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吴川市塘尾中学 524557
摘 要: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世,国外对此模式的实践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广泛推广,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就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应用及局限性”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活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世,国外对此模式的实践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广泛推广,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能活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以尊重学生为主的“先学后教”的创新教育模式,彻底颠覆了以老师为主的“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知识点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平台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汇报;老师通过云平台提前掌握每位学生学习的情况,因材施教,并利用智能大数据题库落实训练与检测,最终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课前学习的环节,并将班级以小组的形式将组内成员学习情况整理汇报。因此教师在课上可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训练,保证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公平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角色的“翻转”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接收者,而“翻转课堂”将这种教学角色进行一次翻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非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2.教学环节的“翻转”
在传统课堂,课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而“翻转课堂”将教学活动转移到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环节,课上教学压力变小且有目标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学习意识的“翻转”
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这里的自由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上的自由支配,也可以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交互式课程、教师创作的视频,借助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重构教学模式,将教学由“教到学”模式变成“学到教”模式。课堂设计回归以“学”为中心,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或独立的形式来解决相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自学能力。实现课前学习,坚持教学内容系统化;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延伸。强调学与练融合、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知识与能力共同提升。
1.课前:知识获取
课前知识获取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阅览教材、相关教辅资料以及学生观看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为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前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等个体差异制作微课视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自学能力,针对微课视频内容开展网络自主学习,进行针对性的课前预习。借助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先通过课前微视频播放学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和认识。
2.课中:知识内化、迁移
在学生课前自学获取部分知识的前提下,用兴趣导入课中环节,课中教师把准备好的相关教学内容呈现给全体同学,通过提出问题,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通过思考、与同伴交流、全体同学讨论,去解决问题;教师针对个体差异学生,通过一对一的讲解,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学生遇到相关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3.课后:知识拓展
课后,回顾教学中的优缺点,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调整微课课件,优化教学方案;再把优化、调整的微课课件上传到网上,让学生就课前、课中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通过移动学习终端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布置的作业,拓展该主题相关知识,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有着许多优势,但由于这个模式还处于不断摸索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而教师要扬长避短。例如,学生在课下的习题练习过程中,容易迷恋网上聊天,甚至是进行网络游戏,这些都分散了学习的精力; 现阶段的硬件设施无法表现出应用题目的填写解答过程,更不用说快速批改和反馈。另外,基于视频的导学案的设计也是一个关键地方,需要教师掌握相对应的知识才能设计出符合初中生学习的视频。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但愿同行的我们能与时俱进,不做教育改革的落伍者。
参考文献
[1]王茜 初中数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2]孙丽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论文作者:康华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课堂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模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