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论文_米雪1, 曹富裕2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论文_米雪1, 曹富裕2

1、北京中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2、身份证号码:2105211989****2873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高物质生活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时代的代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情况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喜欢、追求力度,因此,注重建筑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这种情况下,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中,不仅能提高建筑规划设计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此,本文就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和精神观念的总结,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当代建筑渐渐的丢失了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也渐渐开始注重对建筑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对现代建筑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去,找回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返璞归真的理念,去创造出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建筑,把建筑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提高,是堕待我们去思索探讨的。

1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市的各种建筑也越来越多,由于城市在规划设计中,过于看重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大同小异,缺乏城市特色,在整个区域中很难将城市独有的文化展现出来,也容易引起人们对建筑的审美疲劳。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年的沉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即便在我国传统的建筑中,也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如四合院,代表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乔家大院代表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现代生活中,面对繁杂的城市生活,人们越来越期望回归于自然、安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谐、天人合一观念对现代人们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人们也越来越看重传统文化的渗透。

2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因素的原因分析

2.1建筑规划设计师传统文化基础差

就目前而言,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了当前的流行趋向上面,在城市文化积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设计出来的建筑形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加上在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建筑物只有实用价值,缺乏必要的文化气息,很多建筑规划设计师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设计建筑物时,只是循环的利用现有的形式,使得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元素。

2.2民众缺乏传统文化意识

进入新时期以后,西方文化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很多人为了追求时尚,过于看重西方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缺少的问题不断加重。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过于看重建筑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现代的高层建筑具有很强的优势,使得很多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将视线放在上面,造成建筑物中缺乏传统文化元素。

2.3城市规划对区域民族特色不重视

在我国,北京、上海两大现代化城市建设完成后,对其他城市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城市在规划设计中,过于看重建筑的现代化,在整体布局上面,仿照北京、上海,导致各个城市的规划、建筑物的设计千篇一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3.1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

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展现出的文化理念也有所区别,这也就导致许多设计师设计出的建筑效果存在差异。因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容易受到周遭文化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事先对地域文化进行了解。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四周的环境及地理位置进行调查,尊重地方民族风俗,尊重传统文化。因此,在实际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建筑多个环节,及时摒除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因素,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保证建筑物现代化与时尚感的同时,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理念,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建设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展现出当地文化经济布局及人文情怀的发展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也存在一定缺点。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寻求自然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统一,必须要充分解析传统文化,选取其中的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有效实现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3.2价值取向与审美方面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规划设计效果衍生出的价值观取向与审美情趣会对初期规划产生深远影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特别是一些设计师,传统文化对于此群体而言,不仅是设计灵感的来源,更是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现代建筑物中许多都增加了龙这一元素,从古至今龙一直是神圣的象征,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龙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此时设计师则需要利用此元素将其现代建筑进行结合,全面开发建筑物的商业价值,此举不仅有效融合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更有效中和了人们对建筑物审美的需求。设计师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社会大众比较倾向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全面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需求。

3.3设计创新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经济文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为了防止出现建筑物过于雷同的问题,设计师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并将其中创新思维应用至建筑物设计活动中。为了实现预期的设计效果,设计师还需要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深度考察美学与建筑学的连接点,基于物质文明结合的基础,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在考量计划可行性的前提下,创新设计方案。这样一来,有效衔接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学,还可以宣扬传统文化。设计师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将其表现在建筑物中,有效增加建筑物的文化情趣。若是设计师可以将建筑物设计看作是某一种文化语言,那么其所采用的传统文化都将转变成一种文化元素展现自己对于建筑物的看法。只有设计师才具备此种审美情趣与价值观,通过有效将此内容应用至建筑物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凸显出建筑物隐含的文化价值。只有真正做到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才可以在建筑物充分凸显出当地文化属性。通过有效创新传统文化使用方式,有效结合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防止设计师出现雷同的问题,还进一步凸显出建筑设计的多元化优势。众所周知,传统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洗礼,不仅没有走向衰亡且变得更加风采依依,直接证实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性。因此,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的学习先进技术,吸收借鉴一些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充分彰显出建筑物的文化价值。通常情况下,设计师更为关注传统文化的解析,这也就要求此群体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建筑设计的创新,还要将更多的发展目光投向传统文化的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统一。在了解本地区风俗人情后,结合传统文化发展需求,创新现代建筑的古典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渗透在现代建筑中,进而全面实现现代建筑与人文文化的结合。除此之外,设计师在创新建筑物设计方案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建筑的还原与保护,只有保护好具备浓厚气息的建筑物或者是修复一些受到损伤的建筑物,才可以真正提升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并为其设计出更好的建筑方案提供素材。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建筑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往的单一化建筑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重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规划设计的融合,以此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本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鑫.探析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8:103.

[2]王意峰.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3]罗仕棋.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3,02:23-24.

论文作者:米雪1, 曹富裕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论文_米雪1, 曹富裕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