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芳 法宏宇
(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丰宁 068350)
【摘要】目的:对比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增加中医护理措施,包括辩证施护、情志疏导、饮食调护、耳穴按摩以及认知干预等,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医;护理;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91-02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急性期病死率高[1],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负性影响大。早期正确诊断、及时进入快速治疗通道,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2],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态,因此在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护士既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给予良好周到的心理护理,以使患者在心理、认知、依从性、知识水平等方面得到改善。尤其是近年来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并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得护士掌握和落实中医护理方法成为临床必须,为此我们对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了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并与接受常规护理的67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4例,女50例;年龄46~60,平均年龄(54.35±9.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7例,中医护理组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46~58岁,平均年龄(53.15±8.78)岁。常规护理组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47~60岁,平均年龄(55.65±8.65)岁。患者均以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为就诊主要症状,带有紧张、焦虑、害怕、无助等心理表现。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吸氧、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多功能监护等。中医护理组患者另增加给予中医护理措施,主要有:(1)辩证施护 入院时即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主诉、性格、文化、心理等,重点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舌苔、脉象、面色等,观察患者出汗、皮肤的温度、湿度的情况。通过四诊合参,实施辩证施护,如阴寒凝滞者要注意保暖驱寒;气滞血瘀者注意行气通络止痛;阳气虚衰者注意顾护阳气。(2)情志疏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疾病带来紧张、害怕、焦虑和恐惧,甚至出现抑郁等状况,干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士要及时给予安慰、鼓励,疏导患者过于失衡的情志,帮助其逐渐放松绷紧的神经,逐渐接受患病和治疗的过程与事实,同时护士也要通过沟通发现患者情志失衡的原因,以化郁为畅,疏泄情志。(3)饮食调护 给予患者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膳食计划,必要时增加药膳,比如对于心阴不足、气血亏虚者可用玉竹、党参、当归等作为食疗之材。(4)认知干预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护理工作对疾病恢复的帮助作用,尤其是中医护理方法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情志平衡有助于维持脏腑功能和疾病康复;反之,则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充分认识到配合护士工作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5)耳穴按摩。将王不留行清洗消毒后沾于0.5cm×0.5cm的胶布上备用。选取耳穴神门、心、枕、皮质下以及交感等为主穴,根据病情选取配穴,将备好胶布粘于双耳主、配穴上,按揉至少5min,每日两次,观察患者局部感受和皮肤情况。
1.3 疗效评价
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估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0d后的焦虑、抑郁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多为脏腑功能失衡、情志失衡、饮食不节以及外邪入侵所致。中医护理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以改善脏腑功能、阴阳平衡为目标,每一项护理措施都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产生最佳的护理效果,及时纠正患者失衡的心态。于丽娜[4]等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可以提高疗效。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好饮食管理、情志疏导、耳穴按摩以及认知干预等措施,均产生较好的效果,情志疏导可疏导情志,促使气机条达;耳穴按摩有养血宁心安神、疏肝益气补肾之功效;认知干预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从而配合医护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有机结合,将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沈万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3,19(3):368-370.
[2]李响,王春梅,朱小玲等.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近期预后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B):3681-3683.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194-195;235-236.
[4]于利娜,钱文茹.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疗效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0):1734-1736.
论文作者:马会芳,法宏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中医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常规论文; 耳穴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