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需要“减负”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减负”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小学都在减负,那么幼儿园应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呢?有人认为幼儿园又不搞应试教育,“减负”没多大意义。可是每当幼儿园下午放学时,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小娃娃背着书包,里面装着学前班教材,还有拼音本、写字本、数学本等等,接孩子的家长此时还忙着在教室门口为孩子抄作业,晚上还要为孩子报听写,为孩子复述的故事做笔录。
幼儿园没有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也蔓延到了幼儿园。这是为什么呢?看看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就不难知道了。现在父母对“独生子女”都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幼儿园,他们盼望孩子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在幼儿园他们要求开办学前班学拼音、学写字,双休日送孩子学英语、学绘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从幼儿时期就背起了沉重的学习包袱。看来幼儿园也要“减负”。
因此我们幼儿园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不开办各类兴趣班,不布置家庭作业等等。当这些信息传达到家长那儿时,家长马上就有意见了。有的家长说,幼儿园要“减负”,我们的孩子学少了进学校跟不上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上全托,如果晚上老师不辅导做作业,那我们就要转学。“转学”这可是要紧的事,现在,由于人口老化,小学、幼儿园生源本来就在减少,这“减负”真难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原因有多方面的。
从幼儿园角度来看,迎合某些家长的口味,生源会多一些。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现在中小学正在调整教材,改变评价方式,注重素质教育,而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应该怎样定位,怎样培养幼儿基本素质、开发智力,而这些东西又是一下子看不见、摸不着的,幼教工作者面临着挑战。
从家长的角度看,“减负”难的原因很多:其一,家长过分望子成龙,这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有的家长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其二,家长过于依赖学校教育孩子,把教育子女的责任过多地推给了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品德心理等方面发展功能较弱;其三,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念在多数家长的脑海里基本上是空白。“不打不成材”的陈腐观念在作祟,自己的表率作用差却对子女要求过高;其四,当前的社会教育职能不到位,社会上的各类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开展有益活动的需要,有的学生“减负”就减到游戏机房里去了。
社会舆论的氛围也难突破,孩子考上了大学就光宗耀祖,邻里好友之间存在着相互攀比的心理,因而,“减负”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的话家长精神上的负担不减,孩子学业上的负担是减不下来的。
针对“减负”中的问题,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值得一读。文中谈到,中美两国的教育可谓大相径庭,美式教育不那么重视“打基础,而是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国的小学生不背九九表,认为那是计算器的功能。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就开始要求学生写研究论文,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始终处在独立工作的状态,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比论文写得怎样更具有价值。在这种教育模式引导下,孩子研究能力逐渐加强。
美国的孩子的确没有中国孩子的基础来得扎实,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如此“扎实”的基础?何况我们的基础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打下的。我们的孩子在残酷的“打基础”中销蚀了童真与欢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生命,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当然,必须的基础还是要打的,创造能力毕竟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美式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
可不可以在中美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寻找到一个联接点,把两种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中式的“打基础”的优势和美式培养创造力的优势融合起来,让中国的教育成为世界上最棒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孩子。这应该是中国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这个“当务之急”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幼儿园要“减负”,要减去大班孩子反复机械训练式的作业。与此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在学习基本素质教育,在学习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开发智力。
近来我们在这方面初步进行了一些尝试,组织幼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一个个长满胡须穿戴整齐的玉米棒子被小朋友剥得干干净净;一盘盘干玉米被小朋友放进微波炉烘烤得香喷喷的并送给大家品尝。
活动二:一群群手拿小铲、小锄头的小朋友在玩泥巴,玩沙,玩石头。他们发现泥巴加了水可捏成团;石头很硬,有圆形、方形形状各异,有黄色、咖啡色、灰色、色彩斑澜。
活动三:小朋友围坐在电视机前,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森林被砍伐,留下的是树桩、荒山、江河湖水溪流,水灾泛滥等等。接着,老师给孩子们讲了环保的故事。孩子们玩起了种树的游戏。再接着孩子们还捐了款,和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捐款5元种一棵树”“收集废弃物做做玩玩”“寻找春天装扮春天”等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孩子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爱大自然的思想品质和创造精神、动手能力。这些活动被湖北卫视台录制成专题在《欢乐森林》栏目播放,家长们看了节目也称赞这样的活动好,同时对“减负”有了认识。
我们的尝试才刚刚开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如何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等等,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