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论文_黄晶华

黄晶华

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 150008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7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有效率997.33%,显著高于常规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消化性溃疡;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

所谓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临床消化科的常见、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群[1]。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虽未有上腹痛症状但是烧心、反酸、腹胀等。笔者通过对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护理效果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同时排除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75例;其中干预组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5.8±5.9岁;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复合性溃疡22例;常规组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6.2±6.1岁;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复合性溃疡22例;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瑞贝克、克拉霉素等药物治疗。

1.3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病房定期消息、保持干净,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遵医嘱用药。干预组在常规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疗效慢、病程长等特点,在长期的疾病折磨下,患者的体质较弱,复发率较高,造成患者沮丧、悲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较;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暗自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打消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起治疗成功的信心,使患者积极的面对今后的治疗及护理工作。(2)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人员运用专业且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原因、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细致讲解;采用多种方式让患者对疾病进行充分了解,如:宣传栏、彩页、患者交流会等形式,让患者在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注意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3)饮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饮食偏好,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长期坚持,养成按时进餐,作息有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为使患者的胃酸以及胃泌素的分泌降低,促进胃窦的扩张,嘱患者戒烟、戒酒,并让患者明白吸烟饮酒对疾病及治疗的不良影响;嘱患者多摄入低脂、高蛋白等易消化、无刺激、清淡的饮食,限制肉类、鸡汤及鱼汤的食用次数和食用量;尽管牛奶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性的,它在胃黏膜上附着,并刺激胃酸继续分泌,因此,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适量饮用牛奶。(4)疼痛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观察并分析患者每次疼痛的时间以及持续的时间,将疼痛的原因以及相对应的措施向患者讲解: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表现为空腹痛和午夜痛,嘱患者提前应用制酸剂,并多摄入碱性的食物,也可以采用针灸、局部热敷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镇痛;建议患者采用转移疼痛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如: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5)睡眠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房内保持舒适、温馨、安静;嘱患者临睡前热水泡脚、听催眠曲或轻音乐等;记录并分析患者的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严重失眠的患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6)出院指导干预: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嘱患者出院后仍要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不得随意改变药物用量及采用其他药物;出现严重不适时,立即来院复查。

1.4观察指标 嘱患者出院1个月后来院复查,评价临床疗效,出院6个月后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5判定标准(1)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①依从:患者可以按时按量用药;②不依从:患者间断用药、擅自停药或随意增减药物的用量。(2)疗效标准:①痊愈:患者溃疡面完全消失,外周无炎症出现;②显效:患者的溃疡面已经基本愈合,但溃疡面周围有轻微炎性反应;③有效:患者溃疡面积缩小<50%,但可见愈合期;④无效:患者溃疡面与治疗前相比未见好转甚至加重。

1.6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3讨论

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因素等均是主要的致病因素[2]。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实施心理护理并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制定饮食计划,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等,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有效率997.33%,显著高于常规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成玉娥.消化性溃疡23例护理干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49-3150.

[2]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3-84.

论文作者:黄晶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论文_黄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