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桢部长在全国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作会议上论文,企业经营管理论文,部长论文,摘要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6月20日)
一.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从电力企业的经营形势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为企业经营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八届四次人大审议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今后一个时期电力改革与发展制定了行动纲领,为企业经营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电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电力法规体系正在形成,为企业依法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为搞好国有企业、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政策逐步到位,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正在增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功能和电价机制正在形成。但是,企业经营中目前仍然面临许多突出矛盾:
——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资金供需矛盾很大。
——电价改革空间已经不多。
——企业财务状况尚未根本改善。
——企业经营环境仍然比较严峻。
近年来,电力企业认真贯彻国家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努力实现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企业经营工作取得了不少经验。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目前电力企业经营工作还很不适应,经营工作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我们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严重滞后于电力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长期以来电力企业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铸就了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经营意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尚未全面确立。企业内部经营意识、竞争意识、市场观念、法制观念相当淡薄,不少企业领导至今为止还不善管理、不善经营,习惯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主义的管理方式。现在有的甚至对改革还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思想准备,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还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企业内部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时隐时现。
二是经营管理严重滞后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目前电力企业经营工作中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比较浓,普遍缺乏长远的经营战略,企业内部多目标管理、多中心的问题相当严重,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工作相互掣肘、相互脱节,有的甚至工作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矛盾和背离,重生产建设、轻经营管理,重速度、轻效益,重增长扩张、轻存量调整,重规模扩大、轻结构调整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运营效益还比较低,“吃大锅饭”的体制尚未根本破除,生产、基建追求高标准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企业缺乏有效的、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经营目标难以在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有效展开,经营成果尚未成为衡量干部业绩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准。从严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企业财经纪律松弛,追求短期效应,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目前,电力企业经营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投资体制改革和集资办电的发展,中央、地方两级投资主体办电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集资电厂和独立发电公司已经成为电力工业一支不可忽视并且正在日益壮大的力量。随着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各网省公司与地方电力公司的市场边界也日益明确。电力工业内部网省公司、独立发电公司、地方电力公司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电力企业原有的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正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电力企业必须尽快把自己塑造成为功能完备的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向以法制引导、推动和保障的新阶段,电力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日趋规范。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依法向企业征税,同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按出资额对企业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不再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日益市场化、法制化。电力企业原来依靠国家计划平衡的许多重要生产要素已经或正在转向市场,电力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得到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许多优惠政策,在改革中正在迅速消失。因此,电力企业凭借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谋求经营优势之路已经越走越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立足于企业内部,充分利用改革开放17年形成的良好基础,“而今迈步从头越”,努力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的“第二次创业”。
二.全面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
“九五”期间经营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电力生产的特殊规律,全面构筑起完整规范、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建立经营管理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真正在企业内部确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把企业经营目标作为最高目标,从生产到基建,从投入到产出,实现全过程控制和优化,形成一个从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战略、经营方式、市场环境、政策条件、法制保障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经营保证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电力企业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电厂大家办、电网国家管”的原则,构筑电力工业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电力工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行、法制化管理”的改革战略,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形成母子公司制的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将企业经济运行从按《企业法》运转转变到按《公司法》规范运作上来。
——对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实施战略性调整,优化企业经营目标,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确立电力企业科学完整的经营目标体系。
——以实现集约化经营为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严密有效的经营控制体系,包括完整的经营计划、决策程序、监督体系、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企业投融资功能和电价机制,有效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电力企业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创造完备的政策环境。
——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电力法制建设,规范和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为企业经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因此,建立经营管理体系,其内容非常丰富,意义相当深远,内涵相当深刻,从根本上讲,它是对电力企业原有管理方式的一次革命,其深刻程度应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建立经营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全面将企业各项工作纳入经营目标的统帅和指导之下,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有序进行、有效运转,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贯穿到企业生产、建设全过程。从发展规划开始,到企业筹资、投资,到资金回收、债务偿还;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到施工建设、到生产运营,实行全过程优化和全过程控制。进而实现在企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求得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为此,计划部门要制定好企业发展计划、投资计划,为优化资金投向奠定基础;财务部门要优化资金结构、筹资计划,降低资金成本,监控资金回收和投放;生产部门要努力优化运行方式,降低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基建部门要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加强造价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企业其他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守土有责,围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加强过程控制。
这里,我特别强调要加强对经营工作的领导。企业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把握经营工作的方向,把经营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以实现经营目标为龙头,统帅、带动、制约各个方面的工作。要善于把握企业的经营脉搏,把握经营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抓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善于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整体策划,重视经营战略和发展计划的制定,善于把战略意图贯穿到企业的经营过程。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企业内部各自为政、责任不清、效率低下和相互掣肘、相互封闭、貌合神离的问题,解决企业管理中号召多、落实少,抓权多、工作少,旧框框多、新思路少,相互指责多、彼此补台少的问题,真正把各项工作的着力点调整到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整体效益上来。
三.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经营工作,为电力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1.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
电力工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同时又是国有资产最为集中的产业之一,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在企业经营中,能否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自觉服从宏观调控,保护和经营好国有资产,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都是企业经营方向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
2.要始终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企业经营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电力改革和发展这个大局,把解决缺电矛盾、促进企业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在经营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非常重视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完善,积极为投资者营造一个有利的办电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十分重视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既要善于调动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把资金引导到发展电力上来,又要善于与其他投资者、与其他电力企业平等竞争,努力获取自身的投资功能,筹集、使用好各种资金。在投资体制改革以后,我们要特别重视资本金的筹措和融资渠道的开辟。企业经营工作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适应电力改革与发展的形势。
3.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实践证明,没有广大职工的支持,企业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任何美好的计划都不可能真正落实。在企业经营工作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大力推行全员、全过程管理,保护、调动、引导好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把企业经营目标化解为企业职工具体的工作责任。要积极探索职工加强民主管理的途径,让广大职工参与和了解企业的经营决策,特别是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该交由职工群众充分讨论,发挥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只有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发挥出来,企业才能欣欣向荣。
4.要牢固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根本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要把握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深刻内涵,努力把企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调整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5.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到企业经营全过程。
四.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为电力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供组织保障
电力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应该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应该相信和依靠党组织,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段,尊重职工群众的权益,乐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应该具有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怕吃亏,甘于奉献,能和群众同甘共苦;应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善于和领导班子合作共事。除上述这几条外,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尤其应具有与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地讲,应该具有应变的市场迎合力,善于适应市场,驾驭市场,对变化的市场作出敏捷的反应,善于以战略家的眼光正确地预测市场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超前调整;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很好地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把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根据市场变化的规律创造性地工作,敢为人先,善于变困难为通途,化风险为机遇。只有拥有这样一批历经创业磨砺、具备全面才能和修养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企业家,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蓬勃发展。
1.必须切实提高企业家的政治素质。
企业领导要非常重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经营工作中,坚决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自觉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些都是企业家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
2.必须重视在实践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套,在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领导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努力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决策能力。
企业家要善于在实践中锻炼意志,磨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企业内部必须树立从严管理、依法经营的思想。企业家要善于带好队伍,善于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学会用制度来管人,用科学的方法来规范人的行为,只有把人的行为置于有效的约束之下,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才能有根本保障。
3.必须加快企业家的选拔和培养。
要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跨世纪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企业家的培养贯穿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尤其要通过加快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和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和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干部管理机制,探索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公平竞争、健康成长的新机制。当前要首先把骨干企业班子的考察和选配工作抓好,并把真正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放到企业经营管理岗位进行磨炼,从而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下一个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