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者形象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者论文,形象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似乎已开始进入“形象消费”的时代。一个企业的良好形象,尤如一个巨大的无形财富。曾经有人作过这样的假设:假定可口可乐公司以及世界各地的分厂一夜之间被大火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将是各大银行纷纷向可口可乐公司提供贷款的消息。什么原因?可口可乐的形象使然。
企业管理者的形象,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形象,而且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形象的企业管理者,既能使下属信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又能较容易地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者形象,需要压力、动力和土壤。
一、员工监督评价:形象塑造的压力
我们常把企业管理者喻之为企业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企业员工的灵魂,是被领导者、被管理者的灵魂。也是在这种意义上,企业管理者的形象塑造的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被领导者和被管理者更加服从、信任管理者,把管理者当成自己心目中的领袖人物和引路人,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管理者所指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一生获得7 个荣誉博士学位,被认为是管理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的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一项命令是否具有权威,决定于命令的接受者(如果接受者不执行,则命令没有权威。引者释),而不在于命令的发布者。”因此,企业管理人员的形象好坏,权威大小,也只能取决于作为被管理者的企业员工的评价。
为了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者形象,在企业内部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员工监督、评价机制,为形象塑造施加压力,促使企业管理者针对自身形象缺陷,努力整改。
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者形象的监督评价,主要应侧重于影响管理者威望的一些因素。企业员工希望自己的领导者具有感召力、凝聚力,为他们的权利而挺身而出,而不是为领导者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企业员工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本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而对来自社会各方面压力据理力争,往往会在企业内部树立良好的形象。反之,则形象会一落千丈。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卖国贼遭人唾弃,民族英雄受人敬佩。正所谓一位管理学家所说:最能证明领导的命令权威的,莫过于他保护下属的能力。企业员工还希望企业管理者是他们的领袖,甚至是精神领袖,要求领导者与员工既无二心,又有所区别。区别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能力的区别。领导者至少要在一、二个方面的能力是超群的,并得到公认,否则不会受到下属的敬佩。党委书记,在专业上可以是门外汉,但却必须在其他方面具有令人信服的能力,如思想政治工作、人际关系、外界联系等。二是通过适当的距离产生区别。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距离区别既要适当,又要来自于下属,才能使得领导者在下属心目中增强权威感,从而形成一种良好形象,否则会适得其反。
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者形象的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个监督评价制度,使监督评价制度化、经常化。监督评价可分为经常监督评价和定期监督评价。通过建立企业管理者形象日常监督评价箱的形式,开展日常监督评价。企业员工对有关企业管理者形象事件可随时进行投报。定期监督评价,可按一个季度为一期。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员工日常投报事件进行调查落实,并把核实结果公布于众。另一方面,敬请员工根据事前规定的表格内容项目为管理者形象打分,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其次,把员工对管理者形象的监督评价结果与聘任、提升结合起来。长期形象欠佳,绝不能再聘,更不能提升。
二、社会支持:形象塑造的土壤
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管理者,有利于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企业管理者良好形象的塑造和培养,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需要社会营造一个塑造企业管理者良好形象的土壤。马克思说过:“人物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个“人人为我”的社会,是塑造不出具有强烈奉献精神的企业管理者的;一个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行不严的社会,也是无法培养和塑造起讲信誉、遵纪守法的企业管理者。社会环境,是塑造企业管理者良好形象的条件。
社会支持,首先要强化舆论宣传与监督,对那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开创精神,讲信誉,遵纪守法的企业家、管理者,要大唱赞歌;对那些形象不佳,损害社会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企业管理者,要提出批评,甚至曝光于社会。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象宣传孔繁森、李国安这样的好干部一样,在社会上也树立起几个工商企业管理界的好干部好领导好典型,那么,良好形象的企业管理者就会层出不穷。
社会支持,需要尽快建立一个规范的企业家资格认定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企业家的形象。实践证明,某类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职业化,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和法律尊严的律师,为企业理财聚财的会计人员,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们素质的提高,无不归功于资格认定制度。当然,企业管理者形象的全方位性,决定了资格认定制度不可能全面认定其形象,而只能对其知识结构进行认定,而且这种知识结构水平的资格认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在下个世纪,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加快,更需要不断地更新调整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社会支持,还需要改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因为管理不仅是科学,还是一门艺术。管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管理能力,因而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美国MBA的教学特点。在体制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采取硕士制, 应从具有二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或相当学历)中招收,入学考试应强调笔试与面试相结合。这就是MBA教育体制。 现在社会上招聘管理人员,常要求有实践经验,并进行面试,因而造成了我们培养的许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分配困难,择业不易。形成这种难堪局面,不能责怪用人单位,责任在教育,就象产品销售不畅不能责怪用户消费者太苛刻一样。
社会支持,需要社会保护企业管理者的合法收益,同时又要严格限制管理人员的职业消费。企业管理者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高层管理者还要承担风险,收入高,是合理合法的,不会影响其形象。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过多过滥的职业消费,才是影响形象的因素。现在一些企业厂长、经理们,认为自己只要不多拿,不贪污不受贿,吃点、玩点无关紧要。孰不知吃公、玩公行为会在企业员工心目中形成多么坏的形象。笔者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偶尔听见一位某效益不错的单位的停薪留职人员道出了一部分企业员工的心声:“我停薪留职的主要原因是看不惯厂长们天天宾馆进、酒店出,不忍心看见自己的血汗被他们这样喝、玩。”有人算过一笔帐,一位拥有小车、大哥大的总经理,一年要消耗国家(公司)的费用不下30万元。看来,企业管理者职业消费急需规范化,严格限制纯粹私人性质的公款消费。
三、自我努力:形象塑造的动力
毛泽东说过:“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努力,是自身良好形象塑造的关键。现任的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其次,明确自我形象的定位。企业管理者是一个群体,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第三,从现在做起,在工作中,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要以已定位的形象为标准。第四,根据自身形象的缺陷,寻找完善自身形象的突破口,加大改善力度。第五,及时反馈。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员工心目中乃至社会中的形象评价须及时反馈到企业管理层和管理者本人,这样既能对我们企业管理者形成一个压力,又能使企业管理者根据形象反馈信息,不断调改和完善自身形象。
企业管理者的形象,就客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形象,即企业员工感知的形象;二是对外形象,即社会对企业管理者形象的评价。当然企业管理者的这两方面的形象从根本上说应是统一的,一致的。但这两方面的形象还是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因为企业员工与社会各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者,就象从一栋房屋的两扇窗户观看同一景点,会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但又无明确的界线。
因此,对内树立良好的灵魂形象,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家形象,就构成了管理者形象塑造的两大任务。良好的灵魂形象,应是公仆形象。管理者,不是作威作福的老爷,而是为下属提供服务的公仆。在工作中,对下属进行指导,提供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和气氛;在生活方面,知寒问暖,了解并设法解决下属的困难。领导干部应成为人民的公仆,这是我们长期倡导的。是公仆还是老爷,是人们衡量领导干部形象好坏的重要标准。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作老爷潇洒,作公仆丢份,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周恩来身为国家总理,以其公仆形象,人民永远怀念。良好的灵魂形象,还应是领袖形象。歌词唱道:“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刻画出一个典型的领袖形象。企业管理者要爱护下属,为下属谋福利,抵制外来不合理的压力,为下属的合法权利挺身而出,不借损失自己的利益,甚至乌纱帽。这样的管理者,在下属心目中,才会有威信,才会有感召力,才能树立起领袖形象。“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企业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界的支持。企业管理者在外界公众心目中,必须树立起一个企业家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家形象,是开拓者形象。在公众心目中,企业家不墨守成规,象征着开拓、进取。长沙的赵北湘,在长沙食品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湘”字食品高潮,在长沙人眼里树立起了一个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形象。良好的企业家形象,还应是创造者形象。企业管理者,在公众心目中,不是政府官员,而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亏损企业的管理者,停产半停产企业领导者,不管他们在高档消费场所如何潇洒,在社会眼里只不过是“大款”,而不是企业家。要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家形象,关键在于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离开了企业,没有了企业效益,企业家也就不复存在。优秀的企业家形象,是信誉的象征。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信誉的企业出不了真正的企业家,充其量只不过是个“生意人”。被誉为长沙商界巨子的友华集团总经理胡子敬,经营企业的秘绝就是信誉。企业家形象,也是慈善家形象。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但企业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为灾区捐款,送一份爱心给失学的孩子,这是聪明企业家高明之举。因为你为社会付出多少,社会就会给你回报多少,你损害了社会利益,社会也会同样“回敬”你。
立志于企业管理事业的未来管理者,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尤其在知识结构方面,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外,还要求在外语、电脑操作方面拥有较高的水平,构造一个良好的智能形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的耳目,尤其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不运用电脑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传统的落后的管理。国家对外开放,企业当然不能闭关自守。因而不会一、二门外语的企业管理者,也不能称为现代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