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和他的陌生化理论论文_郑茜珺

什克洛夫斯基和他的陌生化理论论文_郑茜珺

[摘要]20世纪初期,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影像,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在俄国发展起来,其作为作品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对后世的新批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在西方文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影响最广泛地理论观点之一。本文将通过对陌生化理论的再次探析,以及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陌生化理论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观点进行比较以求对陌生化理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进一步分析陌生化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全面理解该理论。

[关键词]陌生化;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对比分析

形式主义诞生于两个组织中,一个是以罗曼·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小组”一个是以维克多·什克罗夫斯基为首的“诗歌语言会”。在当时的文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多注重内容,导致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界限模糊的问题。于是形式主义理论的提出者们希望建立起一种研究文学的科学,他们认为“文学研究的主题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就是一种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1] 这种文学性观点认为,文学性是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核心和标志,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各种各样包罗万象的,所以内容是不存在广义特殊性的,所以文学性的体现就应该体现于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手法等而不包括内容。而陌生化正是体现文学性的技巧之一,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深深的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下文就其概论,进行比较分析及应用分析,以求对此文论观点的深入理解。

一、陌生化的概念探析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了两个相对的概念,自动化和陌生化(奇异化),他认为自动化是一种对熟悉事物细节的忽略,“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会自动完成……谁要是记得自己第一次握笔或第一次说外语的感受,并以之与自己后来第一万次做这些事时的感受相比较,就会同意我们的意见。”[2]这种对于已知事物或是熟练动作细节的忽视是一种“省力”的做法,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是可以被理解的,这会大大的节约我们的精力和劳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是一种“日常语言”而非“创作语言”。这种自动化是一种感官的麻木,“生活就是这样化为乌有。自动化吞没事物、衣服、家具、妻子和对战争的恐怖。”[3]因而,作者提出了“奇异化”即陌生化的概念。“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艺术之中并不重要。”[4]作者在这段话中对陌生化的定义是使作品中的事物可感客观,并且使感观的难度艰巨化,而非对事物的单纯认知的一种艺术手法。而艺术在作者眼里,正是通过陌生化对事物进行感受和体验创作过程,成品反而就无关艺术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陌生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浅要的对陌生化理论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理解,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观点是在艺术领域内对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如对语言、结构、形式、手法的陌生化,是事物更好的被感观,从而产生艺术的体验,这也正是形式主义所认为的文学性的技巧所在。艺术活动的规律体验是人类共通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也提出了与陌生化的相关观点,下面笔者将就刘勰所著的名篇《文心雕龙》中的观点与陌生化理论进行对比探究。

刘勰在《定势》中点名了文体的变化“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5]作家们厌恶了就的文体而创造了新的文体,他接着又指出,创造了新的文体的方法“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这一点和陌生化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我们注意到刘勰的态度是“讹势所变”他不认同这种创新的趋势,表面上看他和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相悖,但实际上刘勰也十分重视文学上的变化。在《通变》篇中刘勰先是提出了“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6]“通变则久”强调了变化的重要性,而后梳理了前代各朝各代文体文风的变化。“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于黄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于虞代;商周篇什,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一也。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写楚世;魏之策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榷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7]随后他指出了他认为的变是应当在熟悉的旧因素的基础上变化才能达到“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的程度。

三、结语与反思

本文通过对陌生化理论的探讨,得出了什克洛夫斯基对陌生化理论的定义,即陌生化是一种在艺术领域使熟悉事物重新被感观,甚至以一种更艰难的形式被感观的手法,而艺术正是通过陌生化对事物进行感受和体验创作的过程;又通过将其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艺理论进行对比,得出了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熟悉的基础上陌生化,丰富了陌生化理论;最后研究陌生化理论在中国文学中的体现,我们发现陌生性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早已不自觉的被使用,并进一步对陌生化理论有了实体性的理解。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其形式主义和陌生化理论,他有一句名言“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它的颜色从来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他认为艺术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从来不反应现实的,这是明显错误的。他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的简单化,过于的夸大了艺术形式,即陌生化手法的重要性,艺术手法固然重要,但艺术的手法的规律并不能成为文学发展的决定因素,完全的孤立内容是不切实际的,没有内容的文学形式就如同空中楼阁,艺术手法,归根到底也是社会文化和内容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雅各布森.最近的俄罗斯诗歌.(布拉格1921年版)[M] .11

[2][3][4]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第2版)[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5][6][7]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60

[8]李海月. 陌生化理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7.

[9]郑娜.浅析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以什克洛夫斯基笔下的托尔斯泰为例[J].学理论,2014(35):146-147.

[10]李文慧. 陌生化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1]陈芸莉. 八十年代小说艺术的陌生化倾向探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

[12]盖橙程. 陌生化理论新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郑茜珺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什克洛夫斯基和他的陌生化理论论文_郑茜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