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述评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述评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美国论文,危机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2年,斯威齐发表《资本主义发展论》,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中心舞台从德国、奥地利向美国转移。1957年,吉尔曼论证了剩余价值的增加和吸收,支持了斯威齐的消费不足理论。1966年,巴兰和斯威齐提出经济剩余理论,把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推向高潮。1973年,佩洛重新用价值范畴分析不断增加的生产能力和停滞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些作者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美国学者阿特韦尔曾这样评论他们:“这些人既不是合作者,也不是一个流派的成员;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未提及对方,而且他们的政治立场也大相径庭。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著作表现了40年代到70年代初消费不足理论在美国危机理论界几乎牢不可破的霸权地位”。[1] 由此可见,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形成了二十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三十年间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主流。对于这一流派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从早期崩溃理论向现代停滞理论的历史转换,把握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发展态势。

一、美国消费不足理论框架的形成

1.斯威齐为消费不足理论的复兴铺路。在《资本主义发展论》中,斯威齐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为两大类型:与利润率下降趋势相联系的危机和实现的危机。

关于与利润率下降趋势相联系的危机,斯威齐认为在马克思关于危机问题的诸多论述中,只有一个比较严谨和明确的表述。这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关于劳动后备军枯竭、工资提高从而导致利润率下降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因果联系是:“由积累率到就业量,由就业量到工资水平,又由工资水平到利润率”。[2] 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周期理论,不可能是马克思本人真正认可的理论。这样,斯威齐否定了与利润率下降相联系的危机理论。

斯威齐把实现的危机分为比例失调引起的危机和消费不足引起的危机。斯威齐通过批判杜冈,贬损比例失调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内在价值不高”,必须被“贬低到次要的地位”。[3] 这样,在利润率下降、 比例失调和消费不足这三个理论方向中,就只剩下消费不足这一方面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斯威齐不但通过对危机理论流派的褒贬为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复兴铺路,而且通过批判崩溃理论,使危机理论与崩溃理论脱钩。斯威齐认为,“看来崩溃问题基本上是画蛇添足问题,它给人看得过重了”。[4] 斯威齐所认同的,是考茨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萧条趋势。

2.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重构。在颠覆崩溃论范式、否定其他危机理论的同时,斯威齐提出“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能避免先前各种提法所受谴责的表述方法”,[5] 来为消费不足理论恢复名声。

斯威齐试图在消费品的供求关系这一领域内求证资本主义长期停滞的必然性。一方面,消费品的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步增长。斯威齐认为,如果把生产看作是一个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就会发现,“在生产资料的总量(记住,我们是假定它们得到充分利用的)和消费品的产量之间必定有一种明确的关系存在”。“换句话说,消费品产量增长率与生产资料增长率之比,始终不变。”[6] 另一方面,消费增长率/生产资料增长率这个比值却趋于下降,因为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在利润中拿出尽可能大的部分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行积累,结果必然造成积累在剩余价值中的比重提高。同时,由于技术进步使每一个工人所推动的生产资料不断增加,不变资本在积累中的比重也是不断提高的。因此,虽然消费总的来说是递增的,但是,无论是资本家的消费,还是工人的消费,在全部剩余价值中的比例,都是递减的。

由于消费品产量增长率/生产资料增长率这个比值趋于稳定,而消费增长率/生产资料增长率这个比值却趋于下降,造成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就是决定危机趋势的基本矛盾。

3.垄断资本主义理论框架的形成。在斯威齐的危机理论中,消费和投资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变量。投资挤占消费的趋势,不但取决于资本家攫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主观动机,而且取决于生产领域中C/V不断增长的技术变化趋势。

虽然投资有不断超过消费的趋势,却不能不受到消费的最终制约。在斯威齐看来,“当作创造使用价值的自然——技术过程来看的生产目的,和当作扩大交换价值的历史制度来看的资本主义目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7] 超过消费限制的、必须用于投资的利润一旦得到投资,并且其产品已经大量进入市场,将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消费不足并不总是表现为危机。如果人们认识到继续投资将导致生产过剩,这些资源将被闲置起来,结果出现的将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生产的停滞,即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在这两种趋势中,斯威齐更加重视的是后者。他在阐释马克思的一段引语时,认为“生产的停滞——意即生产资源的利用低于生产能力——应该看作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正常状态”。不但如此,“如果这个见解为人所接受的话,整个危机问题就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重点就从‘什么事情引起危机和萧条’转到它的反面:‘什么事情引起扩张’”。[8] 这样,斯威齐就把资本主义危机和崩溃的问题,转换成为停滞还是扩张的问题,进而转换成为投资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互动的产物。

在消费和投资此消彼长的理论框架中,斯威齐吸收了原来属于其他流派的理论因素,把它们纳入停滞和扩张的动态分析。错误的投资、未形成产量的新产业投资都是抵消消费不足趋势的因素。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劳动后备军,减缓了用机器取代劳动的压力,缓和了C/V提高的趋势,从而剩余价值中用于消费的份额不至于下降得太快。然而,在老年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三个抵消因素的作用都在减缓,因此,垄断资本主义的正常状态就是长期停滞。但是,由于非生产性消费和国家支出这两个强有力的抵消因素,所以垄断资本主义又出现扩张的趋势。垄断资本在克服消费不足趋势的过程中发展,正是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书名的真正含义。

《资本主义发展论》为美国消费不足理论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构建了一个理论平台,这个理论框架预示而且也适应了战后美国经济长期繁荣的时代背景。因此,阿特韦尔认为,斯威齐的理论为后来几十年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学定下了基调。[9] 但是,把消费不足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问题,其前提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剩余价值迅速增加的趋势。斯威齐没能对这个趋势做出充分的说明,只是并不十分肯定地提到垄断导致工资向剩余价值的转移。[10]

4.吉尔曼对剩余价值不断增长趋势的说明。吉尔曼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斯威齐的不足。吉尔曼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研究,过于注重数量上的研究,而没有看到不变资本c在质上的变化。实际上,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不变资本c变得越来越便宜,由于节约劳动技术的采用,可变资本v也在下降,两种趋势相互抵消,使每一单位产出中c和v的比重都在降低,结果资本有机构成趋于稳定。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垄断资本主义利润的增加呢?

吉尔曼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发生了“转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这些普遍特征:产品、部件、工艺标准化,车间管理和劳动力使用效率提高,生产过程浪费减少,充分利用原材料、在生产产品的同时生产副产品。所有这一切减少了c的价值,提高了每一单位c对劳动力的利用,相对增加了v的比重,由此在c的数量仍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利润率。c在质上最重要的变化,包括电力取代蒸汽作为动力和控制仪器的使用。电力和控制仪器的应用使更加庞大高效的机器的操作成为可能,生产出更加坚固、耐用冶金、化学材料,如合成橡胶、塑料、尼龙纤维、新的合金等等,这些新材料所代表的c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c的使用量。仪器仪表如控制器、指示器、记录器等等,自动控制温度、压力、原材料的流量和消耗,以极小的价值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吉尔曼说,“一句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变资本(在c/v这个比率上的c)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被它传统的数量表现所掩盖了。相对便宜的工业仪器不断取代更加昂贵的工业机器,以及原材料消耗的不断降低,降低了不变资本数量上扩张的趋势,这不但从价值上说是这样,从物质形态上说也是这样。”[11]

二、经济剩余理论和垄断资本的发展趋势

1966年,巴兰和斯威齐出版了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标志着美国战后消费不足理论发展的高潮。

1.经济剩余概念。《垄断资本》的主题是利用经济剩余的概念来分析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困境和出路。这一概念最初由巴兰在1953年提出,指一定时期中总产量和消费量之差,包括实际经济剩余、潜在经济剩余和有计划的经济剩余三种类型。[12] 在《垄断资本》中,用来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消费不足趋势的是实际经济剩余和潜在经济剩余。

“一国的实际经济剩余是它的产值和消费值之间的差额,”即实际产量与实际消费量之差。实际消费量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所以,实际经济剩余“也就是相当于与工人、资本家和政府的消费相对立的投资额”。“潜在经济剩余,指的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资源所可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可认为必需消费品之间的差额”,[13] 表现在四个方面:高收入者的过度消费、社会中由于非生产性工人的存在而损失的产品、由于现存的生产机制不合理和浪费而失去的产品、由于工人失业而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

本文将潜在经济剩余细分为三个部分:潜在剩余Ⅰ指本来应该生产出来、 但实际上没有被生产出来的那部分产品,这一部分的潜在剩余说明,失业、资源闲置和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使社会实际产量达不到它原来所具有的生产能力;潜在剩余Ⅱ等于实际剩余即投资,这一部分剩余由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使分配份额向大公司倾斜而有增加的趋势,投资的增加创造出更大的生产能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来;潜在剩余Ⅲ指实际消费与必需的消费之差,表现为超过必需的消费,包括挥霍、 浪费、销售成本的增加、军国主义开支等。

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垄断资本》中,巴兰和斯威齐认为,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矛盾,是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之间的矛盾。“从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构改变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经济剩余增长的规律。不但实际经济剩余在增加,而且潜在经济剩余也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已经不再适用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必须“用剩余增长的规律去代替利润率下降的规律”。[14]

经济剩余不断增长的原因,在于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由巨型公司所主导的经济体系。巨型公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企业,它包含了纯粹垄断、寡头甚至垄断竞争企业。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价格竞争将使势均力敌的竞争各方两败俱伤,因此,巨型公司采取“价格领先制”的形式进行价格勾结,并通过压低产品的成本,使它们所获得的剩余不断增长。

巴兰和斯威齐对剩余增长原因的说明,几乎完全从市场结构这个交换领域出发,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严厉的批评。这种批评是正确的,但往往过分集中于经济剩余理论的不足,在一定能够程度上遮蔽了这一理论的意义。

3.垄断资本的新出路。经济剩余理论中最具关键意义的概念,是潜在经济剩余。如果减去实际剩余即潜在剩余Ⅱ,潜在剩余Ⅰ和潜在剩余Ⅲ分别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

潜在剩余Ⅰ不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实物, 而是由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所损失的产品。由于必需的消费不断受到压抑,如果整个经济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进行生产,必然有一部分产品无法得到实现。为了避免生产过剩的危机,用来投资的利润没有投入生产,结果就是潜在剩余Ⅰ的不断增加,经济在严重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既然不能吸收的剩余就不会被生产出来,所以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状态就是停滞。”[15]

但是,垄断资本并不就此陷入长期停滞。资本由其逐利本性所驱使,必然寻求克服必需的消费日益萎缩这一障碍。“抵销的力量的确是存在的。如其不然,这个制度早就应当自行崩溃了。因此,理解这些抵销力量的性质和含义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16]

传统的经济理论过分注意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忽略了剩余产品的其他利用方式。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些被忽略的方式演变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这就是潜在剩余Ⅲ。简而言之,潜在剩余Ⅲ就是不该有而被生产出来的东西。它是GDP的一部分,但这部分产品与必需的消费没有关系,只用来满足超过必需的消费,用于挥霍和浪费。《垄断资本》中所描述的抵销力量或剩余的吸收方式,大部分都属于潜在剩余Ⅲ,包括市场营销开支、政府民用支出、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支出等。

垄断资本面临长期停滞的趋势,唯一的出路是生产出更多在更大程度上背离必需的消费的东西来。简言之,用一种更不合理生产来拯救本来就不合理的生产。这样维持资本循环、增殖的结果,只能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不是提高。潜在剩余Ⅲ越多,离人们必需的、正当的需要的满足就越远。“垄断资本主义尽管造成了它所有的全部生产力和财富,却没有能够为这样一种社会提供基础:这种社会能够促使它的成员得到健康的和幸福的发展。”[17]

经济剩余理论是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巅峰,是消费不足危机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必需的消费深受压抑,生产过剩危机的威胁时刻存在,对资本增殖的生命运动构成了绝对的限制。资本突破使用价值生产限制的结果,是资本生产力对人们必需的需要的背离。正是挥霍和浪费,拯救了危机中的美国垄断资本主义。

三、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

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战后繁荣的终结,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赖以存在的土壤随之消失。与利润率下降相联系的危机理论取而代之,在70年代复兴,形成了具有欧洲大陆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但是,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影响并不因此而消失,相反,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1.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范式的深刻影响。 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开创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新范式。危机理论经过斯威齐的改造,崩溃问题基本上消失了。讨论危机问题,就是讨论资本主义停滞和扩张的交替。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是我们理解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轨迹的关键。

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基本上都按照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展开。70年代坚决反对消费不足论的基本定理派和利润挤压理论是这样,90年代以来的各种新理论也是这样。其中的典型,是英国学者克拉克的理论。克拉克试图以马克思的生产过剩理论为基础,发展杜冈的比例失调危机理论。克拉克认为,马克思没有崩溃意义上的危机理论。危机趋势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常态,一种日常性的事件,而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积累矛盾最为肤浅的表现。[18]

最近的危机理论仍然在停滞和扩张这个框架中展开。1998年,美国学者布伦纳提出一个新的利润率下降危机理论,解释70年代以来美国资本主义的长期停滞,引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又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被称为“布伦纳论战”,至今仍在继续,而参加论战的所有作者,几乎都在长期停滞论的基础上来展开争论,分歧只表现在关于利润率下降的不同态度上。

2.对美国危机理论发展的影响。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理论产物。由于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普遍缺乏美国战后经济繁荣时期的丰裕社会特征,这一理论在美国以外一直曲高和寡。

受美国消费不足理论影响,美国马克思主义者一般不认同具有欧洲风格的利润挤压理论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论,他们更倾向于从上层建筑等非经济层面上寻求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他们的创新理论继承了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框架中的许多因素。1973年,奥康纳在《国家财政危机论》中,提出了一个以国家作用为主线来综合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领域的危机理论。到了1987年,在奥康纳的《危机的意义》中,危机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而且包括了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人格危机。

80年代初,美国的戈登、韦斯科普夫、鲍尔斯提出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更加强调制度性因素在资本持续积累中的关键作用。他们认为,美国战后积累的社会结构建立在美国资本主义的四个支柱之上,包括劳资关系缓和、资本和民众关系缓和、美国统治下的和平、资本家内部的竞争缓和,这些因素都由制度性的力量所决定。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美国战后的经济繁荣。随着这些因素的破坏,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就成为“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危机”。[19] 1984年,在他们的普及著作《超越荒芜》中,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斯威齐、巴兰对垄断资本主义浪费的分析。“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法国阿列塔的“资本主义调节理论”相呼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的制度危机论。

3.消费不足危机理论将成为综合危机理论的一部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危机理论以单因素论为主,消费不足理论、比例失调理论、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各执一词,彼此对立。这种单因素论与早期崩溃论的范式特征相适应,因为复杂的理论结构对证明崩溃的必然性来说,自然不及单一的因素来得直接有力。

随着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兴起,危机理论范式从崩溃论转向停滞和扩张交替理论,危机理论的综合趋势也逐渐凸现出来。曼德尔最为强烈地排斥单因素论,他先后提出三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危机理论;[20] 韦斯科普夫试图在利润率下降的基础上综合各派理论;赖特则将不同流派的理论纳入资本主义历史框架的不同阶段中。

二十一世纪的危机理论将是综合的理论。上述“布伦纳论战”代表了危机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布伦纳提出一个美国、德国、日本之间此消彼长的竞争框架,来解释美国战后经济的长期繁荣和长期停滞。布伦纳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史上,第一次真正超越了国家地域范围,审视全球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这是经济全球化在危机理论发展中的反映。但是,整个“布伦纳争论”过于集中在布伦纳所提出的制造业利润率长期下降导致了美国经济长期停滞这一命题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这一现实。随着争论的深入,美国消费不足理论所关注的问题,垄断、浪费、非生产性劳动、劳动组织形式等等,必将重新进入综合理论的视野,融合为全球化时代危机理论的组成部分。

4.经济剩余理论提供了一个从质上判断资本生产力的理论工具。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已经精辟分析了劳动的异化。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即是被奴役,劳动的成果驾驭劳动者。劳动异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异化,即生产成为破坏,产品与人相对立,不但不为人类提供幸福,反而成为异化人类本身的工具。

在后工业社会之前,生产力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资本生产力更多地表现出历史进步意义,生产力异化的特征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经济学家的分析,都假定了使用价值的完整性,即经济物品都是以其充足的物质属性而不是以虚幻的符号意义取得交换资格的,同时人的需要又是自主的,消费者具有判断使用价值的能力,不受交换另一方所左右。

美国战后丰裕社会这一特定时期,使巴兰、斯威齐得以窥见资本生产力整体异化的端倪。如果说,潜在经济剩余Ⅰ表现为相对生产过剩引起的停滞, 潜在经济剩余Ⅲ则表现为资本对停滞的超越,表现为局部绝对生产过剩——超过需要的过剩。由于必需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压抑,潜在经济剩余Ⅰ越来越大, 资本只能通过潜在经济剩余Ⅲ谋求出路。潜在经济剩余Ⅲ不能凭空创造出来,必须借助广告的劝说来创造消费者的需要。在资本的驱使下,广告等市场营销手段不断制造消费者超过必需的需要,沦为扭曲人的需要的工具。随着潜在经济剩余Ⅲ日益增加, 社会产出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背离了人们必需、正常的需要,资本生产力异化倾向加强。

一方面为生产而生产,另一方面必然是为消费而消费。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比经济剩余理论更进一步。资本对社会的控制不但表现为对生产的控制,而且表现为对消费、对生活和观念的全面控制。消费不仅仅是使用价值的实现,而是异化为符号意义的实现。消费成为生活的目的,成为消费社会的神话。浪费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必需的需要的超越,浪费本身就是必需。作为符号意义的所谓人的需要,本身不过是市场营销策划的产物。人的主体性彻底丧失,正如鲍德里亚所指出的,“因为你的向往、你的美丽,甚至你的魅力都是厂家为你设计好的”。[21]

资本生产力的全面异化将意味着资本发展人类生产力这一历史使命的终结。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美国消费不足危机理论述评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