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养老模式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居论文,国情论文,社会保障制度论文,适合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以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就显得颇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传统养老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借鉴加拿大发展养老的成功经验,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应成为我国社会化养老的战略选择。
所谓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不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而是特指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健康护理服务中心,人们可以随时打电话申请医疗和家政服务,由护理中心派人到家中提供各种服务,费用大部分由政府福利项目承担。
一、在我国发展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是我国社会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近年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平均每5-6人中就有一个中老年人。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我国社会化养老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然而,社会养老保险仍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养老方式。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它几乎是国家干部和职工的唯一归宿,至今为止,我国有几百万离休干部及为数更多的退休干部和职工,仍然享受着离退休金的待遇。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将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目前我国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已超过三千万人,约占整个老年人口的1/4左右。可见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的覆盖面积只占老年人口的一小部分。同时其它传统的非专业化家庭服务和养老院模式也明显捉襟见肘。一是社会服务提供的家庭保姆和小时工虽可解决老年家庭服务的部分问题,但服务质量与稳定性都无法保证。二是公办养老院数量有限,再多建费用昂贵,且对急剧增加的老龄人口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也不可能承担社会化养老的主要任务。三是私人养老院收费较高,管理不到位,所以也不是养老的最佳选择。而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是一种更普遍、更广泛的养老方式。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其覆盖面不仅包括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少数人,而且可以不受限制地惠及到广大城乡的全体老人。
(二)家居养老和家庭护理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
由于我国国情特点和国力有限,不可能较快、较全面地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绝大部分老年人口的养老还必须依靠其家庭来承担。但是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由于受到经济体制转轨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变化。只有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这种养老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把部分原属于家庭承担的养老功能延伸到社会承担,从而满足了我国多数老年人在家安度晚年的心愿,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三)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是社会公益服务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尊老、敬老、养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发扬光大。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使人们充分享受“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养老方式
(一)我国国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最根本的国情是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很低,就是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排在后几十位。按国际通用的汇率计算,20世纪末我国的生产总值人均大约只有700多美元。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之猛、进程之快却超出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这也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这两种国情同时存在本身就是很大的矛盾。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两大矛盾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得到协调地发展,这又是我们考虑老年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着眼点,我们的工作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发展本身又很不平衡。一是城乡之间悬殊很大。20世纪末,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在3000美元以上,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均还不到300美元甚至更低。二是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东部沿海各省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收入差别也非常悬殊,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在中西部。这些差别表明我们在贯彻和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时,必须从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的确定自己的工作方针、方法步骤,“一刀切”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借口情况特殊,不积极贯彻执行统一的政策也是不能允许的。
第三,我国是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远播海外,至今还在发生着积极的影响。虽然我们在经济上目前还处在不发达状态,但在道德方面还是保有某种优势的。我们民族历来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虽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观念有些淡薄,在养老上也不时出现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在传统美德方面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决不应低估的。
第四,我国加入了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也意味着我国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因此,社会化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制度性要求。我们在选择、制定养老保障改革方案时,不仅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更要吸取国际上的教训,大胆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避免我们重走弯路,加快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二)我国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方式的特点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困难要比其它国家大得多。但只要我们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种灵活多样、方便适用、可操作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灵活多样性。在全国范围内不搞“一刀切”,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建立不同标准、不同档次的服务中心。具体地说,在经济比较发达、财力较有保证的地方,特别是沿海大中城市,可兴建老年公寓和各种健康服务中心等系列设施。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在还没有具备相应财力实力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可能,分清轻重缓急,因陋就简,区别对待。建立切实可行符合需要的基础设施。在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同时,根据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服务项目和质量标准,以供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的选择。鼓励引导各方面投资兴办这种社会性的福利事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意养老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由个人、社会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
第二,方便适用。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方式要着重体现出对老人的方便适用。尽量使老年人感到对他们有用处、有好处,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帮助,是自己安度晚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服务中心的设立,在地理位置上,应该最接近辖区内老年人居住地;在护理、服务方式上,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要,随时提供方便、快捷的直接服务;在收费标准上,可以执行有关方面的统一标准,也可灵活地由双方协商而定。在我国广大农村,具有基本经济实力后,也可根据就近原则,建立与此类似的养老服务中心,切实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第三,可操作性。虽然我国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功能的不断增强与完善,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这种养老方式目前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它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和外国成功经验相结合的产物,适应我国国情,切实可行。一是这种方式不占用专门的土地资源,资金投入不大,而且由于实行有偿服务的原则,所以用活了物流、人流,降低了消耗。二是这种方式为下岗人员、退休人员和农民提供了新的稳定的就业渠道。实践证明,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下岗人员以及那些具有专门技能有志于发挥余热的退休人员都很乐意从事这类工作。因为它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只占用一部分时间,付出一部分劳动就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对许多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三、发展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和推动
长期以来,人们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和偏见,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感到自己的情况特殊、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应当办的事情很多,急需花钱的地方不少,可财政收入少的可怜,连正常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按时发放,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钱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少数人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式认识不足,对老龄事业的发展漠不关心,认为老龄事业是个无底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投入多见效慢的买卖,不愿对其投资。对此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各个方面行动起来,开展各类教育,克服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充分认识老年事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工会、妇联、老龄机构、劳动部门及民政、工商等主管方面,都要重视这项事业,抓住机遇,作出统筹规划和具体部署,通过社会化管理,在每个社区设立家居养老和护理中心,调动社会资源来满足社会需求。
(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一种能够把福利服务与经营服务结合起来的运作方式
老年服务事业本质上属于社会性福利事业,没有国家的支持和投入是办不起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福利事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我们必须把福利服务与经营服务结合起来,在经营时,既不能以单纯的营利为目的,但也要坚持以不赔钱亏本为界限,可将此服务项目归属为一种得到政府扶持的准市场运作或非赢利性运作。
(三)注意养老资金筹措和运作方式
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就要体现出福利的特点。所需要的资金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并且根据人们普遍的收入水平来确定各自所应承担的费用份额。为此,国家应建立多元的养老资金筹措和运作机制:
第一,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随财政收入的增加,应逐年提高社会保障基金占财政支出的份额,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乃至养老基金有稳定的来源。
第二,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福利彩票,来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和养老基金。应成立专门的管理中心,制定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福利彩票的管理条例,规范操作,筹措资金。
第三,制定有关规定,成立专门机构,以社会保障基金可动用部分投资证券一级市场,购买上市公司的新股,待新股上市后抛售,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从而增加养老基金。但为避免风险,不得进入二级市场。
第四,继续用社会保障基金可动用部分购买国债达到增值,从而增加养老基金。
第五,政府引导,鼓励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捐资社会保障基金。
(四)专业化的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从业务培训到服务质量的控制、评估都需要作出进一步研究
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新形式,所以从服务机构的建立到从业人员的选择都要进行严格把关,加强从业人员就业的专门业务培训,对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努力从各方面完善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这种养老方式。
养老保障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许多社会成员的既得利益。因此即使我们选择了“家居养老和家居护理”这种养老方式,也要谨慎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
标签:养老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