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新课改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背景下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解一年多来基层学校的新课程英语学科教学现状,与一线教师交流分享新课程理念及新课程教学体会,了解新课程英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发现新课程英语学科教学典型案例并及时总结推广,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11月中旬组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就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同行的还有部分市的高中英语教研员。在5天的调研中,调研组一行共10人走访了省一级、二级和三级重点高中各一所,听取关于高中英语教研组情况的汇报3个,听课10节,召开教师座谈会3个,召集学生座谈会3个,发放并回收学生问卷296份(其中高一学生185份,高二学生111份),教师问卷33份。调研人员随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解读,总结并归纳了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希望对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方面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能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输出式”教学,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使学生在具体的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中更有生气、更有效率地学习。调查显示,有71.3%的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对目前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能够或基本能够适应,但也有28.4%的学生还不能适应。
但是,在强调互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在相当程度上过于注重知识的落实,组织活动时总是担心“考点”,“戴着脚镣跳跳舞”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学法方面
从调研情况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调查发现,41.9%的学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显示出平等的伙伴式关系。教学中,不少英语教师能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研究学生、研究学法,适当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自身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教师普遍认为教学时间很紧,许多教师教学中还是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不少教师经常会“赶时间”讲解语言知识,课后的作业也以知识巩固为主要目的。调查表明,72.3%的被访学生说他们的英语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所以课堂气氛不尽如人意;56.1%的被访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气氛一般;14.2%的被访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在学习时间分配和学习方式的定位上,“教师引导”往往就会变成“教师中心”。
调查显示,有28.7%的被访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气氛活跃,60.6%的被访教师说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有时候能够根据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由此可见,教师也在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
(三)评价方面
笔者从所听的英语课、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发现,教师都很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即时评价用得也比较适时、得体,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有兴趣。但还有的教师对过程评价(多为定性评价)的认识不够到位。事实上,很多学校都有月考制度,还有很多单元测试。过多的纸笔测试比较直观,而不以“分数”计结果的评价还不够重视。
因此,定性评价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还值得反思。按照课标的理念,评价的功能是激励的功能,因而教师在一节课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让他们都有所获、有成功感是极为重要的。
(四)选课方面
这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发展,有课可选。调查显示,被调研学校都安排了与英语学科有关的选修课,87.9%的被访学生说他们有英语方面的选修课,每个年级一般开设3~5门与英语有关的选修课。例如,其中一所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英语听力(Listen to This),报刊选读等,在高二年级开设了英语听力(走遍美国)、英美文化等。另一所学校高一年级开了三门与英语学科有关的选修课:英语影视、英语词语追踪溯源、英语歌曲等,而高二年级则开设了旅游英语和舟山食谱两门。还有一所学校仅在高二年级开设了英语影视(走遍美国)和英美文化两门英语选修课。
但是,选修课的开设不是在课程表中反映一下就行了。要将这些课程落实到位,需要设计一个课程大纲、选定教学内容(可以是教师自己选定)、制订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学校有统筹的时间安排,并有固定的时间和场地保证课时的落实。我们调研中发现能这样做的学校仅有一所,而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设。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但更主要的是认识上的原因。当然,英语教师本身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有的教师想开,但是找资料较难”,有的被访教师还认为,学生对开设选修课“思想重视不够,存在功利的东西”。
(五)减负方面
调研发现,自从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容乐观。学生在被问到“你最有信心学好的学科中,英语学科排列在第几位”时,有22.6%的学生将英语排在了第1~2位,有47.0%的学生将英语排在了第3~4位。只为高考学习英语的学生虽然多达36.1%,但有56.7%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自己的全面发展而学习英语的。
由于高考压力的客观存在以及学校无法摆脱社会以高考成绩作为对学校进行评价的唯一依据的“困扰”,加班加点,文化(高考)科目随意增加课时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的作业量过多。在学业要求方面,许多教师往往以“高考要求”去“落实”知识。调查显示,不少学校存在增加课时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为了高考,增加例题,或对知识拓展加深”“教学内容太多”。
从教师方面来说,高中英语教师队伍的结构上,教龄在10年以下的教师占了42.4%,其中53.8%的教师教龄不到五年。他们成了新课改时期高中英语教师的主力军。在被调查的教师中,认同新课改的教师高达69.7%,但也有27.3%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改革刚刚开始,这也属正常,也说明老师对调查持一种务实的态度,而不是说假话,走过场。新课改以来,97%的教师认为工作负担较重。
二、六条对策
(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座谈会上提到,他们感到在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前后,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表明,教学改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不是一个突变过程。然而,调查也发现课改一年多来,广大一线外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到实处。
如H学校的教师在上课时,教学目标清晰,较好地把握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方面,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能够围绕教材中的重点,注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在教学活动方面,能够以话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艺术方面,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注意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学习英语。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依次是:师生活动丰富,气氛活跃(30.1%)、课堂纪律良好,学生认真听讲(15.9%)、允许学生自由提问(3.7%)、多一些师生、同学之间的讨论(3.4%)。“讲课生动”已经代替“把握考试”,成为学生心目中“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一项素质”。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必须要以此为载体,开展与之相关的各种研究,如课堂教学本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合理布置作业、建立互信互助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英语学习策略与情感等等。可以围绕“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着力开展研究,朝精细化方向发展。
(二)以分步推进为策略,促进英语选修课程的实施
选修课的开设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一些学校如果经验、资源与生源等条件一般,则可以从简单的操作开始。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尽早走出这一步。
例如,瑞安五中先期的思考与做法值得借鉴。该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生源主要来自各乡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十分欠缺,严重制约了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必须有真实可信的情境,还需要有本族语者地道、真实的语言及身体语言的示范。于是他们选择了《走遍美国》教材,成功开设校本课程,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以Family Album USA,episode 2,Act Ⅱ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开展视听说课教学。教学过程如下:[1]
步骤一:背景介绍、内容引入;
步骤二:观看影片;
步骤三:精听;
步骤四:探讨文化异同;
步骤五:角色扮演(role-play);
步骤六:复习评价。
这个设想与做法可以为不同的教学目的服务。其实,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开发教学内容,但编写“教材”式的资料不是英语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我们应当把重心放在“如何用好资料”上,放在实实在在开设、开好一门或几门选修课上,做好课程的计划、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
(三)以评价改革为基点,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成绩与成就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来检验。我们发现瑞安中学的做法是:[2]
改革以往的一纸定终身的评价制度,把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重视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发展性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的期末档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70%,期中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2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课堂内外的表现,如:参与小组讨论,角色表演,查阅资料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书面作业以及开放性作业的完成等。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
1.知识和能力:主要通过考试、测试调查等方式,考试包括期末、期中考试和单元考试等正式考试。
2.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学生在平时作业和英语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采用等级制和分数制。平时作业如预习、句子翻译、双语报阅读练习、作文、开放性作业等,评价采用等级制,并附上一些评语,在量化中把等级化为分值。所谓开放性作业,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作业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它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强调要在一定情境中完成。这类作业以单元的话题为内容,选择适合中学生生活和体验的话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看法和态度,这方面较难量化,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交谈等方式进行。一般半个学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在情感态度方面主要督促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英语课堂,主动思考,乐于交流合作。学习策略方面检测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期末把各种量化进行整理。
调查显示:要真正做到在英语教学中“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首先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要进行全员动员,让全体教师都意识到评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素质培养中所起的重要影响。其次,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有关评价方面的实施准则及具体实施方法和措施。
(四)以案例研究为载体,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认为,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影响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转变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旧有观念的束缚”,也很少有教师认为是“教师自身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惯性(6.1%)”,认为是“整个教育和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和“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的制约”的分别占了42.4%和48.5%。因此,教师自身的发展(专业成长、自我认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做好了这个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做好,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但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案例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譬如,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是否可以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努力。
从课堂教学的整体上,更好地实现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有机结合,把语言形式与其在交际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介绍与呈现,使得学生更好地运用与掌握所学的语言形式。
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向学生提供更加具体明确的操作性步骤的指导,使他们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英语。
在教学进度方面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处理方式。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调整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反馈信息,让学生有机会在已有的语言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在深化教学内涵,促使学生提高语言运用水平方面,教师应该对课堂提问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使所提的问题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使他们能够实现更丰富的语言输出。同时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方面作更加广泛的尝试,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更为优越的教学互动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受益。
高中英语教师可将自己或同伴的课堂实践作为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展开研讨和反思。基于课堂观察,实实在在地研究“本土”的学生、教师及其英语教学活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不同课型(如阅读课教学、写作课教学)或不同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使教学研究工作真正校本化、专题化,既研究教师又研究学生,以提升教研组的实力,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审视高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以研训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改进
对于课程改革以来所参加的各级培训,87.9%的教师认为“有实用性,对教学有一些帮助”。就培训内容而言,30.3%的被访教师最希望得到“教育科研方法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方面的培训,27.3%的教师最希望得到“教学技能和学科教学方法与方式”方面的培训,而在“学科背景知识和教材的理解与实施”(12.1%)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应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8.2%)方面的培训就显得不那么迫切。
在各级研训活动中,广大一线教师有机会交流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会听取专家和先行省份的实践者的讲座。但是,校本培训依然是很重要的内容。一线老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形成一种有效的、适时的、互动的研讨机制。
现阶段要这样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例如:30.3%的被访教师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新课程的符合程度,但超过20%的教师很少这样做。被调研的学校都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校本教研,但开展的情况不一,很多没有规律。虽然有39.4%的教师认为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对教学有帮助,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帮助很少。
在访谈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集体备课时,如何能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2.如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3.如何在教学中强化“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这三方面的课程要求?如何解决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的现象?
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一个或几个年级的备课组集体探讨的课题。在各类培训中,特别是在各市的培训中,要紧密结合课堂,研讨并努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引导教师学会思考,不能光从课本上去找答案。
另外,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师的培训还可以通过校际交流的形式进行。客观上,很多一线教师也希望有这样的机会。
(六)以整合优势为目标,提升英语学科建设的内涵
高中英语学科建设应该在做好教研组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每个教师的自我修养,即教师个人素质的发展很重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教师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上课偶有知识性错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也不尽如人意。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调查显示,所有被访教师都认为他们“偶尔”(69.7%)或“经常”(30.3%)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有51.5%的教师最希望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也有42.44%的教师最希望自己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得到提升。各校英语组每学期约有一半教师开设校内公开课,但课后的评课情况校际差异很大。虽然有很多教师认为“讨论有针对性,效果好”,但也有人认为讨论只是“好话连篇,不太分析问题”,甚至有人会认为是“形式主义,走过场”。
此外,学科资源建设、读书以拓宽视野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强化教研组内外教师和普通英语教师与管理层的沟通与交流以取得支持与互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工作、学校外语节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外教的接待工作等等,都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然而,教研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关于学校对英语教研组的重视程度,48.5%的教师认为学校“比较重视”或“非常重视”,42.4%的教师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我们通过这次调研还发现,增进领导、教师、学生三方的沟通是深化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事实证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学法、评价、选课和减负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只要本着“积极、稳妥、务实、创新”的原则,大胆尝试,就一定能把这一轮高中英语课改做好。
标签:英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论文; 学科英语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新课改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