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设计到各个因素和学科的过程,其应用和综合各种理念进行分析,更新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施工项目当作一个整体加以系统管理,通过对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理论进行分析与总结控制其发展中的响应手段和响应措施。通过实现其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来增加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从而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控制策略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存不足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成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存不足,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就其不足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建筑工程管理现存不足分析
一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在注重工程质量的同时忽视了工程的安全,在注重工程安全的同时忽视了工程的成本,在注重工程成本的同时忽视了工程的工期。二是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问题,导致很多管理不到位,如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往往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采取恶意降价的方式获得建设权,最后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不得不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而且当前很多的建筑工程存在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情况,而这些施工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水平和设备,也会导致整个工程管理水平的低下。这些管理弊端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低下,所以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1.2 施工质量控制现存不足的分析
一是在施工原材料方面,施工企业为了自身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施工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的情况,而这就会极大的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某些隐蔽工程中,施工企业由于没有意识到其控制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返工的情况;二是在施工技术方面,当前我国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可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的局面,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的低下,直接到了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加上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施工,而这就会对工程质量的提升带来极大的隐患,尤其是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时,往往碍于情面关系而得过且过,最后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难以达标;三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高效的解决,施工现存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而这就会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在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建筑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注重质量,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即便是意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制定的各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而只有在上级检查时采用,这样就会对整个建筑过程质量的提升带来极大影响。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的观点是指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不仅仅是检查时候检验把关,更主要的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汇总,运用科学手段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管理状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把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要实现“预防为主”的观点,必须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测和推断。比如在砌砖工程中,随着工程的进展及时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测试结果随时记录在控制图表上,这样就可以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产品的质量动态,并采取相应对策,及时消除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树立“三全管理”
作为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要讲究“全面”二字,即在管理中做到“三全”。所谓“三全”就是要求建筑企业在管理中贯彻“全过程管理“”全企业管理“”全员管理”的“三全”原则。
2.2.1 全过程管理:建筑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具体可划分为: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辅助工作和工程使用四个阶段,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把这四个阶段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保证质量的工作系统。例如施工过程中发现结构设计上有什么不合理应及时与设计沟通,不可擅自变动。如遇到材料不合格应及时与甲方联系退货等等。
2.2.2 全企业管理:“全企业”的含义就是要求企业各管理层次,无论是上层管理,还是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上层管理要侧重于工程质量决策,并同意组织,协调企业各职能部门,各环节,各类人员的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保证实现全企业的总经营管理目标,中层管理则要实施领导层的工程质量决策,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基层管理则要求职工严格按标准、按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生产,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2.2.3 全员管理:全员管理就是指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到一般的职工,特别是直接参加生产一线的建筑工人,都要增强质量意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人人都从自己做起,关心质量,为工程质量负责,从自己的工作中去发现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因素,并和其他工作协调起来,也就是“工程质量,人人有责”。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个保证施工出优质建筑工程的工作标准,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建立一个严格的工作标准。做到领导变了,领导岗位的工作标准不变,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例如我公司在承建大慈岩镇李村农贸市场时,前后几次组织对参与施工的全体职工展开质量目标管理的落实,让每个工种部门自己制订质量控制的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2.3 用数据说话
数据是科学管理的依据,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就是要求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依靠数据和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数理统计、运筹学等科学理论和方法,经过对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找出规律,再结合学业技术和实际情况,对存在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正确措施。多年来我公司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都要求各施工班组做好施工日志,及时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改进方法,提高质量。
2.4 完善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质量是建筑的根本,也是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在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制,对竣工交付的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在施工之前,应该明确质量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检查工作,强化质量监督,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克服质量通病,保证建筑现场施工质量。
2.5 加强原材料的采购质量控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从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进场验收、现场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工作。
3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而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就是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所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切实加强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方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196,211.
[2]任拥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今日科苑,2016(18):172.
论文作者:李彦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是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