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孕妇3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采取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措施,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7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的孕产期服务模式,干预组则在常规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积极的心理学干预。对两组孕妇入组时、临产前抑郁自量表(SDS)测试及产后第7天、产后第42天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抑郁症发生率。结果:临产前,干预组的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且P<0.05。在产后第7天、第42天,常规组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且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有利于缓解孕妇及家属的紧张不安心理,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产后抑郁症;干预;爱丁堡抑郁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300-02
为做好围产期妇女心理保健工作,达到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目的,现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孕妇35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孕检并在本院进行生产的350例孕妇,其中初产妇176例,经产妇174例,孕周均在16~20周。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75例。常规组175例孕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5±2.6岁,干预组175例孕妇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27.8±3.1岁。确认所有孕妇均无人格障碍,心理健康,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脏器疾病及精神类疾病者,知晓调查内容并签署同意书。两组孕妇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 采取常规的孕产期服务模式,就是由助产士及医生帮助进行常规的产前孕检及围产期保健。
干预组 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积极的心理学理论进行干预。增设孕妇课堂,定期邀请孕妇与家属参与,并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根据孕妇妊娠期、产时及产后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建立个人档案,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适时积极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干预及心理疏导;通过播放、发放孕产期宣传资料的形式对孕产妇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孕期及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她们减轻焦虑情绪,提升孕产妇的适应能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来对抗生活压力及负面情绪。
1.3 评价指标
两组孕妇入组时、临产前进行抑郁自量表(SDS)测试,根据自己近一周的感受填写,总计20个填项,每项分4级评定,累计超过53分既定存在抑郁症状;产后7天及产后42天两组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共计10个填项,每项按严重程度分4级评定,分数累计≥13既定产后抑郁。
2.结果
两组孕妇分组前、临产前抑郁自量表测试具体见下表1统计。
表1
注:△表示常规组孕妇在第7天与第42天比较,P<0.05;*表示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P<0.05。
由上表可见,干预组的抑郁症发病率:产后第7天为4.57%,第42天为3.43%;常规组的抑郁症发病率:产后第7天为9.71%,产后第42天抑郁症发病率为18.29%。常规组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且P<0.05。同组之间,干预组在第42天的抑郁症发病率低于第7天的发病率,但是常规组在第42天的抑郁症发病率高于第7天的发病率。
3.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的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不宁和产后精神病同属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发病率在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多于产后42天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者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产后抑郁症不仅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夫妻关系及亲子行为影响非常大,严重者会造成产妇失去自理能力,因此对孕产妇进行早期的积极的心理干预及生理护理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1]。
对孕妇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注重对孕妇个体的关注与信任,能够增强孕妇被关注而产生的幸福感,本质上能够增加孕妇的心理力量[2],增强孕妇的安全感和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减轻孕妇的不良情绪,稳定孕妇的生理、心理状态,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孕妇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孕妇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产过程。同时通过鼓励孕妇家属积极参与到孕产期全过程,对于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也是一个正面的促进,使家属能够适时了解孕妇的心理波动,通过家属的疏导、协助,能够帮助孕产妇减轻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纠正不良的消极情绪,协助孕妇顺利完成角色转换[3]。并通过鼓励孕产妇自我护理和对新生儿的护理,提高孕产妇依从性,深刻感受妊娠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对于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有利于缓解孕妇及家属的紧张不安心理,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燕.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236-237.
[2]王涛.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6(32):115-116.
[3]侯杏秋.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17,21(36):553-556.
论文作者:巩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产后论文; 孕妇论文; 抑郁症论文; 常规论文; 心理论文; 发病率论文; 抑郁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