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认识促进交流--“香港电影回顾研讨会”综述_动作片论文

加深认识促进交流--“香港电影回顾研讨会”综述_动作片论文

加深了解 促进交流——“香港电影回顾展暨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顾展论文,香港电影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临“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刻即将到来,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于1996年11月2日至7日在广州举办了“香港电影回顾展暨研讨会”,目的在于对香港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次较全面的回顾和较深入的研讨,以更好地向祖国大陆观众介绍香港进步电影所取得的成绩,增进对香港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的了解;并推动祖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电影界的交流,增进友谊。本次活动在广州华之杰电视传播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圆满成功。

香港电影回顾展

“香港电影回顾展”展映了香港电影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影片12部:有朱石麟导演的《一板之隔》(1952)、李萍倩导演的《都会交响曲》(1954)、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1972)、许冠文编导演的《半斤八两》(1976)、方育平导演的《父子情》(1981)、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1986)、关锦鹏导演的《胭脂扣》(1987)、王家卫导演的《旺角卡门》(1988)、刘国昌导演的《庙街皇后》(1990)、唐季礼导演的《超级警察》(1992)、陈嘉上导演的《飞虎雄心》(1994)、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1995)。

参加“香港电影回顾展暨研讨会”的香港代表有港事顾问、香港电影导演会名誉会长吴思远,港事顾问、香港演艺协会会长许冠文,著名导演方育平、唐季礼、刘国昌、朱枫,著名编剧查良景、陈文强,著名演员朱虹、冯琳、刘玉翠、陈国邦、丁子峻,著名学者罗卡、刘成汉、列孚、余慕云、冯凌霄,以及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部副部长崔颂明、香港影业协会副主席马逢国、银都机构副总经理余伦等;大陆代表有著名学者、导演滕进贤、张思涛、何非光、区永祥、李以庄、刘帼君、胡克、于中莲、陈飞宝等;台湾代表有著名学者李天铎、焦雄屏、梁良、黄仁等。

11月2日下午3时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滕进贤、广电部电影局副局长窦守芳、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思涛、香港影业协会副主席马逢国、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长邹启宇在开幕式上讲话并预祝大会成功。

展映12部影片的主创人员在开幕式上与观众见面,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授予他们纪念奖杯,会场气氛隆重而又热烈。会后展映影片《女人,四十》。

香港电影研讨会

11月3日至4日举办了以《香港电影回顾》为主题的研讨会,会议分别由滕进贤、崔颂明、张思涛主持。

香港、台湾的著名电影学者和大陆研究港台电影的学者在研讨会前提交了23篇论文,对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香港的重要制片机构、粤语片的发展与成就、香港的类型片、导演艺术、表演艺术、“台湾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合作拍片等专题进行了研讨。

一、中华文化脉络

大陆学者蔡洪声(因故未出席会议)在论文中提出,自1913年香港电影拓荒者之一黎民伟创作第一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开始,即秉承了“文以载道”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儒家文化中的“礼乐”与“仁义”、导人向善、伸张正义,以及关注社会现实等文化传统,不但体现在朱石麟、李铁、卢敦、秦剑等前辈导演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延续至今,弘扬在《精武门》、《父子情》、《似水流年》、《法外情》、《警察故事》、《庙街皇后》、《笼民》、《女人,四十》等优秀作品中。尽管香港电影受西方文化很深的影响,但在多元化的格局中,这一民族文化传统的脉络清晰可见。

二、香港“长、凤、新”、邵氏、电懋、银都等重要制片机构及其艺术特色

香港学者冯凌霄论述了“长城”、“凤凰”、“新联”等电影公司继承了夏衍、蔡楚生等人40年代在香港建立的爱国进步电影的传统,坚持电影反映社会现实,与广大观众心连心,导人向上、向善,寓教于乐的百花齐放的方针,自1950年至“文革”前的16年间拍摄了262部影片,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大部分优秀影片在当时的港澳、东南亚及海外华侨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但在60年代后期,受到大陆“文革”极左思潮的干扰和影响,“长、凤、新”16年的创作全被否定。导致1971年至1974年没有生产一部影片,原来众多的电影市场几乎全部丧失。冯先生总结这段惨痛的教训时说,“文艺创作,电影创作,是不能离开社会实际的,更不能硬搬别人别地的经验,否则必然被观众所遗弃”。

香港银都机构副总经理余伦对银都机构的成立及其作品进行了论述,银都机构是克服了“文革”中“左”的冲击,重整队伍,由“长城”、“凤凰”、“新联”三家相对独立的、各有不同风格的制片机构合并而成,把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1982年后拍摄了《少林寺》、《少林小子》等优秀影片,开创真功夫电影的潮流,卖座鼎盛。同时,又与一些有潜质,创作思想与“银都”的导人向上、向善的创作思路大致相同的年轻编导合作,创作出一批优秀影片,如方育平的《父子情》、《半边人》,后有刘国昌、许鞍华、关锦鹏、张之亮、李志毅等编导的《童党》、《笼民》、《庙街皇后》、《书剑恩仇录》、《人在纽约》、《飞越黄昏》、《婚姻勿语》等多部艺术风格各异,但多为反映香港现实生活,而且是导演的处女作,受到好评,并和大陆导演张艺谋等人合作拍摄出《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这些影片多次在香港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同时,银都仍在继承“长、凤、新”在“文革”前的创作方针拍摄影片,相信在“九七”香港回归的大好形势下,银都的前景看好。

台湾学者黄仁讲述了邵氏四兄弟1925年在上海创办天一公司,至50年代邵逸夫在香港建立邵氏电影王国的经过,着重论述了邵逸夫作为制片家的个人魅力,培养出邹文怀、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香港电影精英,以及“观众至上”、多元化的制片方针、拓展市场等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和贡献。

台湾学者焦雄屏对香港电懋公司1957年崛起至1965年没落的经过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由于“电懋”的创作人员多是来自上海的文人,在心态上不脱中国意识,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命题是小家庭/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伦常及道德探讨。同时,亦生产多部好莱坞风格的喜剧片和歌舞片。以明星、叙事、娱乐为重点,强调看不见的剪接,并以平实、稳健的中景场面强度来抒发中国社会(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伦理及人际关系。

在讨论中,台湾学者提出,过去没有看到“长、凤、新”拍摄的影片,深感遗憾。在这次研讨会上了解了不少情况,是一大收获。

三、粤语片研究

香港自有电影制作以来,两大片类——国语片、粤语片一直并存发展。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海外华人地区是粤语片放映的主要市场。香港的粤语片最高的年产量180多部,其影响深远。

大陆学者区永祥对粤语片1932年问世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0年间,从起步到发展进行了论述。这10年间共拍摄了525部粤语片,多部为移植著名粤剧的影片,以至直接或间接反映抗战爱国题材的影片。亦有多部粗制滥造、思想内容低劣的影片。自1935年起,香港华侨教育会,以及罗明佑、黎民伟等人两次发起“香港电影清洁运动”与内部腐败势力作斗争。日寇侵占香港后,电影界不与日寇合作,又以不同方式与日寇斗争,并有爱国影人著名编导侯曜牺牲在日寇的屠刀下。区先生以翔实的资料说明粤语片的成长,受到重视。

香港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冯琳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粤语片的发展,至50年代先后成立“新联”、“中联”、“光艺”、“华侨”四大粤语片公司,以及抵制色情、神圣、打斗等有毒素的电影,成立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的过程。他们在组织上团结合作,同心协力;艺术上认真严肃,强调拍摄进步的有时代感、使命感的影片。从而拍摄出一批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佳作,如《败家仔》、《十号风球》、《危楼春晓》等;以及改编中外文学名著的《家》、《春》、《秋》等,并对艺术形式、题材多元化进行探索,成为香港文艺片复兴的旗手,进入五六十年代香港粤语片的黄金时期。可惜后受“文革”的影响,四大粤语公司逐步消亡,直到1982年“银都”成立,拍摄《少林寺》,粤语片又开始了新的里程。

四、类型片研究

动作片和喜剧片是香港重要的电影类型,多年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征。研讨会对这两种类型片展开研讨。

1.动作片。

香港的动作片在国际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研讨会上有四位学者提交了论文。

香港学者刘成汉考察了50—60年代以来香港武侠电影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关系,用诗论中的“赋比兴”艺术手法阐释一些武侠片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成就,尝试概括和总结香港武侠电影中的“中国特色”,颇有新意。

香港学者罗卡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和林岭东的“风云系列”,指出他们能够在类型电影的创作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并且显示了与西方警匪动作片不同的境界和特征,因此引起国际影坛的关注。还指出吴宇森近两年在好莱坞拍摄的影片虽都卖座,但受到好莱坞诸多掣肘,导致吴在香港片中表现的超卓特色大大削弱了。其论证充分,给人以启迪。

香港学者列孚从香港数十年来动作片系列“黄飞鸿”入手,探讨从40年代末到90年代香港社会变迁对于黄飞鸿形象塑造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徐克导演塑造黄飞鸿形象的成败得失,提出他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言之有据,很有说服力。

大陆学者胡克总结了香港警匪片和喜剧动作片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它们的一些艺术特色,并且尝试说明这些电影类型与香港社会观念的关系。很有特色。

过去,在大陆的电影学术研讨会上,一般很少把动作片做为研讨的重点,而这次研讨会能够比较深入地研究香港的动作片,并且取得比较好的学术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大陆和香港对动作片的研究。

2.喜剧片。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杨德建首先提出,喜剧样式是香港人释放现实压力的最佳方式。从1909年香港拍摄第一部喜剧短片《偷烧鸭》开始,香港喜剧电影浓缩了香港几十年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其内容充满时代触觉,其幽默感亦随观众对生活的经验而变化。它的样式混杂复合。到了80年代,几乎所有的不同样式的卖座电影都以喜剧的形式来包装,但缺乏具有深度的内涵。杨德建以较丰富的素材论述并提出了香港喜剧在内容上的杂取、反应上的敏锐,数量之多,涉及社会生活之广,是值得我们今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

五、导演研究

在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许多杰出的导演艺术家。在当今有的导演已走上世界影坛。会中,大陆和香港的学者们着重对朱石麟、李萍倩、李翰祥、许鞍华的电影生涯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研讨。

1.朱石麟。朱石麟的女儿、香港著名导演朱枫论述了朱石麟以病残之躯,从影40年的成就。尤其在1946年到香港后,将他的全部才华献给了爱国电影事业,拍出了《误佳期》、《花姑娘》、《一板之隔》、《中秋月》、《一年之计》、《新寡》、《故园春梦》等一批香港电影史中的经典作品。他善于在平凡的人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人性的美,更善于用细腻而流畅、含蓄而幽默的手法,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影片拍摄简练、流畅、含蓄而有韵味,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香港现实主义电影有着深远影响。被国内外誉为战后香港新现实主义电影学派的倡导者和旗手。不幸在1967年受到“文革”的冲击,而蒙冤去世。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吕剑虹从剖析朱石麟的艺术世界入手,论述他在新旧文化矛盾冲突中激发灵感,在文化感性的旧时代中寻求新的生活气息,因对社会的关注而羁于现实,故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电影空间。同时,他严格遵循中国古典电影的美学观,让所有的作品都给人以安定、平静、沉着、从容不迫的印象,堪称中国古典电影的代表。而封闭式的叙事和时空结构是其一贯的特点;并赋予电影以诗化的语言;以及影象风格的创新,刻意求工,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这些都浸透着他的艺术功力,在香港导演中独树一帜。

2.李萍倩。香港著名编剧李良景论述了李萍倩自1923年从影至1984年去世,拍摄近200部影片的电影生涯。1950年至1965年在香港长城公司导演了26部影片,是他导演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他的喜剧作品较多,被誉为喜剧圣手,《说谎世界》是香港讽刺喜剧的经典之作。他的代表作有历史题材的《绝代佳人》,民间故事题材的《三笑》,以及悲剧《望夫山下》等。他强调自己的影片要有真实感,要依据生活的真实,要有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风格和习惯。他的电影的一生是在真实、真诚中度过的。

3.李翰祥。大陆年轻学者王海洲论述了李翰祥是位具有多方面潜能、有才华的导演。早期走的是较为健康的通俗路线,拍摄了《江山美人》、《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等受到观众喜爱的影片。后到台湾创办的“国联”,是他利用电影抒发自己艺术良心的时期,拍摄出现实主义力作《冬暖》及鸿篇巨制《西施》,并支持宋存寿投拍《破晓时分》等,表达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责任感。但“国联”结束后回到香港“邵氏”,在生存压力下,从“通俗”走向“低俗”,围绕着“色”、“权”、“财”等被道德伦理规范着的人类基本欲望大做文章,诱发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创作巅峰,成为香港以低俗、猥亵等反文明方式来搞笑观众的发韧者。其嬗变过程反映了香港导演在票房后面的悲剧。

会上,台湾资深影评人黄仁对王海洲的论点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李氏后期在“邵氏”拍摄的民俗喜闹片,绝非陷落,其中有不少是有新的内涵、手法新颖的佳作。

4.许鞍华。大陆学者于中莲认为,许鞍华是目前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既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也是香港电影开创以来最杰出的女导演,《女人,四十》获奖使她登上另一个创作高峰。于中莲通过对多部影片的分析,论述了许鞍华作品的特色:①主题严肃,贯穿着对人的关怀;②内涵丰富,文学色彩浓烈,呈现出较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感染力;③通过对亲情和传统伦理观念的描写,表现出浓厚的中国情怀;④技巧圆熟,尤擅长场景构成和以首尾呼应、对比、象征和视觉语言表现主题,营造“新鲜意境”的影像图谱。还指出,许鞍华虽关注政治,也有一定的敏锐性,但由于她多从人性出发,是个人道主义者,并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因而有时显得感性有余,知性不足。

六、表演艺术研究

电影的表演艺术,在台湾和香港的电影理论研究中很少涉及,而这次研讨会中大陆有两位学者专门论述了香港电影的表演艺术。

大陆学者刘帼君对香港电影表演观念进行了论述。她认为,电影是高度逼真的现实主义艺术,决定了它的高度逼真的表演属性。香港演员表演大多都能更贴近生活的自然形态,并赋予角色内在的张力。张艾嘉主演的《庙街皇后》,是从心灵进入角色,具有角色的气派与内在力,在矛盾冲突中敏捷地表现角色的思维活动。《似水流年》中顾美华的表演平淡如水,了无痕迹。她们的表演体出了“最大限度地向生活靠拢”为核心的电影表演的美学观念。同时,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影演员的表演和艺术成果,往往取决于导演的艺术水平。许鞍华的《投奔怒海》、严浩的《似水流年》、关锦鹏的《胭脂扣》、方育平的《半边人》都以其艺术素养、创作个性,培养了一批演员。另外,电影演员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特点,既表现在对剧本风格的理解,又表现在对导演镜头处理风格的默契,还要与自身的表演风格一致。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其表演必定贯串着演员个性的内在力量,周润发表演的幽默感,李小龙的刚烈奔放、凛然正气,以及梅艳芳、张曼玉等人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系列,构成电影表演的风格美。

大陆学者李以庄论述了著名演员萧芳芳的表演艺术。芳芳6岁从影,40余年拍摄234部影片。通过对她主演的不同影片的剖析,可看出她与香港文化同步进展,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70年代后,芳芳两度去美国留学,四五年的磨练,使她成为一个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家。她非常刻苦地不断总结、研究她所扮演的角色,成功地运用内部与外部技巧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她以化妆捣毁自己美丽的外形,成功地塑造一个其貌不扬,从外国读书归港的糊涂蛋——林亚珍。在《撞到正》中,年过30的芳芳,将十几岁的阿芝的纯朴天真与无知,在许多谎谬处境中处理得十分真切准确。她本人气质高雅,却在《女人,四十》中将学历不高、社会层次较低的阿娥,和《虎度门》中粤剧大老倌刻画得光彩熠熠。她曾赋予多个角色以生命和灵魂,并富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使她成为作品的创作者,而不单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七、其它

在会上,还对“台湾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及合作拍片等专题进行了研讨。

台湾学者梁良从人才交流、资金投入、影片内容、电影市场四个方面论述了“台湾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大陆学者徐天生介绍了1980年至今,大陆与港台合拍故事片184部,协拍故事片51部,1992年至1994年数量最多,每年30部左右。近来香港回内地拍片数量急骤下降,主要原因是港片本身陷入困境。他认为,如能把香港与内地的资金、人才、创作力量、市场诸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察,把与内地合作拍片做为一种动力来促进香港电影本身的健康转型,从长远看,有利于香港电影的繁荣与发展。

三四十年代著名导演何非光老先生还在会上介绍了他40年代在香港导演拍摄《芦花翻白燕子飞》和胡蝶主演的《某夫人》,以及建国前在台湾导演《莲花港》的情况,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八、大陆电影学者对香港电影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大陆电影学者近年加强了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在研讨会上,大陆学者提交各类专题的论文12篇,成为研讨会发言的主体,引起港、台电影学者的注意。他们把参加这次活动看做是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并产生很好地反响。

1.认为大陆学者对香港电影的了解比以前全面、深入了。

香港学者罗卡、刘成汉以前认为大陆学者一般不了解香港电影,通过近年的交流,特别是参加这次研讨会,他们发现大陆学者对香港电影的了解比较全面,不仅了解“银都”机构的左派电影,而且广泛涉及各类型的电影。不仅有艺术性强的影片,而且包括各种类型的商业片;不仅了解现状,而且扩展到历史;有历史描述,也有理论概括;既有导演、演员的研究,也有对于表演风格的总结概括,这种广泛性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2.香港学者比以前更乐于听取大陆学者的理论阐述。

以前,香港学者普遍不愿意听取大陆电影学者的观点,一般对于大陆学者的发言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太多学术价值。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的临近,香港人包括一部分电影学者逐渐渴望了解大陆的一切,包括大陆的电影。但是对于大陆学者的香港电影研究工作发生兴趣还是近一年的事。在这次研讨会期间,一些香港学者对于大陆学者的学术观点发生浓厚兴趣。罗卡认为,多年以来,从事香港电影研究的香港学者不多,对他们的观点较熟悉,而大陆从事香港电影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学者都有,各有特点。大陆学者的观点和理论视角一般与香港学者不同,很有新鲜感。有些香港学者不一定完全接受大陆学者的观点,但愿意参考,并愿意进行学术研讨。他们发现,大陆学者的许多学术观点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

3.香港学者对大陆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也较感兴趣,因为大陆学者基本上不再采用简单的社会学方法,而是主要采取全面的分析,既有社会分析学,也有艺术分析,也有文化批评,有较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立论有理有据,比较使人信服。列孚认为,大陆学者很适宜从文化角度概括香港电影,因大陆学者的文化研究比较深入,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总结概括,有自己的特点。

刘成汉认为,大陆学者在评述香港动作片时,能够把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进行比较研究,使人不仅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香港动作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大陆电影,而香港学者一般很少与大陆电影比较。

罗卡还提出大陆研究香港电影之不足的地方,他认为,中华文化传统是香港电影的一个方面,不应忽略香港电影受西方文化很深的影响。忽略这一点就无法理解和研究香港的当代电影。

4.大陆的香港电影研究还在发生本质的变化。大陆学者胡克认为,在这次研讨会之前,大陆学者基本上是在了解和介绍香港电影的一般情况,而从这次研讨会上可以看出,大陆学者已经深入到一些重要的专题,试图进行一些理论概括。有的课题在香港也缺乏研究,如香港电影表演风格的研究,即填补了香港电影研究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大陆学者在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的组织下,长期潜心研究,又使用了一些与香港学者不同的研究方法,产生一些不同的理论观点。可以说,初步形成了对于香港电影研究的大陆学派,它的发展方向是,在进一步了解香港电影的基础上,逐渐从一种较客观的角度去理解香港电影,提出自己的观点。

大陆学者与香港学者对香港电影的研究,除了意识形态有根本的差别之外,香港学者比较倾向于电影评论,理论体系不完备,多是随想式的,随意性强,论证不十分充分,有时被社会情绪所左右,不够客观。大陆的香港电影研究正在加强理论性,比较倾向于系统的学术研究,而不是印象式的批评,故使香港学者刮目相看。

标签:;  ;  ;  ;  ;  ;  ;  ;  ;  ;  

加深认识促进交流--“香港电影回顾研讨会”综述_动作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