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天铁第二中学 300171
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洋思、永威、杜郎口等模式也很快成为了过眼云烟。课程改革到底何去何从?有识之士在思考,在探索,在实践……
教育是国家之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教育,我们一向重视。中国的基础教育也一度被认为世界第一,英国教育部就曾在全国半数以上的小学推行“中国上海模式”的数学课堂模式,反复练习、板书习题,可见,我们的教育有着曾经的辉煌。但是说到我们的中高等教育,国人砸锅卖铁也要把子女送出国镀金,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含金量还有待提高。为此,教育界在努力寻求一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工程,要以人的持续发展为目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能让人更有尊严地生活是教育的追求。个体有性命,能生存;个体更该有生命,会生活。而教育,恰恰能塑造有生命有灵魂的人。在寻求生命、寻找灵魂的道路上,教育工作者一直砥砺前行。
一、中高考改革方案的落地给新课改吃了定心丸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高考始终是课程改革的无形的指挥棒。
评价体系不改革,一线老师就不敢大刀阔斧地改革课堂。我们曾经追求课堂形式的新颖灵活,曾经力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我们更总是不忘指导学生回到课本上来,不忘时时把高考试题抛出来,课堂教学终究是换汤不换药。
如今,中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公布,明确了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考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单就语文学科来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在教学中要贯穿“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新课程改革就是适应这一要求,在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重分轻能上提出来的,它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师生间的互动合作、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学习习惯
我们都知道“动机产生兴趣”。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才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如果学生能主动“要学”,教学就能得到持续发展。所以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习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会轻松,教师教得会更轻松。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人才的培养不再专注于知识型而向能力型转变。新课改的特色正在于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了对自己来说浅显而未知知识的学习。古人的先验经验中最简单的无需验证的和深奥的凭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无需验证的,可直接以规律的形式告诉他们,就如“1+1=2”。一看就会的,老师不用教;教了也不会的,教师更没必要教。自主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这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获取大量知识只是自己能力发展的一个积淀。“学会”为了“会学”,并且在帮助他人中进一步提升自己,达到巧学。学会—会学—助学—巧学,这是当前对学生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的重立为新课改注入了强心剂。过去的三维目标关注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却也从某种程度上将课堂的教学过程程式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中,同一学科“学有定章”,学习内容是固定的;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变的。学科有学科的独特属性,每个老师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授课模式。“照本宣科”“满堂灌”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要想使自己的课堂鲜活、有生命力、吸引人,必须探索高效的、彰显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潮流适应形式而忽视了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学习能力。千万不能让“课改”只成为表演示人的形式,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
新课改下的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应该有不同的模式。所有的课型都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集中讲解—检查反馈”,那和清科考的“八股文”又有何区别?教学内容每个章节有课时的限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有时间的限定,甚至明确到课堂教师讲解不许超过15分钟,否则就不是合格的课堂。我们要这些限定为了什么?作秀吗?作秀能实现高效吗?教学大纲的课时是参考课时,结合学情,为什么就更改不得?课堂讲解要机变灵活,学生掌握不好,再多讲三五分钟,教师就必须“下课”吗?课程改革也是服务于学生的,为了高效,学生听不懂也不能多讲,形式守住了,高效呢?那岂不是舍本逐末了?
鲜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洋溢着预设生成的新活力。教师课前要对文本和学情综合分析,预设课堂的各环节及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更要有机变灵活处理生成或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学任务要完成,目标要达成,但不能浅浅地追求授课形式的完成。为了问题的彻底解决,就可以打破常规,效率才是追求的终级目的。
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新课改的归途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表现在会学,还有会用上。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就是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新型课堂的一大亮点。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博采众长。既可以享受论争的快乐,又能收获思想碰撞的火花。它通过学生的互助学习会达到巧学的目的。课堂上,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合作小组内部,通过不同层次学生交流探讨能够完全解决的或解决不彻底也无损于问题标准与学生能力提升的,可让学生进行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至于能发散到多广多远,就体现了分层教学的要求,不必强行统一。对学生个人如此,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如此。当有则有,不当有就不要有,没必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分层教学的层次等级不该由老师统一划分,而让学生自觉归队。分层教学虽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生“吃饱吃好”,但它无形中也助长了某些学生的自傲情绪,滋生了某些学生的自卑心理。特别是教师课堂提问定人回答,作业定级布置,考核定等量化,看似合理,实际上都是老师在独断专行,学生可以说“不”吗?强压下必然是怨声载道。
问题的层级、作业的层级、考核的层级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表面看起来,都是由浅入深,由基础而能力的,让学生乍一看,看不出差异,然后他会主动去选取他能力所及的设问方式去完成。但殊途同归,无论几个选做题,它都是围绕一个主问题设置的,解决了一个,教师再稍作点拨,其他几个问题,学生也就有明确的思路了。而不是后进生做基础题,只需背笔记抄书即可,更不是优秀生做能力题,教师布置后进生背书后只忙于与优秀生论争。分层教学的梯度要在课堂预设中暗暗把握,不能明晃晃地示人,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些老师这样布置作业:80分以下同学做基础1-5题,80分以上同学做能力提升6-10题。这是最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学生的自尊心受伤了,学习兴趣降低了,效率何来?综合素养何谈提高?恐怕还要因此出现心理疾病吧?
新课程改革已经运行了十多年,这期间,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很多人不乏大刀阔斧地改革,亦步亦趋地盲从者也比比皆是,但终究都是战战兢兢的。先进的思想引领必不可少,扎实的改革效果毋庸置疑。久经实践,新课改愈发彰显出它的活力。
论文作者:梅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都是论文; 素养论文; 目的论文; 《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