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上台以来的俄美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前景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初当普京就任俄总统时,俄美关系处于苏联解体以来的最低点。俄美两国不但在北约东扩、车臣、独联体、巴尔干、伊朗、伊拉克等许多重大问题上继续存在着严重分歧,而且由于美国加快研制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使俄罗斯的国家利益面临新的、更严重的挑战。普京一方面坚决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又以灵活务实的态度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一年来,俄美两国保持了对话的势头并在某些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合作,但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依然存在,双方的斗争仍然远远多于合作。今后几年俄美关系朝什么方向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美国新领导人小布什所采取的对俄政策。
一
普京上台时,俄罗斯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最严峻的外部挑战就是美国加紧研制NMD。1999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无视美苏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以下简称《反导条约》),签署了完全违反该条约的关于建立NMD的法案。此后,美国政府一再增加拨款加速NMD的研制。同年10月,美国军方对NMD的导弹拦截技术进行了首次试验并获得成功。根据美国政府的计划,美国定于2000年1月和7月再进行两次类似试验,然后克林顿根据试验结果于9月份正式决定是否立即着手部署NMD。
俄罗斯认为美国部署NMD的根本目的是谋求在世界上取得战略优势,并认为这是美国建立单极世界企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心美国此举将会削弱俄的核威慑能力,使俄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俄认为在科索沃战争以后,这种可能性不能绝对排除。第二,对于俄罗斯来说,从前苏联继承下来的能与美国相匹敌的战略核力量是其“大国地位”的最重要的象征。美国部署NMD将会使俄美保持了长达30年之久的战略平衡的基础受到破坏并最终导致俄丧失“大国地位”,使俄“在世界舞台上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注:谢尔盖·罗戈夫:《跨入21世纪的俄罗斯与美国:新的日程表》,俄《独立报》2000年4月6日)第三,普京上台以后把振兴俄经济看作是俄真正恢复大国地位的关键,因此他迫切希望进一步推进核裁军进程,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地用在发展经济上。但是美国建立NMD的做法将迫使俄为了国家利益而不得不放慢、甚至停止核裁军进程,而这必然会严重影响俄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由于以上原因,普京上台以后非常明确地把阻止美国部署NMD确定为俄对外政策的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尽管俄认为美国所说的“无赖国家”的“导弹威胁”只是它建立NMD的一个借口,但是为了俄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俄仍致力于同美国一起共同寻求消除美国所说的“导弹威胁”的途径,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方案。在普京的推动下,俄国家杜马于2000年4月批准了搁置多年的俄美《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 Ⅱ)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0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俄美首脑会晤时,普京又提议俄美在核裁军和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加强合作,包括在维护《反导条约》的条件下在未来的START Ⅲ的框架内进一步深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同时在巩固核不扩散机制、尤其是在建立全球导弹和导弹技术不扩散监督体系方面加强合作。俄还向美国提出了两国共同建立《反导条约》所不禁止的非战略性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议。2000年11月,普京又再一次向美国建议,在严格遵守《反导条约》的条件下,双方在2008年前将各自的战略核弹头由START Ⅲ计划保留的2,000~2,500枚进一步减至1,500枚,并表示愿意在将来考虑减少到更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俄领导人也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仍一意孤行决定部署NMD,俄为了自身利益,将被迫考虑退出包括START Ⅱ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在内的所有的军备控制条约,俄也不可能与美国签订START Ⅲ,而且有关不扩散核武器的国际协议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也都肯定会受到影响。(注: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0年6月11日电)俄军方领导人还提出了在美国一旦退出《反导条约》的情况下俄将可能采取的各种对应措施,包括在俄最先进的“白扬-M”洲际弹道导弹上装上多弹头、停止销毁中程导弹等。2000年末,俄图-95(“熊式”)战略炸机示威性地恢复了在靠近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极地区的巡逻飞行。
此外,俄还积极做朝鲜的工作。俄认为,帮助朝鲜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是说服朝鲜放弃所谓“导弹发展计划”的最好途径。为此目的,同时也为了加强俄朝经贸合作,2000年7月普京在赴日本冲绳出席八国首脑会议前夕特意访问了平壤,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访问朝鲜的俄(苏)最高领导人。普京在平壤获得了金正日的口头保证,即如果外国向朝鲜提供发射卫星的技术帮助,朝鲜愿意放弃自己的火箭发展计划。俄认为,只要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说服朝鲜停止其导弹研究计划,美国就失去了部署NMD的一个重要借口。
为了阻止美国部署NMD,俄积极寻求英、德、法、意等西欧大国和加拿大的支持。这些国家担心核裁军进程逆转和出现新的军备竞赛,普遍对美国部署NMD持反对或消极态度。俄与它们在维护战略稳定方面加强合作,无疑会对美国部署NMD形成某种牵制。俄在2000年6月提出了愿同欧盟以及北约内的欧洲国家一起建立非战略性的联合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议。此建议虽未得到欧洲大国的积极响应,但却表达了俄愿与它们一起认真解决所谓“导弹威胁”问题的诚意。在2000年一年中,普京访问了所有的西欧大国和加拿大,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就美国部署NMD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对俄关于必须维护和加强战略稳定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就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也表示,1972年的《反导条约》是“不能取消”的。俄和加拿大还发表了关于双方在战略稳定领域进行合作的联合声明。
普京上台后,俄加强了与中国在反导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普京在2000年7月访华时,与江主席签署了《中俄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充分表达了两国反对美国部署NMD的坚定立场。俄中在2000年的第55届联大上再次(与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一起)提出了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的决议草案并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此外,在普京与印度、蒙古、朝鲜、古巴等许多国家领导人所签署的联合声明中也都明确表达了反对美国部署NMD的立场。可以说,经过俄一年来的外交努力,俄反对美国部署NMD的立场已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这可能是迫使克林顿在2000年9月作出推迟部署NMD的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美国并没有放弃NMD,相反,仍在继续大力发展和进行有关试验。俄美在NMD问题上的对立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
二
除了NMD这一最突出的问题以外,俄美在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的矛盾也没有因为俄领导人的更迭而得到缓和。相反,由于普京比叶利钦更强调维护俄国家利益,俄美两国在这些问题上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
北约东扩 1999年北约吸收波、匈、捷为其第一批新成员以后,美国领导人明确表示北约还要继续东扩。虽然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在2002年以前不准备进一步扩大北约,但是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却并没有停止。北约东扩的下一步对象将主要是某些东欧国家和波罗的海三国。2000年3月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访问拉脱维亚时直截了当地表示,“在下一次北约扩大时,拉脱维亚将是被认真考虑的对象”。(注:瓦连京·库宁:《莫斯科对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积极活动感到担忧》,俄新社2000年3月31日播发)俄舆论认为,这表明北约实际上已经作出了很快将接受拉脱维亚、也许还有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加入北约的最后决定。俄认为,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将会使俄西北边境地区的军事战略态势面临实际威胁。在目前巴尔干局势不稳的情况下,在俄西北边境再形成一个长期紧张局势的策源地是俄所不能接受的。普京在2000年6月明确指出,北约进一步东扩的计划“是不友好的、与欧洲安全相矛盾的计划”。他警告说,“北约跨过前苏联的边界将导致一种对俄罗斯和欧洲都是崭新的局面的出现”,这将“对整个安全体系和欧洲大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注: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0年6月11日)
独联体 一年来,俄美两国继续在独联体地区进行争夺,争夺的重点仍是乌克兰、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美国为了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阻止乌向俄靠拢,自90年代初以来已向乌提供了近20亿美元的援动,乌早已成为美国对外援助的第三大接受国,仅次于以色列和埃及。为了稳住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普京上台后不久先后访乌,并允诺向乌提供更多的援助。奥尔布赖特露骨地表示,希望乌克兰人民“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与北约进行密切合作”。奥尔布赖特还宣称,援助“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独联体国家“非常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注:罗宾·巴迪和拉谢尔·布朗森:《北约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发出混乱信号》,美国《生存》杂志2000年秋季号)奥在2000年4月访问哈、吉、乌三个中亚国家时允诺向它们提供近1,000万美元的“安全援助”。2000年,美国还承诺拨出3,700万美元用于加强由格鲁吉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五国组成的、明显与俄相抗衡的“古阿姆集团”,并允诺在2001年再向格鲁吉亚提供1,200万美元的援助用于军队改革。俄在普京上台以后也加大了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力度,通过在经济和安全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明显地改善了与多数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使多年来许多独联体国家疏俄亲美的倾向有所变化。俄还在与美国的里海能源争夺战中展开了有力的反攻。
车臣和人格 2000年,俄美在车臣和人以等问题上不断发生冲突。2000年2月,美国国务院负责人权和难民事务的高级官员在华盛顿会见了所谓“车臣共和国副议长”巴沙耶夫。俄外交部对此提出强烈抗议,指出这种接触只能被看作是美国“公然对俄采取的不友好步骤”,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同年3月,美国政府发表的《1999年国别人权报告》对所谓“俄军屠杀车臣平民”进行指责并要求对此进行调查。4月,在欧盟和美国的倡议下,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通过有关车臣问题的决议,指控俄在车臣“侵犯人权”。俄对上述指责都进行了有力反驳。同年6月,由于俄执法机关对媒体巨头古辛斯基进行了短暂监禁,美国对俄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美众议院通过了《保护俄罗斯新闻自由的决议》,指责俄“对独立新闻媒体施压”、实行“新闻检查”等。俄外交部则发表公告批评美国“无权干涉俄国内部事务”。
伊朗、伊拉克等问题 俄美在伊朗、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矛盾也仍然存在。多年来,美国一直向俄施加巨大压力,要求俄停止向伊朗出售核技术,声称伊朗可能会利用俄提供的核技术制造核武器,但是普京顶住了美国的压力。2000年10月俄宣布将继续同伊朗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再为伊朗修建三座核电站。同年11月,俄宣布退出俄美在1995年签订的关于俄停止向伊朗出售常规武器的秘密协议。为此,美国威胁要对俄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制裁。但俄表示,恢复俄伊军事合作是俄的主权,并指出俄伊军事合作完全符合所有关于武器销售的国际准则。一年来,俄多次重申对伊拉克问题的立场,要求国际社会尽快取消对伊制裁,并要求美英立即取消在伊非法设立的禁飞区和停止对伊轰炸。为此,俄带头恢复了莫斯科至巴格达的航线。另外,普京上台后,俄为了捍卫国家利益,还恢复或加强了同朝鲜、古巴、利比亚等美国所不喜欢的一些国家的关系,这进一步加深了美国的不满。
三
普京强调俄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为振兴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他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俄同西方、尤其是同美国的摩擦和冲突,而决不希望激化矛盾。2000年普京同克林顿举行了4次会晤,一再表示俄愿意继续同美国改善和发展关系。俄2000年7月发表的《对外政策构想》也强调要“维护花了将近1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俄美合作的基础”,“决不允许双边关系中出现停顿”。普京在2000年10月出访印度前夕发表讲话说,如今俄“不仅不把美国视为敌人,而且也不把美国视为对手”。他表示,美国已成为俄的伙伴,尽管两国在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注: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0年10月1日)本着这种精神,俄不但在NMD等问题上努力避免同美国对抗,而且还在军备控制和其他一些领域同美国进行了尽可能多的合作。
2000年俄美双方在军控领域达成了好几项双边计划,其中包括同意在维护《反导条约》的条件下尽快在START Ⅲ的框架内就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达成协议,商定在完善导弹的不扩散机制方面进行双边和多边合作,决定在非战略性导弹防御方面举行一系列联合演习,以及商定在2001年6月前在莫斯科建成俄美导弹发射早期预警系统数据交换联合中心等。俄还逐步解冻了因科索沃战争而冻结的同北约的关系,恢复了俄与北约联合常设理事会的部长级磋商,并同意北约在俄开设联络办事处。俄美在塔利班问题上首次采取了联合行动,共同在联合国提出了加强对塔利班制裁的决议草案并获通过。在中东和平问题上,虽然美国曾排斥俄的参与,但在遭到明显挫折以后又表示愿与俄一起寻求中东问题的解决办法。俄美领导人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另外,普京出于俄美关系大局的考虑,特赦了在2000年12月以“间谍罪”被莫斯科法院判处20年徒刑的美国人波普。
四
随着小布什入主白宫,俄美的摩擦和冲突有可能加剧。小布什在NMD和北约东扩等问题上持非常强硬的立场。他不但坚决主张部署NMD,而且主张部署比克林顿所提出的“有限的”NMD规模大得多、能“保护美国及其所有盟国和美国在海外驻军”、以陆地、海上和太空的系统为基础的NMD。他还明确表示要加速推进北约东扩,强调防止对伊朗转让核和武器技术是美对外政策的一个“重点”,并声称如果俄继续在车臣“侵犯人权”,他将阻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俄提供新贷款。如果小布什把上述言论变成实际行动,俄美关系将急剧恶化。
然而,美国新政府不会不顾忌俄美关系极度恶化对美国本身利益所造成的损害。美国共和党竞选纲领中承认美俄在安全问题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共同利益”。事实上,美国在核裁军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方面离不开俄罗斯的合作,在解决许多至关重要的地区性问题上也需要俄的配合。因此,同俄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保护美俄之间稳定和正常的关系符合美国本身的利益。小布什在竞选获胜后已表示愿意从“一张白纸”做起,建设美俄关系。他还表示,他已经认识到导弹防御问题的复杂性,表示这个问题尚“需要进行大量的讨论和交流”。(注:法新社奥斯汀2001年1月8日电)小布什的一位重要的对外政策和安全问题顾问斯考克罗夫特也坦言:“大选已经过去,现在我们能够冷静下来,就这个(NMD)问题同我们的盟国以及俄罗斯和中国进行商谈。”由此看来,对俄美关系的前景似乎也不必过于悲观。过去的经验表明,莫斯科往往更容易同美国的共和党政府达成协议。
尽管如此,在2001年以至更长的时间里,NMD将会继续成为影响俄美关系最突出的问题。双方在这个问题上都不会轻易作出让步。俄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在核裁军和不扩散方面也有自己的牌可打,普京现行的对美政策获得了国内普遍的支持。不能排除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妥协的可能性。据媒体报道,俄战略火箭军司令雅可夫列夫上将在2000年11月曾暗示,如果美国削减相应数量的核弹头,俄可能会同意美部署NMD。(注:路透社莫斯科2001年11月13日电)这也许是一个信号。但是过后不久,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又明确表示,俄最高利益决定了俄不会去修改《反导条约》,因为那样就会在事实上葬送这个条约。(注:法利切夫对俄国防部长的采访录:《俄罗斯与北约:停顿以后的对话》,俄《红星报》2000年12月23日)现在看来,美国决不会停止对NMD的研制。部署NMD已经成为美国的法律,而且美国政府已经为今后几年继续研制NMD拨出了巨款。美国国防部也与波音公司签订了一项把NMD的研制工作从2001年持续到2007年9月的价值60亿美元的合同。因此,NMD肯定将继续成为俄美之间一个持续的摩擦点。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将不会放弃谋求充当世界唯一领袖,俄也决不会放弃对美国保持足够的核遏制能力。
标签:莫斯科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中国导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