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在最开始接触数学时,必须要形成的一种素养。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当中数感占据重要地位。在教育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增加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之初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到数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数感培养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还为学生安排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应用等教学领域,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小学这四个知识领域学习中发展数感,理解数的意义,同时学会使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数,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得以发展,最大程度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从小得以提升和进步。
一、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数感培养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让学习切实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印象,这是培养数感的一条快捷的途径。在当下的教育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数学的生活化,这在数学应用题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以小学中年级圈地问题的演变来看即可略见一斑,在最初的教学中,题目的阐述方式为,“已知有两段长16厘米的线段,将它们分别围成正方形和圆形,问哪个面积更大”,这样的题目表达虽然看上去很数学化,但是学生很难理解到这样的问题在实际中有什么意义,所以解答的兴趣就不是太高,而后来将线段换为篱笆,将面积换为得到的地皮大小,就显得更加贴近实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一个较为简洁的提问甚至不指明到底圈成正方形还是圆形又或者是其它什么图形,仅仅提问“16米长的篱笆,如何可以圈出更大面积的地皮?”这样的提问虽然看上去没有方向,但是却是高度还原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问题解决中,学生就会形成这样的数感,“在固定周长的图形中,圆形具有最大的面积”,这样的思路在以后的研发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得到的数感,可以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同时又能更加便捷地完成对于生活实际的应用反馈,这是数感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创设情境,在估算比较中发展数感
估算反映了人们在面临问题时的选择和判断能力,是有效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估算中来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数感。与此同时,数学教师也需要加强对学生估算和比较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选择、判断的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很快地建立生活中事物与数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在估算和比较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受到小学生年龄的限制,教师通过教学的手段无法使学生对于知识产生极为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使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思考,集体讨论的学习习惯。借助这种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数学问题,得到自己的答案,最终在集体的讨论中加深理解,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深度,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对数学进行学习,不单单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听和记忆,而是要动手操作和运用。例如,教师在对位数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可以开展学号设计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仅仅依靠简单的几位数就可以将同学们的入学时间、所在班级以及号码和性别等相关信息体现出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具有好动的特征以及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即使是简单的操作、猜测等活动就可以让他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对乘法口诀进行教学时,通过“数青蛙”的游戏活动来进行。而对于思维不断增强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们较为喜欢的“计算24”扑克牌游戏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四则运算进行运用而得到24,进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游戏活动中增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养成数感。
总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实现真正的素质化教育。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地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教学目的,积极地结合生活实践,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渐地提升数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平丽娟 培养良好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
[2]李忠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7,(08)。
[3]李屏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
论文作者:季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