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已经为我国的基础民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而且电力行业的增长水平可以侧面反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出现极大提高了电力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最大程度保障了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行业;智能变电站;可靠性;安全性;维护工作
1.背景
电力行业为保障我国的基础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随着人能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了,它通过智能检测、智能决策等手段能够把停电等事故的发生的概率降到最小,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但是如何记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目前电力行业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用电规模越来越大,导致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继电器保护系统是维护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继电保护系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全面建设,同时最大程度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2.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优势
智能变电站是结合信息化技术诞生的产物,其中涉及到了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能够通过可靠的传感器自动检测电路出现的故障,并进行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电力行业的供电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优势。
2.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特征
智能变电站是国家比较推崇新型变电站,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环保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智能性,符合我国“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它能够使用清洁能源同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另一方面,依靠先进可靠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建立可靠而且强大的电网结构,最大程度地保障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供电效率。另外智能变电站还拥有友好地用户体验功能,能够和用户进行交流,共享用户信息,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电网调控的环节当中。
智能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电子变压器和初级设备智能设备,从而实现设备的初级智能化。另外,利用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实现二次设备的组网过程。同时智能化系统配合着无缝连接系统,可以提高变电站的信息交互协同、信息整合以及集成的特点,从而建立一个完善可靠的数字系统。
2.2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的优势
智能变电站是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信息化升级。在通信线路上,智能变电站会使用通信速度更快的光纤代替了传统的电缆,解决了硬接线的弊端。同时使得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没有电连接,所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采集工作都是在现场完成,并且进行相应的AD转化,传输的结果已经是标准的数字信号了。信号的传输都是采用标准协议利用互联网进行传输,于此同时信息的开放控制也是通过网络通信完成。继电保护的联锁和控制的功能也通过网络通信(GOOSE message)完成,这样的优点就是避免了了传统的二次继电逻辑接线。数据的共享是通过网络交换完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智能化变电站的体积更小,信息化集成度更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更加稳定,因此智能变电站在传统变电站做了一次升级改造。
3.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3.1环形网络结构母线保护组网方案
解决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最好办法可以从优化供电网络做起,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采用环形的母线保护组网的策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提供系统的容错率。另外一方面,可以采取采样值组网的模式,筛选出重要的电力参数,然后将数据送往相应的保护装置,接着进行分析得出故障结论,最终通过 GOOSE 通过相应的网络发出控制指令给各个智能终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好提高电力系统网络的容错率,但是会使得总线保护装置的容量降低,进程层交换机所能承受的数据包流量增加。
3.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智能报警
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电力系统能够实现继电保护,对于系统的线路存在的故障能够进行自动检测、自动诊断以及进行自动报警的操作。当供电线路部分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收集数据并且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一份诊断报告,然后完成相应的报警功能。这份报告应该包含事故信息、故障位置信息、系统异常信息等。
另外一方面当系统出现意外跳闸时,系统开关应该处于开启状态时,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反馈电网装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电力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电力人员结合诊断报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判断。
3.3完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规范标准
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应该通过制度化和技术化来完成。因此,在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各个电力企业应该建议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第二,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覆盖范围,不断更新新技术。例如,在一个500kV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与维护中,需要协调调度、运维等各专业人员的协调与努力,努力推进智能变电站设备联合调试、项目研究、监管开发和启动。
其次,变电站的管理、运行、维护需要提高可靠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标准,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智能变电站的标准体系。比如完善《50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度操作指令(试行)》,《500 kv智能变电站现场操作和维护补充程序》等行为规范,这些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可以有效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从而大大提高日常维护管理水平。
4.结语
简而言之对于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保护系统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的特征与优势,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维护方案,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 超,王慧芳,张 弛,刘 玮,李一泉,何奔腾.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3:8~13.
[2]谷 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3]景 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5
论文作者:董国龄,李向辉,王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可靠性论文; 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程度论文; 电力行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