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研究论文_卢柏劲

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研究论文_卢柏劲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周期短、环保、节能等一系列特点,符合国家建筑现代化、产业化的要求。虽然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早,但相较于相对发达的国家仍有许多不足。由于普及程度不高、集成化水平较落后,我国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整体式建筑相比成本仍然较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自沈阳市于2011年获批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后,一批又一批具有规模性和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陆续展开。文中对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降低成本;解决措施

1 装配式建筑

20世纪初期阶段就已经存在装配式建筑的形式,其相比传统形式的建筑模式,其是非常典型的建筑形式。装配式的建筑来说,其只是把建造建筑的整个过程作为普通的生产机器额过程一样,首先是完成构件的成批成套生产制造,之后对这部分预制好构件进行审查,在合格之后第一时间运送到施工场地,完成下一步的装配,这样一来就完成了建筑建造工作。但是需注意的是,对于早期形式的配式建筑来说,其存在的外形都没有什么特有的新意所以呈现出来的形象则非常的呆板固定,之后人们对其进行了改进以及更新设计,明显的改善了装配式建筑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

2 装配式项目成本构成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现浇施工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增加了许多制作环节和运输环节,因此其成本构成主要划分成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四个阶段。

2.1 设计阶段

装配式建筑设计比较深入和细化,有些装配式建筑还需要精细化装修,大大增加了设计成本。在构件设计方面因为要加大对预制构件的设计延伸,需要在建筑图纸上进行二次设计,要拆分设计图纸,其中包括项目平面拆分图、构件拆分深化设计说明等,均使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环节比现浇型建筑更为复杂,设计成本大幅度提高。

2.2 制作阶段

在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中,原材料、辅助材料、预埋费用和相关的人工费用增加。由于目前精通预制构件制作的人才不足,须引进专业人才,很多工人也需培训才能上岗操作,增加了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

2.3 运输阶段

除构件本身的运输费,还会增加运输过程中的构件专用托架等费用。同时,预制构件装车摆放的合理与否也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若构件与构件之间空隙较大,会浪费车载空间;若构件与构件之间空隙太小,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摩擦和磕碰,严重影响构件的质量,甚至需要重新加工制作,增加额外成本。

2.4 安装阶段

安装造价除人工成本外,还有劳动保护用具费用,如安全网等一系列的安全设施费。人工费用则随着现场的吊装和灌浆作业人员增加而上升,此外会产生现场临时建设设施费用,工程管理费用也会上升。

3 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

3.1 项目立项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立项阶段,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成本控制最重要的是编制投资估算,对该阶段成本控制的办法就是对投资估算进行仔细审核,合理控制。由于我国目前的各个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大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经验与数据,所以在这个阶段,最难的工作就是如何编制出可行性强、符合现场施工成本控制要求的优秀投资估算文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想要对该阶段进行控制,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进行仔细研究与划分,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进行计算与控制,以设计出合理的目标成本,根据目标成本编制合理的投资估算文件。

3.2 项目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重点。进行装配式建筑物设计的设计师不仅仅应当具备专业设计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控制成本的理念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如果实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可以给具备专业素质但是不会控制成本的设计师调派一个懂得成本控制的造价从业人员,将成本的动态控制直接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对设计进行动态调整,发现成本浪费的环节或者部位,及时改动,保证建筑设计为最优设计。在这个阶段,可以确定生产预制构件的厂家,与厂家配合,形成以设计师为总负责,建设单位与预制厂家为配合的施工团队,随时进行有效沟通,从生产方面与设计方面做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保证最优设计与生产。

3.3 招投标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可能造成的影响存在于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如何选择一个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的施工方,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第二个部分是针对装配式建筑应当编制专门的总包合同,条款应当完善合理;第三个部分是对合同价格进行精确计算,用以控制成本。因为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建筑仍然属于新兴行业,不是所有的建筑企业都能够胜任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生产。想要在施工环节节约成本,必须选择一个有经验的施工方,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的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环节中节约成本,使得成本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如果水平不足,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施工质量还不能得到保证。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质量需要专业人员保证,因此不能够用之前的现浇建筑的总包合同来进行控制,需要针对工程本身制定专门条款,双方有效沟通并完善。在我国,由于地域、原材料以及运输距离的原因,PC预制构件在不同的地区有价格差异,难以统一。所以在确定合同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为施工成本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确定了施工单位以后,建设单位已经与施工单位一起就如何选择PC预制构件的生产商进行沟通,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产品质量以及价格进行统计,最终选择最优的供应商,降低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3.4 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设计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对设计进行优化。如果设计中有施工难以实现的设计或者耗费大量人工材料的环节,可以提出并更改设计。设计方也应当很好的将设计意图传达给施工单位,避免造成理解偏差。施工单位也可以建立以设计师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团队,与预制构件生产商一起,对项目的现场施工进行指导。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图纸进行理解与分析,调整不合理的设计,优化施工流程,减少工程中的设计变更,最终确定最优施工方案,并作为经验与技术文件进行保存,用以指导其他企业的施工并编制行业标准。一个优秀的施工方案能够指导现场的施工,为企业节约成本,并提高施工质量。

3.5 竣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竣工阶段涉及到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主要是竣工结算。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在竣工结算中需要控制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需要保证施工资料的准确,对工期、原材料与施工工期进行审核,以便精确地控制成本,减少由于疏忽、工期记录不及时等造成的扯皮、浪费等问题;第二是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结算,尤其是如果发生预制构件价格浮动的时候,需要按照针对价格浮动的条款进行结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正进入蓬勃发展期,但由于成本等因素,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补贴和鼓励政策。政府、开发商和施工方应通力合作,改善成本高和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红,耿博慧,齐宝库,雷云霞,栾岚.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7(09):102-105.

[2]贾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3]贾宏俊,许云萍.基于AHP的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7):79-83.

[4]王玉龙.浅议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与对策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08):125-128.

[5]黄端.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J].建设科技,2018(07):63.

论文作者:卢柏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  ;  ;  ;  ;  ;  ;  ;  

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研究论文_卢柏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