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1]2004年在《壶瓶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初步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方向。借助“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为平台,在2002年和2003年的5月和9月间,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两个主峰壶瓶山(南坪)和顶坪山(江坪)的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和研究。调查中使用样线扫集法采集标本。为探讨取样方法对最后结果的影响,在每一采集样地扫捕两次,每次扫一百网。通过对所获标本的鉴定和统计,共获标本13655号,其中双翅目标本5864号,占42.94%;膜翅目标本2845号,占20.83%;同翅目标本1822号,占13.34%;鞘翅目标本1357号,占9.94%;直翅目标本751号,占5.50%;半翅目标本674号,占4.94%;鳞翅目标本151号,占1.11%;各种幼虫标本119号;其他目标本86号。对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本文采用α多样性的三种指数测度方法,即Simpson指数D(优势度)、Shannon-Wiener指数H’(多样性)、均匀度指数J。为解决计算量的问题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了一个多样性指数计算系统,从而提高了指数运算的效率和精度。将计算所得的各项指数值利用Exel软件作趋势图进行比较,并且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经过取样方法的比较分析后,从外界环境因子、取样时间以及人为影响叁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所得结论为:同一样地前后两次采集在各指数的运算结果上没有显着差异;证实了壶瓶山昆虫物种的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并不随海拔梯度变化有明显的变化;植被类型较为单一的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带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低,在海拔1500m左右处于常绿落叶混交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交错的地带昆虫物种多样性为最高;在进行局部的不同坡向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对比分析时,发现人类的干扰明显改变了昆虫群落结构,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的昆虫物种取代了保护区自然条件下原有昆虫群落,人为因素对当地昆虫群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山修路和农业活动上;在研究时间上,该地区多样性指数7月>8月>6月>9月,优势度指数6月≈8月>7月>9月,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但7月的值稍高。影响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植物群落是最主要的因子,海拔、月份、坡向和人为因素等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的外貌及生境中的小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昆虫的发生及分布,从而改变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已往研究相比,本次研究时间跨度更大,调查取样次数更多,比较范围更广和全面,研究的精度更高,并且提供了一个在需要大量计算指数时的研究系统,为今后探讨山地的昆虫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评估和监测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基础数据和较为可靠的工具支持。
李先文[2]2007年在《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及群落结构分析》文中指出昆虫作为地球生物圈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物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保护区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不少学者对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过调查,但都未对该区昆虫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群落结构分析,对于昆虫的种类、数量、分布还十分不清楚。对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查清该区昆虫种类并对昆虫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对于该保护区生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及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清楚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情况和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笔者与课题小组在2005年4月~2006年10月间,于每年的春、夏、秋叁季共6次,每次10~15天,以路线调查、标准地调查以及灯诱叁种方式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进行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共采得昆虫标本10 000余号,根据鉴定结果,本文首次总结编写了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初步名录,共计14目109科677种。以蝴蝶和蛾类昆虫为代表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蝴蝶和蛾类分布均以东洋区为主,占总数的61.73%和55.70%,与该地区划属东洋区相符。对壶瓶山6个主要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可知,保护区内昆虫群落与植被复杂程度密切相关。植被最丰富的中坡常绿阔叶林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最高,分别为128、3.5627和0.7343,优势度指数最低为0.0715。该区群落间种类的分布,随着海拔的高度增加而逐渐由鞘翅目为主演替为以膜翅目为主的昆虫群落。对不同海拔高度昆虫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可知各群落相似性指数在0.38~0.63变化,随海拔高度差的增大相似性指数逐渐减小,表明各海拔昆虫群落特征具一定的独立性。对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春、夏、秋叁季的蝴蝶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蝴蝶群落结构的各项指数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夏季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蝴蝶群落的优势种春季为宽带凤蝶,夏季为菜粉蝶,秋季为尖钩粉蝶,全年的优势种为菜粉蝶。全年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达3.6593,均匀度为0.7895,表明该区生态系统中的蝴蝶群落结构比较合理,稳定性也较好。
皮兵, 袁巍, 程宁南, 马磊[3]2006年在《海拔高度对壶瓶山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湖南壶瓶山江坪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昆虫群落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优势度指数在海拔900 m处最低,随海拔升高而略有上升;多样性指数在海拔900~1 500 m处比较高且稳定;而均匀度指数在海拔600~1 500 m地带略高且稳定。江坪多样性值较高的指数处于海拔900~1 500 m地带,其次是高海拔的1 800 m左右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该地区昆虫群落的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叁个指标均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具有明显的变化
肖乾鹏, 廖明玮, 李欣, 龚文雅, 康祖杰[4]2017年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西北部,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群,为蝴蝶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本文总结了以往壶瓶山保护区的蝴蝶调查工作,对蝴蝶研究方法及保护进行讨论,旨在为壶瓶山蝴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密, 周红春, 谭济才, 王鹏[5]2011年在《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资源及相似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基本查清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资源,于2007—2010年夏秋季节,分别对湖南省壶瓶山、八大公山、乌云界和南岳衡山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类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应用Jaccard相似系数对4个保护区天蛾科昆虫种类的相似性进行研究。共整理、初步鉴定天蛾科昆虫51种,隶属于5亚科32属,其中以壶瓶山种类最多,有5亚科32属49种,南岳衡山种类较少只有17种。壶瓶山天蛾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高,与八大公山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较高,达0.78,为极相似,而南岳衡山物种丰富度较低,且与其他几个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都比较低,处于0.25~0.5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
李冬久, 庄大昌, 陈兵[6]1996年在《湖南壶瓶山昆虫区系特征和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报道了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的昆虫达4145种,隶属于24目133科,初步分析了昆虫的区系特征和群落特征。
丁艮凤, 刘洋, 曾爱平, 游兰韶[7]2012年在《湖南省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与相似性研究》文中提出对湖南省南岳、壶瓶山、天平山和舜皇山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鉴定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398种,分属于11科,169属。利用Jacard的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对4个保护区蝶类的区系相似性进行对比,并通过UPGMA聚类运算验证。结果显示南岳和舜皇山两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大于0.6,为中等相似水平;南岳、舜皇山和壶瓶山、天平山4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都在0.4以下,为中等不相似,并分析了原因,给出了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的相似性聚类图。
王斌[8]2012年在《短嘴金丝燕洞穴生活适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嘴金丝燕属雨燕目(Apodiformes)、雨燕科(Apodidae),全世界共有叁个亚种,在我国均有分布。分布于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为短嘴金丝燕四川亚种(A.b.innominata),该区是短嘴金丝燕在湖南省内已知的唯一分布区,上海、四川、贵州、湖北、广西和香港也有分布。由于其种群数量少,栖息地狭窄且偏远,人迹罕至,加上其生活习性极为特殊:营巢于黑暗的洞穴,飞行速度快,飞行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研究的难度较大,国内外的研究极少,尤其是洞穴生活适应机制与繁殖生态研究,至今尚无系统的报道。本项研究从1994年至2012年,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神景洞哨所为工作据点,采用逐日连续定点观察、野外调查、声波特征分析、环志标记、摄影摄像、红外线无人值守监测、形态结构解剖、分子系统进化学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对神景洞内的短嘴金丝燕种群的回声定位机制、洞穴巢址选择机制、洞穴繁殖生态行为、昼夜活动规律、适应洞穴生活的生物学特征、迁徙行为等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壶瓶山短嘴金丝燕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全区仅有2个溶洞有其分布,其中神景洞1000余巢,2000余个体;鹰子尖溶洞60余巢,120余只个体。环志与个体标记结果说明:该种群的性比为1:1,神景洞种群分为两个“家族”,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处于不同的洞段。2、根据短嘴金丝燕的鸣声与其行为的关系,将其分为定位、报警、嬉戏、幼鸟鸣声。2012年6月,使用Avisoft-UltraSoundGate116(e)录音设备对短嘴金丝燕在山洞内自由飞行状态进行实时声音的录制,然后利用声音软件(BatSound software, release1, Pettersson Elektronik AB,瑞典)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回声定位叫声为调频的双脉冲组,组内脉冲间隔很短(6.6+0.42ms),组间脉冲间隔较长(99.3±3.86ms),两者差异显着(t-test:t=-23.888,P<0.01);对比第一与第二脉冲的声音参数发现,主频和脉冲时程差异不显着,第一和第二脉冲的主频分别为6.2±0.08kHz和6.2±0.10kHz(t=0.572,P>0.05),脉冲时程分别为2.9±0.12ms和3.2±0.17ms(t=.1.550,P>0.05),两者的最高频率(20.1±1.10kHz,15.4±0.98kHz,t=3.239,P<0.01)和最低频率(3.7±0.12kHz,4.0±0.09kHz,t=.2.316,P<0.05)差异显着,第一脉冲的频宽(16.5±1.17kHz)比第二脉冲的(11.4±1.01kHz)要宽(t=3.303,P<0.01);此外,第一脉冲的能量(.32.5±0.60dB)比第二脉冲的(.35.2±0.94dB)高(t=.2.463,P<0.05)。通过分析还发现,短嘴金丝燕在黑暗的山洞内的回声定位叫声还包含了部分超声波,最高频率可达33.2kHz。3、营巢洞穴选择机制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神景洞鸟巢的生境选择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巢址一般具备四个安全条件,一是高度条件,巢址一般高于地面3m(实际测量最低2.5m),为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及,从而免遭破坏;二是“孤岛条件”,即巢址与地面之间没有其他动物攀援的通道;叁是光线条件,在黑暗的洞穴中(照度小于0.01Lx),短嘴金丝燕可以凭借回声定位能力活动自如,而其他动物则可能活动受限;四是湿度条件,足够的湿度能使巢的唾液成分不会失水而保持良好的粘性,从而保持巢结构的稳定性。4、短嘴金丝燕洞穴繁殖生态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其求偶过程可能在越冬地就已完成,婚配形式为“一夫一妻”的单配制,交配行为可在空中或巢中进行;旧巢利用率100%,仅在产卵前加以修补,无巢的新鸟或巢被破坏的老鸟另建新巢;巢址一般选在既安全、又适于群居的黑暗洞壁上;巢材主要为唾液和苔藓,间杂有少量自身的羽毛和草尖,量度为:巢重17.84+4.18g,外径(88±7.78)×(78.75±8.43)mm内径(71.83±7.95)×(66.91±8.40)mm,巢深25.25±8.10mm。筑巢期长达60d左右。卵长椭圆形,白色无斑,大小为21.3×12.lmm,重量为2.7g;最早产卵于5月31日,最迟为7月20日左右;筑新巢的鸟产卵较晚,最早见于6月26日。大部分产卵2枚,少数产1枚,平均窝卵数为1.7g,一般为连续产卵,偶有间隙1-2d。第一枚卵产出后立即坐巢孵化;雌雄共同孵卵,但以雌鸟为主。孵卵温度为37.28+1.02℃;孵化期为27.85+3.39d;孵出顺序与产卵顺序一致,相差1-3d,孵化率为71.43%。雏鸟晚成性,体重1.68+0.08g,刚出壳时,全身粉红色,裸露无羽,眼未睁开。喂雏的任务主要由雄鸟承担;先出壳的个体始终保持生长优势。育雏期27d左右;雏鸟在洞内学飞,学飞后3-4d后出洞;雏鸟离巢时个体重甚至超过成鸟,离巢后体重有减轻现象。短嘴金丝燕洞穴内的天敌目前仅发现有白腹巨鼠(Rattus edwardsi),偶有危害鸟蛋、幼鸟、甚至成鸟的现象,但危害不大;洞外的天敌主要是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 offinis)、普通鵟(Buteo buteo burmanicu)等猛禽。昼夜活动规律:早晚离归巢、白天返巢频率、在巢率、集群行为与季节变化、繁殖行为规律相适应。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殖前期,白天在巢率、返巢率逐渐升高,到繁殖中期达到高峰。集群情况在繁殖前、后期较为明显。5、短嘴金丝燕适应洞穴生活的的生物学特征:前趾型足、四趾末端均具有发达的爪,与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尾羽相互配合,适宜其在洞穴石壁上停歇。体型小,飞行动作快速灵敏,适合在狭窄曲折的洞穴内穿行;呼吸系统鸣肌粗壮,与定位回声发声有关;消化系统具有能分泌粘性唾液的唾液腺,其粘性分泌物是洞穴筑巢的必备物质;食道没有嗉囊,但弹性较大,可以将野外捕获的昆虫粘成食团储存其中,带回洞穴喂饲尚未离巢的雏鸟;循环系统中心脏较一般鸟类发达,其重量可达自身比重的2%;骨骼系统中尤以后肢骨骼特征与洞穴行为最为适应,耻骨末端比坐骨长出约1/3,能更好地起到对盆腔的保护作用,跗跖骨其远端由位于同一平面位置的第2、3、4跖骨滑车组成典型的“滚轴”关节模式,从数据上显示,短嘴金丝燕的后肢骨骼中胫跗骨的长度最长,股骨的长度要长于跗跖骨,并且其股骨、胫跗骨、跗跖骨叁段骨骼的比例为1:1.57:0.75,类似如其他雨燕目物种而有别于其他树栖类物种。这些形态结构特点反映了短嘴金丝燕的结构和功能与洞穴生活行为相适应。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短嘴金丝燕与同样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爪哇金丝燕(Aerodraus fuciphagus germanni)有较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其洞穴生活习性有着共同的遗传学基础。6、短嘴金丝燕为夏候鸟,4月初迁来,11月初迁走;迁离方式为整群一次性;迁入方式为分群体,多次性,居留期为209.1±1.4d(207.213,n=9),迁徙明显与气候、食物因子有关。
秦中云, 王兰会, 赵天忠, 田书荣[9]2006年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文中认为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出了评价,并通过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而对其管理给予了评价。据此,强调了加快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颜立红, 祁承经[10]2007年在《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样地和样株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共有44科、111属、330种,且相对集中在某些藤本植物大科和大属中;2)全部藤本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98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906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016;海拔500~1200m范围内的藤本植物种类最多,多样性最高,而且分布最均匀;3)藤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以常绿落叶阔叶林最高,常绿阔叶林次之,落叶阔叶林最低;4)群落演替初级阶段的藤本植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演替的高级阶段;轻度的人为干扰会增加群落的藤本植物的多样性,而稳定性和均匀性降低;5)攀援机制主要分为缠绕(48.5%)、卷曲(22.7%)、搭靠(13.3%)、吸固(9.1%)、混合(6.4%)5大类;6)散布方式主要有鸟传播(35.2%)、哺乳动物散布(32.1%)、风力散布(19.7%)、自体散布(13.0%)4类。复杂的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史因素和良好的保护可能是造成本地藤本植物多样性高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壶瓶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姜洋. 中南林学院. 2004
[2].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及群落结构分析[D]. 李先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 海拔高度对壶瓶山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皮兵, 袁巍, 程宁南, 马磊. 湖南林业科技. 2006
[4].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J]. 肖乾鹏, 廖明玮, 李欣, 龚文雅, 康祖杰. 华中昆虫研究. 2017
[5].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资源及相似性研究[J]. 李密, 周红春, 谭济才, 王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6]. 湖南壶瓶山昆虫区系特征和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J]. 李冬久, 庄大昌, 陈兵. 武陵学刊. 1996
[7]. 湖南省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与相似性研究[J]. 丁艮凤, 刘洋, 曾爱平, 游兰韶. 天津农业科学. 2012
[8]. 短嘴金丝燕洞穴生活适应机制研究[D]. 王斌. 东北林业大学. 2012
[9].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J]. 秦中云, 王兰会, 赵天忠, 田书荣. 西部林业科学. 2006
[10]. 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多样性研究[J]. 颜立红, 祁承经. 林业科学. 2007
标签:生物学论文; 壶瓶山论文; 自然保护区论文; 物种多样性论文; 群落结构论文; 多样性指数论文; 植物标本论文; 昆虫标本论文; 群落演替论文; 金丝燕论文; 相似性论文; 均匀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