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学科创造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创造力论文,学科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所谓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方法,创造出新颖的,别人没有或不知道的东西。 后课改时代的今天,当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发现,在教师层面,“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讲授中心”的教学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学生层面,“只作顺向辩护,不能逆向反思;只能静态复制,不能动态生成;只能被动适应,不能主动建构”的被动接受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在研究层面,“较多注重认知领域研究与实践,缺乏非认知领域研究与实践,较多注重理论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缺乏实践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还比较普遍。虽然,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中,“讲授——灌输”式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导学式教学等新教学方法,但历史沿袭下来的“讲授——灌输”式教学仍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大障碍,因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为突破制约创造力发展的瓶颈,江苏省天一中学(以下简称“天一中学”)以课题为引领,即《资优教育“丰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江苏省规划办重点资助课题),认真组织实施了“三高”目标,即高学习热忱(好奇、热情、执著)、高思维品质(批判、深刻、独创)、高自主能力(规划、探究、建构)下的“三类”活动,即好奇类活动、探究类活动、建构类活动。在超常儿童创造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创造力培养的“天一模式” “天一模式”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创造教育模式,其基本思维线路图是“问题→辐射→聚合→参与体验→归纳综合→创造”。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掌握多学科的逻辑结构,归纳综合才能作出创造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天一模式”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操作图如图1。天一中学实施和开展的“三类”活动是学科知识转化为智能的过程,所以,“天一模式”的优势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的探究。 二、地理学科创造力培养的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以地理学科为例的“天一模式”实践。 (一)激发好奇,明确任务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案例1】认识地形图 “地形图的判读”一节,教材简略。几段文字,几张地图,概念抽象,等值线又第一次接触,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初一学生空间概念、立体概念和野外经验缺乏,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不同山体部位,实现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化,有很大难度。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曾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播放多媒体立体三维动画,其结果是课上热热闹闹,欣欣向荣,而课下冷冷清清,难见效果。究其原因,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邀游,类似于“走马观花”,很难实现立体空间概念和平面线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收效甚微。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这是课本中的语言。几十个字概括了两个概念,但对于现实生活中海拔如何测量,等高线如何连接等问题,很多学生和实际的山体对接不上,只能死记硬背。初一学生缺乏野外实践观察的经验。地理的世界在窗外。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是新课改实施的核心和关键,在参与体验中激发好奇心和上进心。 为此,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如下演练。 先投影一座山的侧视图(一侧为缓坡,一侧为陡坡)。6人一组,分三组,每小组带有GPS(或装有GPS手机),分别从100米、200米、300米处,模拟从教室前部,假设海拔0米处的环形山脚下出发,分别代表到达100米、200米、300米海拔。最外围同学,即第一组蹲下,以腿弯处环绕橡皮筋为100米海拔;第二组以腰部处环绕橡皮筋为200米海拔;第三组以肩部处环绕橡皮筋为300米海拔;中间站立一位同学举起双手为山顶。利用GPS和几个橡皮筋的简单游戏活动,完整地演示了等高线测量过程,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等高线的含义,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上述活动意图有两点:一是激发好奇心;二是明确目的任务。参与体验是新课改的核心价值理念,学生只有参与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创造。依靠老师的讲解和多媒体演示学到的知识也只是灌输性的、临时性的,很快就会遗忘掉。参与活动能使学生体会知识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容易将知识内化于心,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二)自主合作,探求收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传统教学禁锢学生的思维,封闭了学生的猜想和质疑,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学生常面临一些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旧例可循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尝试排除错误,最后找到解题方案;二是猜想,判断思考方向,提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假设,然后加以检验。 【案例2】感受世界地图 学习“大洲和大洋”时,先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前提下,通过阅读“世界地图”,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将七大洲面积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不少同学都会将南极洲错排在第二或第三的位置,实际南极洲应排第五。这通常会引起学生质疑,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书上的数据加以验证,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为什么地图上看似面积非常大的南极洲实际却很小”。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对地球的形状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会意识到判断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必须深入思考、研究、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创造正是从问题开始,从解疑人手的。从有疑到解疑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生活世界丰富多彩,新事物层出不穷,疑惑和困惑也会接踵而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问题的关注,课堂上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这样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媒体中播报的一些信息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开始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真正体会到探究、思考的乐趣。 【案例3】课堂质疑 在讲解“地球公转”时,有一位同学就提出,“我们无锡的房子都是朝南的好,暑假我去了澳大利亚,发现悉尼的房子是朝北的好,这是为什么?”还有同学提出,“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像中国、加拿大、美国的圣诞老人都穿棉袄,而澳大利亚的圣诞老人却穿背心,这是为什么?”等等。教师要鼓励这种课堂质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 (三)因材施教,强化引导 英才教育就要因材施教,强化指导和引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是把学生看作消极被教的对象和单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学生看作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主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是死记硬背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思考、提问、讨论、发表观点等互动形式,把学习过程变为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案例4】太阳能分布规律分析 在分析“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地图说出太阳能分布规律是教学重点。 甲同学说:“西部多,东部少,从东向西逐渐增加。” 乙同学说:“老师,我认为不对,根据地图来讲是东部多,西部少。可能是地图出现了问题。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势高,气温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我国七月气温最低的地方就在青藏高原,而地图显示的太阳辐射量最大,这不很明显矛盾吗?” 教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研究,说明他善于思考,开动了脑筋,我们应该给他鼓励和掌声。接下来我们一起合作讨论,是不是课本搞错了?”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接着,教师引导同学从青藏高原地势、大气状况等方面分析: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被反射、散射较少,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另外,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地面的保温差,所以就冷。 讨论至此,并没有结束,而是让学生继续讨论四川盆地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低的地区? 本案例是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质疑、交流、争辩中主动获取知识。这个过程实质是互动式教学。教学是一种交流、互动、沟通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大量的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比讲授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建构模型,归纳综合 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建构“心理地图”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创造活动中,学生依靠直觉思维,提出大胆猜想、假设,这些假设能否成立,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周密的论证。 所谓“心理地图”是利用自己保存在大脑中的生活体验、感受、经验、情境,需要时能够提取再现事物的空间形象、分布、结构等内容的地理表象图。其原理如图2所示。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心理地图往往是从“纸”地图的记忆、理解、运用中形成的。心理地图的形成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语言概念的逻辑操作,也包括大量的感知活动,没有这些活动,以地理表象为基本元素的思维活动便不能有效进行。 【案例5】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建构“心理地图” 1.找出初中常用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网络经纬仪,并想象自转起来,这样线与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将深深印在脑海中。 2.学完“世界地理”,让学生想象十条穿过大洲、大洋的重要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覆盖各大洲和各大洋。 3.学完“中国行政疆域”,先让学生感知中国行政疆域跨越范围,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粗略的心理地图,即先在脑海中形成“四至点”格局,包括疆域主体部分的四条经纬线(东经80度、东经130度、北纬20度、北纬50度)和(东经90度、东经100度、东经11度、东经120度、北纬40度)这些经纬线在中国疆域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然后,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绘出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深的烙印。 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还要注意“图文”转换的强化训练。训练方案可分三步。 训练方案1:给出地图,学生观察,用文字写好观察结果;公布自己的观察结果,公开比较每人的观察结果,找出异同;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重新书写;公布参考答案,比较异同和疏漏;再次独立书写一次。 训练方案2:给出一段文字阅读后,画出结果;公布自己的观察所得,比较各人的答案异同;在充分比较、吸取意见的基础上,重新绘制;公布参考答案,比较异同和疏漏;再次独立绘制一次。 训练方案3:出示参考答案或不全面的文字表述和图形,让学生发现,去改正和完善。 通过以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会全面提高。 (五)成果展示,交流评价 这是学生创造力培养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成果展示要本着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创新精神、创造力培养的原则,对于研究成果可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小论文或小型学术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通过自评自议、互评互议的方法,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学习欲望,激励学生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我们开展的“奇思妙想”大赛活动中,学生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的“三峡大坝”创意模型以及用土豆和萝卜做成的“等高线原理”模型获大赛一等奖。这是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家长会和学校橱窗里进行展示并进行评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思考、探究和创作,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参与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三、“天一模式”初见成效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三类活动”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到,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环节中,处处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具体列表如下。 (二)形成了具有天一中学特色的系列活动项目 在教学中开展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天一中学颇有特色且具有真实性、示范性、教育性和完整性的地理活动项目,如辩论比赛、知识对抗赛、学生的星光大道、学生讲座、教师讲座、论文写作、视频观感、前沿探索、高层访谈、博导课堂、社会实践等。课前5分钟的“地理讲坛”内容丰富多彩:趣闻类演讲、生活类演讲、热点类演讲、知识类演讲、探究类演讲等。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思维、锻炼能力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地推进学生创造力素养的提升 开展与实施“三类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自主建构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和感受,激活了学习中的各种潜能,培养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四)成绩和荣誉 教师层面:发表专业论文16篇,获奖论文20篇,示范课26节。沈新荣老师创建的“天一天文社团”,2012年被选为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委员会委员(全国共6名),获评江苏省优秀中学天文社团。沈老师编写的《斗转星移》校本教材获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个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学天文社团指导教师。社团还受邀成为全国高中天文教材(筹)的五个参编社团之一。 学生层面:近几年,祝小涵等学生在《地理教育》杂志“学生园地”栏目发表论文多篇;徐奕凡等27名社员获评江苏省中学天文社团优秀会员;2012年“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大赛”中,天一中学有6名同学获得一等奖;2013年9月,夏烁屿同学获国际天文奥赛铜牌(江苏省第一位国际天文奥赛奖获得者)。 四、思考和结语 “好奇、探究、建构”三类活动引领下的教学,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教师要树立关于创造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正确观念,要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创造力培养与学科教学是不可分的。实践表明,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培养的一种途径,有时效果并不明显,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一种途径。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要渗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启发,教给学生开启知识殿堂的“点金术”。学生创造力培养任重道远,还需广大教育同仁用智慧去不断实践、探索。培养优秀儿童学科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例_创造力论文
培养优秀儿童学科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例_创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