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基本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论文,规律论文,辉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93 (1999)02-0005-07
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两个决定中国命运的辉煌时期。一个是上半叶创造的,始于遵义会议,以延安13年为历史主体,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的延安时期;一个是下半叶创造的,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还在继续向前推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研究这两个辉煌时期的共同动因,揭示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规律,对于在即将跨入的21世纪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仅从精神动力、思想基础、政治前提、组织保证、工作路线等五个方面探讨其基本规律。
一、坚信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精神动力。
有着70多年革命生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心血的邓小平深有体会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没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我们党在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郑重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在建党以来近80年的奋斗历程中,无论出现怎样的曲折,发生怎样的困难,遇到怎样的严峻形势,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延安时期的辉煌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新辉煌,正是党在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挫折后,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纠正了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把党的事业重新引上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创造出来的。即使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时刻,我们党仍然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反而会使“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P382—383)。“只要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开辟的广阔道路奋斗不息,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风险和风波都可以渡过,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2] (P627)
坚信马克思主义,就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封闭的、静止的教条,而是开放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理论。它要求人们根据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探索和解决新问题。它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如果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或者离开中国的实际而空谈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P213)。在民主革命时期, 特别是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怎样夺取革命胜利和怎样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才有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特出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3](P333)。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问题,这才有了“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4](P10)。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我们需要的管用的马克思主义。
坚信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还必须自觉地高举自己创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这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只有被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确立为指导思想,才能成为全党和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凝聚起全党和全体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胜利前进。在延安时期特别是经过整风运动,我们党自觉地高举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因而“无论前方后方的人,真是生气勃勃,生动活泼,心情舒畅,团结一致”[5](P45),连续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正是由于我们党自觉地高举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依靠这个精神支柱,我们党、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稳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6](P446)
坚信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这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开来。只有坚信马克思主义,才能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只有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信马克思主义,也才能高举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只有自觉地高兴起中国马克思主义旗帜,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和纠正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更好地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这一创造辉煌的基本规律,就要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思想基础。
思想路线向来是党的一条生命线。延安时期之前土地革命战争的失败和改革开放之前“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思想路线错误,即思想僵化,一切从本本出发,无视客观实际,或者迷信外国,或者个人崇拜而造成的。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辉煌业绩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纠正了思想路线上的错误,形成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带来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基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必须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虽然延安时期没有明确提出解放思想的口号,但解放思想寓于当时着重强调的实事求是之中,体现在党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中,体现在破除教条主义禁锢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精神枷锁、“两个凡是”的束缚和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响亮地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同时也反复强调,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5](P364), 从而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开辟新道路、推进新事业、创造新辉煌的实践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任何形式的脱离客观实际的条条框框和观念模式,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出发,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新道路,解决前人没有遇到的新课题,从事前人没有干过的新事业。延安时期,我们党摆脱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束缚,一切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情势出发,研究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从而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解决了异常艰难复杂的以弱势战胜强大的一系列战略策略问题,干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伟业。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不仅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禁锢,而且重新审视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和当今时代的情势出发,研究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从而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解决了人们过去在社会主义认识上一系列未曾想象和不敢想象的重大问题和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战略策略问题,干出了贫穷落后的大国迈向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的新伟业。
实践之树永不枯朽,认识真理永无止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事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我们事业的整个过程,才能不断开拓新局面,创造新伟业。认识这一创造辉煌的基本规律,面对走向新世纪从未遇到过的许多艰巨课题,必须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前进。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坚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不动摇,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政治前提。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一条定律。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揭示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制定和坚定不移地执行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还是不能解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认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制定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根本基础。倘若对国情的认识若明若暗甚至错误,就无法认识和解决中国怎样走向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性问题,必然会实行脱离国情、违背革命和建设客观规律的错误路线和政策,从而导致严重挫折。延安时期之前,无视中国社会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左”右倾错误,几乎断送了革命事业;改革开放之前,提出和实行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和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惨重损失。而延安时期之所以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就在于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任务和前途,从而揭示了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方针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之所以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就在于不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而且不断深化了对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明确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从而揭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然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必由之路,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关键是坚持符合这个规律的党的政治路线不动摇。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总纲领的同时,非常尖锐地指出,一切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如果离开现阶段的新民主主义目标,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7](P1059—1060)。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再三告诫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P370—371)这些都表明了我们党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的高度自觉性和无比坚定性。
坚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不动摇,还必须做到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它,不能丢掉或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都包含着密切相联的几方面的内容,丢掉或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不是发生“左”的错误,就是出现右的倾向,都会给革命和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在延安时期,特别是在七大和解放战争进入高潮的时刻,毛泽东或者联系党的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或者针对现实中发生的“左”的偏向,多次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全面性和各方面内容的准确含义,引导全党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避免了大失误,使革命事业始终没有偏离正确的航向。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先后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都多次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各方面内容的极端重要性及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能动摇,从而带领我们经受住了一个又一个严峻考验,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道胜利前进。
纵观建党以来近80年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否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决定着革命和建设的命运。坚持并全面正确地贯彻符合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不动摇,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最可靠的政治保证。认识这一创造辉煌的基本规律,就要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把握其全部内容,更好地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四、建立稳定成熟、有一个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组织保证。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无论是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还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政治路线都要通过各级领导机构和广大干部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变成亿万人民群众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伟大实践。因而,党的组织领导和干部队伍的状况如何,对于党的政治路线及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如毛泽东在延安时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8](P526 )也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P380)
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织保证,最重要的是建立稳定成熟、有一个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惊天动地的革命战争奇迹,首先就在于遵义会议解决了党中央的组织领导问题,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又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正式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震撼世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辉煌,首先就在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又成功地解决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班问题,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没有毛泽东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没有邓小平的领导,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又开创了建国以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最好时期。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党要建立一代又一代稳定成熟、有一个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1](P310)。
革命和建设事业组织保证的一个根本大计,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和干部队伍。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站在这种战略高度,把培养大批新干部作为一项“战斗任务”,以各类干部学校为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提拔和使用干部,以整风运动为形式对干部进行深入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久经锻炼的、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并围绕在毛泽东同志周围的中坚干部”[3](P320), 为开创革命新局面和最终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也是站在这种战略高度,对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讲了十几年,抓了十几年。他提出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正确方针,强调老干部第一位的责任是做好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工作,否则,“向党和人民就交不了帐”;要更新观念,破除论资排辈,把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放进领导班子;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造就一支宏大的人才大军;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人事制度,创造一种使拔尖人才能脱颖而出的条件。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推动下,我们党彻底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顺利完成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一批又一批中青年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从组织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准备了大批领导骨干。
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形成一代又一代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领导骨干和干部队伍,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就有了根本组织保证。认识这一创造辉煌的规律,就要继续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培养和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
五、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根本工作路线。
我们党是一个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她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牺牲和奋斗,党创造的理论、制定的路线和确定的政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因而,她理所当然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又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党同人民群众的这种血肉联系,是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通过群众路线这条纽带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群众路线是延安时期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不仅从理论上深刻论述了群众路线,而且以毛泽东为光辉典范,把群众路线溶化在了党的全部活动中。党时刻生存在人民群众之中,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组织群众的力量,集中群众的智慧,为群众排忧解难,为革命艰苦奋斗,开创了党群关系最好的时期,使革命斗争有了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大力恢复和发扬了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总是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而作出科学决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老、少、边、贫”地区和困难企业,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总是亲临灾区第一线,帮助和鼓励人民群众的抗灾斗争,谱写了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篇章。群众路线的恢复和发扬,在新形势下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改革和建设的成功有了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是思想基础,依靠人民群众为实现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根本目的,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实现途径。我们党从来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不仅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而且也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因此,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些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事业,只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一切困难,经受住任何风险和考验,最终取得成功。这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反复强调的科学真理。而依靠人民群众,就必须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从群众中来,就是向人民群众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中起来,经过加工提高,形成党的方针和政策;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党的方针政策再拿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宣传教育,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于群众的行动,并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检验这些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的历史过程。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既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在群众中吸收新经验、新办法,又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疾苦,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突出的表现为广开民主渠道,特别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各项民主监督制度,使党能更广泛、更深入、更及时地听到群众的意见,做出更能体现人民意志的正确决策,从而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去实现和发展自己的根本利益。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事业就必定胜利发展。认识这一创造辉煌的基本规律,就要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决纠正任何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和人民的团结,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这些基本规律,紧密相联,缺一不可。坚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中国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就要体现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揭示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从而确定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建立一代又一代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和干部队伍。而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乃至一切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最重要的又要靠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要把这些基本规律联系在一起认识和把握,始终遵循这些基本规律,我们党就会避免重大失误,领导人民在21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收稿日期:1998—09—15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延安时期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