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广东省城乡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情况,以线性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为主要路径,探索我国经济发展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主要通过文化品牌的塑造、系列文化公益活动的组织(定向大赛、文创大赛、艺道游学、儿童画大赛、三师下乡授课、大师古建改造)、多部门政策叠加实施、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等方式,以“古驿道+”模式推动多元产业联动发展,吸引社会力量与市场资本(地方政府、公益组织、三师志愿者、乡贤、市场资本)共同推动古驿道沿线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文化复兴、传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将“输血”改为“造血”,激发乡村地区自主创业机能,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施路径;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精准扶贫;线性文化遗产;政策设计;乡村治理
1.前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面对城乡发展失衡、农村发展落后等现实情况,提出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是2050年前我国发展重点内容。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新型的文化遗产类型,主要由文化线路衍生而来,主要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以线性文化遗产为纽带,融合沿线其他资源点,打造资源群,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在欧美多个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6年,为贯彻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升级绿道功能,借鉴欧美线性文化遗产线路的建设经验,广东省政府提出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的工作,目的在于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南粤古驿道,是指古代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它们是历史上岭南地区对外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军事之路、商旅之路,也是民族迁徙、融合之路,更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南粤古驿道即一种线性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利用并非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语境下提出,但却由于南粤古驿道的自身特征,成为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之一。
因此本文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方针,阐述南粤古驿道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利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为类似地区提供一种参考。
2.南粤古驿道基本情况与特征
2.1南粤古驿道的基本情况
南粤古驿道始建于秦汉时期,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向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水陆联运的古代邮驿道路系统。为了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广东省将古驿道本体及相关遗存与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村落等形成文化线路,以文化线路思维进行活化,仍以广州为中心,构建六条文化线路,包括14条主线,56条支线,贯穿全省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160多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全长约11120公里。
2.2南粤古驿道的基本特征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内涵深厚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促进乡村地区文化复兴、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1)线性遗产串联分散的资源
南粤古驿道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延伸至广东省绝大多数地区,对无规律散布的村落及多元文化、自然资源更容易通过南粤古驿道组织串联,使乡村地区更容易感知。
(2)区域性遗产促进文化认同
南粤古驿道是一种省域层面的文化遗产,其起源与演变与广东省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即使很多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但其历史作用与价值不可磨灭。这种区域性使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容易在较大范围内得到多元人群的文化认同,对吸引多元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成功塑造南粤古驿道文化品牌的文化基础。
(3)集群资源性提供发力点
南粤古驿道不是个体文化资源而是群体资源,除古驿道本体与相关遗存以外,还包括了沿线5公里范围内的古城、古镇、古村、古建、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这种集群性使得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更容易找到发力点,从而为沿线乡村地区的联动发展提供平台。
(4)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
现存南粤古驿道遗存70%分布于粤东西北等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由于旅游性开发程度较低,文物古迹的保存条件虽差,但保存状态却相对完整。同时粤东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条件也相对优于珠三角地区,这种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程度的逆耦合性,使得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变得非常有必要(图1)。同时南粤古驿道大多数遗存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为其活化利用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图1:南粤古驿道遗存与沿线贫困村分布图
(笔者根据《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自绘)
3.南粤古驿道沿线乡村发展特征
广东省是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省份之一。根据2017年数据,广东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位,但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悬殊。粤东西北地区虽占据广东省70%的土地,总人口与珠三角地区人口持平,但创造的经济总量却不及珠三角地区的25%。南粤古驿道沿线村庄主要指分布于粤东西北等交通不便、生态敏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扭转现有的发展态势的乡村地区,其发展条件与发展特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3.1历史文化遗存多元,但缺乏活化利用
广东省大部分重点城镇、村落的兴衰均与古代交通网络紧密相关,根据古驿道所承担的邮驿、军事、商贸等功能,设置铺、关、营、圩等设施,并以此为核心扩张成村、镇、城等聚落形式。至今南粤古驿道沿线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等物质文化遗产共计约832处,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约387项,见证了广东省的军事政治演变、商贸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变迁、宗教文化传播、近现代红色革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南粤古驿道沿线的村庄成为证明广东发展史的最佳载体。
然而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崛起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历史风貌与传统文化加速消失。尽管我国现行历史文化保护体系逐渐完善,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依然多停留在规划层面以及静态孤立的“博物馆式”的“保”和“留”模式,遗存与传统文化由于缺少与人的互动而逐渐失传,文物古迹也多由于难以创造经济利益而缺少关注,常年空置,年久失修。
3.2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充分
南粤古驿道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沿线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旅游景区等自然资源约229处,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自然资源与周边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交融在一起,构成多元的旅游资源体系。但粤东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为薄弱,其旅游收入不足珠三角地区的一半。
3.3人口流失严重,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南粤古驿道沿线乡村地区多位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粤东西北地区,此地区多为人口输出地,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滞后,分布有较多贫困村。同时由于人口外流,“空心村”、“空壳村”、“空巢村”、“空转村”逐渐增多,乡村老龄化与幼龄化现象严重,缺少活力与发展动力。产业结构难以扭转,进一步加剧人口的流失,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设施虽逐渐完善,但由于缺乏管理维护,空置情况较多,乡村人居环境难以改善。
3.4文化底蕴深厚,保护传承面临困境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干,南粤古驿道沿线城镇、乡村的兴盛与广东省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是广东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多元地域文化孕育的土壤与传承载体。但城乡文化价值观、经济体量与发展速度的差异化,使乡村文化逐渐没落,民风民俗、艺术技艺等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同时交通不便、风貌趋同的村落建设也使城乡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隔阂,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
4.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
南粤古驿道沿线村落发展特征与发展条件不一而同,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落,展开一系列工作,从体育赛事到文创大赛、从资金投入到公益活动、从传统产业到旅游产业、从环境提升到景区打造,通过多种形式的乡村实践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4.1结合文化品牌的塑造推动乡村文化复兴
乡村文化的复兴对乡村振兴具有基础和战略意义。乡村文化复兴应在充分承认乡村文化创造与尊重乡村文化需求的基础之上,创造性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乡村特色化发展,加大城乡差别而非差距,使乡村更像乡村,留住“乡愁”即留住了乡村发展的命脉,更好地吸引城市对乡村的经济支持,形成新时代的城乡文化互动与融合。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为触媒,选取古驿道沿线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并与古驿道具有较深文化渊源的传统村落,成为体育赛事的举办地,借机保护与活化利用古建筑,整治乡村环境,宣传本土文化,树立南粤古驿道文化品牌。并通过打造内涵丰富、内容多元的系列文化产品,如艺道游学、文创大赛、儿童画大赛、大师乡村讲堂等,准确呼应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群对乡村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休闲体验的需求,创造城乡文化对话切入点与通道,强化品牌的影响力与持续性。
在传统村落与建筑保护利用方面,通过采用“活态文化”保护理念,按照“修旧如故”的方式进行修缮与更新,承接古驿道利用体系中的“驿站”等服务功能。这种以“旧”面貌承载“新”功能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荒废许久的古建筑成为古驿道相关历史文化展示以及古驿道沿线地区互动演变的最为天然的“活态博物馆”,创造更为直接与震撼的文化体验空间,另一方面,降低了古驿道活化利用的成本与新建建筑可能会形成不协调风貌的潜在风险,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古村落与古驿道协同发展,使得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获得高效输出的平台,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体验活动的组织、旅游产业发展、农副产品推广等一系列良性效应,有助于将城市的人与经济元素通过古驿道输送到乡村地区,创造性地激活、转化乡村文化元素,使城市与乡村进行互动、融合,最终使乡村文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实现复兴。
4.2以旅游业为核心带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最为基本推动力,只有持续健康的经济收入才能将各种先进的生产要素留在乡村,保持乡村活力。以往针对乡村建设的“美丽乡村”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环境,修建了满足标准的服务设施,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的吸引力。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紧抓广东居民日益增长的现代健康生活需求,以大众休闲体育产业为切入点,创造性开展“古驿道+”的多元产业发展模式,如“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古驿道+文创”、“古驿道+农副产品制造销售”、“古驿道+休闲农业”等,促进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将以往的为乡村“输血”转变为提升乡村自身“造血机能”,从而振兴乡村经济。
如承办南粤古驿道第一届定向大赛的韶关市石塘村,依托体育赛事,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塘堆花米酒的知名度,使得米酒销量剧增,每斤酒的价格从以前的40元上升到100元,且供不应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郁南县兰寨村,借助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举办,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文创产业相结合,打造集观赏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南江文化创意基地,成为云浮市重点发展的旅游项目,使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24.5%。
4.3以古驿道利用为契机促进乡村生态宜居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城市与乡村共同拥有的幸福感与安全感的基础和保障。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针对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缺乏、自身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乡村地区,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以建设示范段、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为契机,对沿线乡村地区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化改造,进一步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如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茂名站,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体育名将支教下乡”、“古村美食节”等一些列公益文化活动,将体育名人、建筑大师等社会力量引入乡村建设工作,促进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综合环境整治等工作,宣传古村文化与旅游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同时结合古驿道交通连接线的设置与“划线”等道路微改造,推动了交通干线与古驿道及周边资源的交通联系,提升乡村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优化城市要素进入乡村的通道系统,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
4.4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探索乡村治理制度
乡村振兴的根本是治理方式与政策体制的振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借鉴广东省绿道建设的经验,采用多职能部门联合工作制度,不仅整合了各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更整合了与各部门紧密联系的社会组织、民间智慧与市场资本。这种工作模式,一方面将各部门对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与资金进行统筹实施,强化政策的高效性与执行性;另一方面,将乡村建设、扶贫工作与传统文化保护、公益文化活动相结合,努力创造城乡文化共鸣,将政府、社会与市场力量集合,创造高度融合的工作平台与团队,提高乡村治理的影响范围与可持续性。这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形成强大的叠加效应,使古驿道保护利用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乡村治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社会各界均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的社会活动。
5、总结与思考
5.1南粤古驿道振兴乡村发展的成效
自2016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启动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编制了包括《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在内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工作指引等30多个,公布建设南粤古驿道示范段19条,开辟历史文化游径与健身路径长达364公里,撬动社会资本近亿元用于修复古驿道本体及遗存,组织定向大赛、艺道游学、文创大赛、儿童画大赛、三师课堂等公益文化体育活动40多次,通过古驿道品牌的塑造与系列文体活动的开展,带动古驿道沿线一批特色村镇人居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游客达百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30%以上,创造了一条极具“广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南粤古驿道文化品牌的确立与影响的扩散,促进了古驿道沿线乡村的传统产业转型与升级,吸引乡贤回乡创业,同时也吸引市场资本以冠名、认养、景区开发等形式参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程,开创全新的活动品牌和代际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时代。
5.2以文化线路为路径振兴乡村发展的思考
借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对城乡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以文化线引领乡村振兴需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城乡之间需各具所需。乡村需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成为城市人群想要探寻与回归乡村的根源。同时城市发展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具有外溢的资金与人才投入到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中,文化线路则可成为城乡经济联动、文化互动的桥梁与媒介。
二是政策设计需上下联动。文化线路涉及地区较广,发展特征与发展条件不一而同,政府部门需构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政策系列,通过输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产品,搭建共享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力量参与其中,使地方政府易于根据自身特征优化与贯彻,通过上下联动的政策实施,强化乡村自身的“造血机能”。
三是品牌塑造需持续强化。以文化线路为品牌,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在短期内能形成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应,但对乡村地区的振兴发展而言,并非一劳永逸。文化线路要想成为乡村文化的长期展示窗口与城乡经济、文化互动的动态演变载体,其文化品牌需要持续强化与稳固。
图、表来源
文中所有图表均来源于《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项目组。
参考文献:
[1]探寻南粤文明复兴之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简介[J].南方建筑,2017(6):05-12.
[2]朱雪梅.自然与人文交织 石塘和丹霞互映——基于文化线路的南粤古驿道与古村联动发展研究[J].南方建筑,2017(6):31-37.
[3]南粤古驿道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以西京古道韶关乳源-乐昌段为例[J].南方建筑,2017(6):25-30.
[4]广东绿道的两个走向——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对广东绿道发展的意义[J].南方建筑,2017(6):44-48.
[5]王晓.大运河(杭州段)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运河遗产廊道建设的视角[J].中国名城,2016(8):76-82.
[6]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和建筑文化特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苗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驿道论文; 南粤论文; 乡村论文; 文化论文; 沿线论文; 广东省论文; 地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