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维一体化在生产中主要是对范围内的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和运行的管理、检查等工作。由于目前的电网非常庞大,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提高,我国目前对于国家电网进行了大整修等工程的建设,提出了要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施。使得变电运维一体化得到了大力推进。
关键词: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探讨
1导言
“运维一体化”是“五大”体系改革中“大检修”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最能够集中体现出“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效率、效益。运维一体化即是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赋予一定的人员同时具备从事运行和维护类检修业务的资格,并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开展运行和维护类检修工作。
2运维一体化的开展状况
为实现运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之前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运维一体化工作,由变电运维班组承担了部分维护性检修工作任务。运维一体化模式相对于传统检修模式的更具优越性,主要通过提升变电站的运维人员的检修技能来实现。如果是一个小的设备缺陷,运维人员能够就地消除缺陷的话,一般不会超过1个小时。例如像更换TV熔断器及更换硅胶时,运维人员把这些作为平时的维护工作的话,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然而在采取传统的检修模式时,检修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一般需要4~5小时,这样检修人员的时间及效率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更换硅胶及蓄电池内阻测试等运行人员可以结合巡视维护开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突显的问题
3.1工作量的增加
以往的电网行业在变电运行和维修时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所管理负责,如今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使得两部门有效统一起来。这样员工不仅要负责变电运行,还要在各电力设备出现问题时进行维修管理,工作量相比起来增加许多。并且由于用电需求的扩大,传统的35kV的电网逐渐被110kV以及220kV的电网所代替,这不仅要在变电站的设备、变电站建设上进行大量的改造,还要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变电站的扩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进行补充。这使得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在过渡期间造成任务繁多且巨大的局面,因此员工在此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量也逐渐加大,工作风险加大。
3.2运维管理模式的缺陷
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开展,员工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设施设备进行管理维修,同时部门职能通过统一整合之后所需管理的内容和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管理方式的脱节不再适应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新模式的运用随之需要创新的管理方式,因此不断健全完善对职员的管理以及对变电运营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3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
在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检修时,一般需要对设备进行停电,这就需要加强对倒闸操作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免出现误操作事故。由于职员的工作量大且职务繁多,通常在实际作业中对设备维修的安全检测和维修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并对各种电力设备的检修和后期检查容易出现懈怠状况,这些都加大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
3.4员工素质欠缺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对员工职业技能与工作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电力运行和设备维修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还需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维一体化推进的初期,员工在缺乏经验和系统化的技术认识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检修和验收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减低了变电运维的供电效率,这对变电运营工作的安全以及工作的效率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是使得变电运维一体化发挥更大优势的基础。
3.5工作监管的缺陷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传统的运营流程和工作标准有了新的改变。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要求,重新适应新的工作流程。在这过渡的期间,如果对变电运维工作的监管存在问题,不仅使得工作的开展受到约束,也使得安全问题疏于防范。新模式的运营下,对部门职员的监管需要加强,对实际设备维修的现场监控也应加大管理力度。在全新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下严格监控变电运维工作的每一事项,对工作的有效实施、人员的安全管理、变电运作的高效快速具有重要作用。
4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策略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要加强业务分工同时要合理制定方案。要根据变电运行和维护的一体化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从较为简单的变电运维工作到复杂的专项工作,要认真划分,并通过具体方案进行各个阶段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可通过各个部门的整合和管理工作,实行部门组织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一体化的制度。对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中,要进行多部门的整合和管理,然后在设置集控组以及运维组。通常集控组的任务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巡视和值班等工作,而运维组则是对停电消缺等工作的检验。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对许多工作进行不同的设置和管理,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分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组织人员和机构有效实现统一和一体化。此外,还要对运行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使运维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更多专业性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素质。囚此,要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允分推动,并有效地使各项培训工作贯穿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建设中,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各项技能和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允分地安排出合适的时间学习,电力企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和丰富经验的老员工进行讲座方式的讲解,运用现场的讲解方式,通过演示和动手操作等各项环节的培训学习,使运维人员对电力设备的一炸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的事项有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在培训中,主讲人员可对培训员进行实操作业的练习和考核,使有关运维人员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到一炸过硬的知识和技能。要执行上级部门安排的要求,并按照变电运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指导书。对于标准化作业指导,能够使变电运行和维护工作得到合理的规范和统一,使各项工作按照要求执行。对于施工中的详细流程和施工标准、施工中的危险点等进行科学分工和组织,制定出一整套合理的工作防范措施。在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中,对运行和检修两方面的工作合并、整合,就是对运维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安全风险的加大,容易导致在监督等环节的漏洞和失误。所以,上级主管部门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运维工作指导书,使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实行标准化运维作业。运用这种统一、标准的流程,能够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对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要按照其特点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运行 标准实施步骤,进行指导目前的工作,同时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参考其工作的运行和检修要求,针对运维工作的安全性特点和工作的重复性,进行编写和指导。并细化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和易出错程序,对每一项程序和要求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和指导。对运维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分解,对不同时期的危险点和应对措施,都要融人具体的环境和技术要求,使指导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合理性。同时,对于基层的工作人员的建议应注意吸收,对工作中的优化措施和简便方法应纳人改进和完善工作中来。
5积极稳步地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
如何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进程,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将部分检修人员放在运行班组,在工作过程中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从而实现运维一体化;另一种模式是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使运行人员逐步掌握检修的技能。由于我局检修人员数目较少,不利于开展第一种模式,采取了第二种模式,即通过轮换对运行人员的培训,使每一个运行人员逐步能够胜任检修的工作。一般来说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下的原则:
5.1确保安全,稳步推进
在确保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素质高的变电运维班(站)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试点,通过采取“先简单后复杂、先一次后二次”的原则,严控安全风险,稳步推进进程。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
5.2培训先行,素质提升
培训工作应贯穿于实施运维一体化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培养出适应开展运维一体业务要求的运维人员,确保各项运维业务有效实施。我局采取通过对全体运维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通过资质认定确认具备运维一体化的能力及在能力范围之内开展运维一体化项目,以大学生及班组精英带动全体人员运维一体化的积极性。
5.3合理引导,激励保障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运维人员业务范围扩大,技能要求提高,安全责任加大。我局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提高运维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生产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5.4制度规范,有效保障
规范运维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流程及维护作业卡,确保实施的质量。明确检修与运维的专业分界,以防出现真空。
6运维一体化发展展望
要想以较短的时间实现生产组织模式的建立,就需要能够从制度建设、电网发展以及队伍建设这几方面开展工作。要想更好的促进该项工作开展,就需要能够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要积极做好电站智能水平以及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提升远方调度操作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键式操作、程序化操作手段的应用将运行人员从以往高风险、繁重的倒闸操作中解放;第二,要做好运维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即在做好技能发展方向确立的基础上将工作人员所具有的简单维护检修能力逐渐发展为级别更高的检修消缺以及设备状态诊断能力;第三,要做好运维一体专家队伍建设,在做好运维一体技能等级标准建立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复杂程度、技能标准的任务关系,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向着更高层级发展;第四,要做好现有变电运行、检修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从制度层面上对运维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与支持;第五,要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模块化培训,在对现有人员培训需求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实现运维技能等级标准的完善与发展。
7结语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电力行业的生产和发展,它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变电运维的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优势逐渐在各个区域得到推动实施。当然在实施的过渡期间,它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和缺点,这就需要在不断创新运行方式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变电运维工作,并且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技能培训,采用优质的复合型人才来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绍亚.浅谈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07.
[2]王宏,张怡.供电企业变电运行专业培训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1-12.
[3]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03):78-79.
[4]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5]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8).
[6]刘洋.基于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
论文作者:范维湛,宋万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模式论文; 技能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