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建设:热点聚焦中西部——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撷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热点论文,方略论文,研讨会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届四次人大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九五”期间,农村工作的两大重点任务之一是,“保证农民收入较快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而人口和耕地占全国2/3左右的中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成败, 更是我国在本世纪末能否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在7月中旬,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举办的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上,中西部地区如何加快小康建设进程,自然就成为与会代表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专家有专家的思考,实践者有实践者的体会。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他们的探讨无疑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与经验。
骆友生(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司长) 农村小康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国家确定的16项指标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其中收入指标是关键,其它指标的实现度,都取决于收入水平。据测算,到2000年全国农村要达到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在1990年不变价格的基础上达到1200元,才有可能支撑实现其它建设指标。按这个口径计算,东、中、西地区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02元、726元和616元,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为27.5%和38.5%。据测算,以1990 年不变价格, 到2000年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应分别达到1562元,1074元、 862元,全国平均才能实现小康水平。这样,就要求从1995~2000年的6 年中,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7.68%、6.7%、 5.7%。从近几年收入实际增长情况看,东部经过努力问题不大, 而在中西部,1990~1994年的5年间,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分别只有3.4%和1.9%,比达到小康实际需要的增长速度分别低3.3 和 3.8个百分点。因此要求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达到实现农村小康的最低水平,难度是相当大的。
董玉舒(山西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高级统计师)截至1995年,全国农村仍有6500万贫困人口,其中中西部地区就占80%之多。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587个贫困县,有8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贫困地区的收入、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越拉越大。1992~1994年,国家重点扶持的587个贫困县, 人均纯收入与全国、东部平均水平相比,以年均100元、200元的差距拉大。贫困地区已陷入“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和“越穷越难,越难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脱贫。实现小康必须先消灭贫困,贫困问题是困扰中西部地区农村尽快达小康的“掣肘”因素。
朱希刚(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要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应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战略。“九五”时期,总体战略的安排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适度的宏观调节加快中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避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地区间及经济阶层之间差距持续扩大。二是注意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部分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三是防范中西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王西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九五”期间,我们必须在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政策环境的改善上作文章,克服过去一段时期妨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和政策性因素,促进我国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讲,“九五”期间可供选择的政策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力度,使中西部地区农民确实从改革中得到实惠;二是切实抓好与增加农民收入有关的政策落实;三是促进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与市场化,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分享国民经济结构变革中的收益;四是完善已经出台的财税体制改革,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陆百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要更好、更快地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在生产要素的城乡分配中,农村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农村经济自身发展也存在着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这是制约农村奔小康的主要障碍。这就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加快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利用体制变革带来的活力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小康尤为重要。
王小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博士 副研究员)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扩大“分子”,直接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资,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总量。二是缩小“分母”,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步伐,通过增加对二三产业的投资,尤其是提高投资效率,来带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流动、地域流动和社会流动,减少农民数量,从而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根本矫正我国前30年经济增长偏斜造成的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严重错位。政府应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思路,以缩小“分母”的顺向调节法为主,以扩大“分子”的逆向调节法为辅。
刘庆国(中共河北省委农工部长、省小康办主任) 河北省在确定用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之后,又明确提出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狠抓落实”的实施方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操作要点:一是要全面规划,统一部署。即全面规划小康指标体系和不同地区的任务及相应的实施措施。二是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即不同类型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第一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社会进步事业的硬件建设;一二三产业整体推进,重点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突破;富县、富乡、富村、富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乡村集体经济;县乡村三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县级。三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不同的指导性意见,确保如期、全面、优质、配套地实现小康目标。四是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强调“用十分的劲定规划,十二分的劲定措施,二十分的劲抓落实”。
张国荣(中共河南省焦作市委书记) “小康村建设”,是我们根据焦作地区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有效方式,也是一项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社会系统工程。操作方略:一、健全运作机制。主要包括,确立制定小康村15条标准,突出“科学性”;统盘确定梯次推进的总体规划,突出“整体性”;如实认档定级,突出求实性;具体制定实施措施,突出“可操作性”;严格检查验收,突出“严肃性”。二、加强组织管理。重点抓三条,一是建立组织,强化领导;二是建立纵横目标管理制度;三是对村干部实行联绩计酬责任制。三、脚踏实地地工作。在市一级,抓五大班子领导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在社会力量上,抓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村一级,注重改进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在群众一层,注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李拴纣(中共山西省晋城市委书记) 山区奔小康的过程,实质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我市山区农村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小康之路。归纳起来,大体有六种类型:一是“两头在外”兴工致富型。即:“原料从市场上来,产品到市场上去”,依托工业振兴经济,跳跃式奔向小康。二是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即按照“山上搞开发、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的思路,在一定区域内连片开发主导产品,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发展三产致富型。即依托某一优势,在发展为工矿企业配套服务的运输业、服务业上大作文章,广开财源。四是依靠科技腾飞型。即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加速山区脱贫致富步伐。五是并庄移民开发型。即对居住过于分散、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山区有组织地并庄移民,集中建设,规模开发。六是贫富结亲,优势互补型。即主动出击,攀高结贵,借助发达乡镇的资金技术优势,开发山区资源。
安云昉(中共河北省鹿泉市委书记) 我市是1995 年河北省首批实现小康的县(市)之一。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对小康建设的体会概括地说就是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坚持四个并重。之一:建设小康,经济是基础,必须正确处理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和发展个体经济并重。之二:实现共同富裕是小康建设的根本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先进乡村和落后乡村的关系,坚持强村上规模和弱村促转化并重。之三:社会主义的小康目标应是“两个文明”的综合体现,必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发展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并重。之四: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必须正确处理小康建设和党建的关系,坚持抓小康和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重。
标签:农村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小康工业论文; 三农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