堂而皇之的美、神、瑞的崇高功能似不和谐,但这的确又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史实。在掌握大量精美玉器的人们当中出现了这种爱好和风尚,但往往被视为对玉的亵渎、玩物丧志,所以文献记载很少。
玩玉本称弄玉。玩,《说文》释“弄也”、《玉篇》释“戏也”,《书旅獒》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弄字形似双手捧玉。《尔雅·释言》“玩也”,《疏》“谓玩好也”。总之,玩也好,弄也好,均非褒美之字。对儒家来说,玉有德,神物也,怎能允许其被玩弄!所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便成了帝王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警句。但玩玉之风始终难以抑制,故手捧珠玉之玩便成为统治者的特殊爱好。谈到这里我们难免会想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这些尚玉崇玉的死者生前可能又是一批玩玉弄玉的特权人士,之后商代的妇好也是一位既崇玉又玩玉的特殊女性,她死后仅殉于墓中的玉器就有755件,说明她是地道的收藏珍贵王室玉器及古玉和地方玉的大户、富户,很有可能她还是一个“玉痴”。
玩玉之风始于史前。1993年我赴黑龙江省认定一级馆藏文物时于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亲眼目睹了一件距今4000年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磨成围棋子一般大小的多彩花玛瑙小圆饼形器,背无孔,无实用价值,堪称玛瑙弄器,是笔者所见最早的一件玉弄器。这件玛瑙弄器究属何等人物,一时尚难察明,但确非酋长、巫觋等人所玩。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财富积累,文化积淀,除手中掌握权力的各级统治者之外,在野的有钱又有闲的富商及文人士大夫之中也涌现出一批玩玉的人,甚至是不折不扣的“玉痴”。
11.敛尸玉
敛尸玉是玉殉葬观念的制度化和系列化。史前时期墓莽出土玉器中,很难发现专为专门敛尸而仓促磨成的玉器。崧泽墓葬出土的三件玉琀不愧为最早的敛尸玉,但从其圆形和鸡心形工艺判断仍无法确认其为敛尸而制的。已出土的史前玉器中专为敛尸所制的玉器只有良渚文化墓葬所出的玉璧,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确认为是专治的敛尸玉。
确为专治的敛尸玉是西周墓葬出土的“幎目”,亦称为玉覆面。为了在停尸敛葬之前赶制完成,往往用旧残玉改制。“幎目”用象征面部五官的玉片配伍缀于帛上,少则十几件,多则有几十件不等,后来渐趋发展,形成面罩,乃至出现玉衣。此外还有九窍玉和嵌玉棺。玉衣因魏黄初三年(222年)禁用“珠襦玉匣”而消亡。敛尸玉的制造遭受很大打击,但没有就此罢手,继继续续到了明代亲王家族墓中仍可见到敛尸玉。汉代已发现用玉团殉葬的例证,此为敛尸玉的新发展,还是早期敛尸玉的余绪尚待研究。
玉敛尸的思想基本是与人有灵魂,灵魂不灭的说法有着密切关系。当人亡后,灵魂脱壳到了另一世界过着与生前一样的生活,意味着躯体死亡而灵魂尚在。为了灵魂返回,须保存尸体不腐。玉敛尸的功能就是为了保存尸体不腐,灵魂返回有所寄托。
《周礼》“疏璧琮以敛尸”,“大丧、共含玉”等记载是有关敛尸玉的最早记录,但未言明敛尸的目的何在。道家偶尔讲到玉敛尸的目的在于保存尸体不腐。如道家提出金玉敛尸躯体不腐“乃得归土,就是真宅”(《汉书·杨王孙传》)、葛洪《抱朴子》云“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上述说法虽为汉晋道家之说,虽不能概全敛尸玉的观点与功能,但可为理解史前敛尸玉的观点提供参考。
敛尸玉是服务于死者亡灵的玉器,也就是人间磨制的冥界用玉,即玉明器。它与实用玉器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玉器宝藏。它在玉文化、玉学上的地位及其组合关系、名称、工艺价值等问题均需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评估。
12.玉德学
“德”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广韵》释:“德,行也。”《集韵》称:“德行之得也。”《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由行为规范演变为修养准则,如君子要“进德修业”(《易·乾卦》),进而成为全社会成员的为人标准。周代提出多种德的标准,如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书·大禹谟》),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洪范》),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周礼·地官》)等,最终成为统治者施政目标,“施实德于民”(《书·盘庚》),也包括使民得到实惠(《玉篇》:德,惠也)。总之,王者施德政,庶民得实惠。德不仅是政治理想,也是行政方针,更重要的是要给民众以福祉。这是我们迄今可以了解的奴隶主统治者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德政的记述。
玉德是统治者和儒家、法家先哲根据实施德政的需要,以比附和衍进的思维模式将玉所固有的质地美转化为思想修养和行为准则上的最高标准的德。见诸文献的玉德尚有六德、九德、十一德等多种学说。今以影响深远的孔子所提倡的玉有十一德之说为例说明,玉美与玉德的关系及玉德之内涵。
玉之美,衍进为玉德的有:
温润而泽,仁也;
缜密而栗,知也;
廉而不刿,义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绌然,乐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
玉之质演绎为玉德者如:
气如白虹,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玉之器比附为玉德者如:
垂之如队,礼也;
圭璋特达,德也。
玉宝藏比为玉德者如:
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最终落实于“君子比德于玉”,无故玉不去身,君子必佩玉,以玉德约束君子的社会行为。
玉德的提出,正处于社会制度变更期的春秋时代,到了独尊儒术的汉代,许慎改变孔子玉有十一德的学说,为玉有五德,这是玉德的最后的诠释。
许慎所说的玉有五德是: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许慎方德与孔子玉有十一德比较可知已出现较大的调整,仅仅保留了孔子玉德之首的仁之方,在“义”上有不同的比附,将“乐”改为智,增加了“勇”与“絜”二德,删除孔子的其他十德不再理会。这种调整是出自东汉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但也不排除许慎个人对玉德的特殊理解。
玉德的说法虽然不一,从总的情况来看,备受文人士大夫的认可,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成为玉文化在封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给玉文化注入新血液,使其永葆青春。
13.藏玉
藏玉是在远古时期适应玉宝藏价值观的提升应运而生的。此时的玉收藏是带有贮藏的功利行为,与为了欣赏而收藏是不同的。远古的玉器占有者是以权势为手段,其根本目的不在于欣赏,是一种对财富宝藏的收贮,尤以《周礼》之《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即是。
玉收藏是指为了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不计经济得失而收藏的文化活动,但这也不能直接理解为仅限于玉古董的收藏。其实玉收藏的对象应为古今玉器,而不仅限于古玉。在此,还要举出妇好殉玉来说明这一情况。根据《殷墟妇好墓》载,妇好殉玉为755件,分为礼器175件、仪仗用器54件、工具74件、生活用具9件、装饰品426件。装饰品中有极少量的动物形玉雕,可能是供欣赏的艺术品。若从其工艺分析,大部分属王室玉器,少部分是来自各地的地方玉器。从成器时间分析,绝大部分是与妇好生活年代相符,应为殷代“时作玉”。但也还有几件早于妇好时代的红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古玉,也可以称为古玩。从其殉玉数量之多、品种之杂、来源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可知妇好是善于收藏、乐于享用的玉器占有者,同时又是一位长于欣赏、善于保存的玉器收藏家。历代帝王中堪称玉器收藏家的最为著名的则是清乾隆帝,民间玉器收藏家有李公麟、陈性、吴大澂、刘大同等,这些人收藏玉器的目的在于欣赏、考证。当然也不能排斥其保值及增值的功能。
玉收藏的历史虽然悠久,持续不衰,但真正发展成社会文化行为,大致是在宋代。元明两代文人士大夫亦收藏古今玉器,尚不闻有玉器收藏家。到了清代,玉收藏盛极一时且愈演愈烈。金石学家、古玩家亦多兼收古玉,但专门收藏玉器的人仍很少,见诸文字的更少。
玉收藏对玉文化研究保存了一批难得的资料,为古玉研究、证经补史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实物资料,对玉文化持续发展和玉器制造业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为制造伪古玉者大开绿灯,留下了一批真伪难辨的传世古玉。
以上13点是迄今可以列出的玉学框架的基本论点。从其属性来分析,属于理论性的有玉美学、玉神学与玉德学三项,属于功能性的有玉瑞信及玉敛尸二项,属于经济性的有玉宝藏和玉泉货二项,属于文化性的有玩玉、藏玉二项。它们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玉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均有待今后深入研究开发。
四、玉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玉学不能孤立的发展,它能否发展,其发展速度是快还是慢,除了要看自身的研究力量成长情况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相关的学科的原有积淀及其新发展。据悉,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的情况是很少有人在他自己的学术领地里将玉文化、玉学包容进去,开展广角度的科研工作。在此,不妨提问:在我国哲学界、美学领域有无涵盖玉美学,并将其纳入研究工作?又如宗教研究界对巫与玉的关系是否已提到日程上来?还有文学史家尤其红学家是否以曹雪芹的玉文化、玉学的深邃内涵为指导开辟红学研究的新领域?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期待能够早日看到的。
现将玉学与若干相关学科列举如下:
(1)玉学与甲骨文金文
(2)玉学与古文献
(3)玉学与考古学
(4)玉学与地矿学
(5)玉学与宗教
(6)玉学与政治
(7)玉学与礼制
(8)玉学与美学
(9)玉学与工艺
(10)玉学与音乐
(11)玉学与文学
(12)玉学与史学
(13)玉学与医药
(14)玉学与丧葬
(15)玉学与篆刻
(16)玉学与玉器
(17)玉学与市场
(18)玉学与鉴赏
(19)玉学与收藏
(20)玉学与作伪
以上列举的研究重点均有赖于古文字学、古文献学、考古学、地质学、宗教学、美学、文学、史学、医学等学科以及文化艺术界参与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以丰富和充实玉学的内涵。
玉学研究是学术界、文化艺术界的共同任务,共同参与是关键。我们欢迎全社会都来关心玉学研究及其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