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血脂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5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实验室检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CHO),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ALT为(120.58±12.74)U/L、LDL-C为(3.85±0.48)mmol/L、CHO为(6.75±0.53)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9.42±2.48)U/L、(2.46±0.32)mmol/L、(5.12±0.33)mmol/L,HDL-C(1.39±0.42)mmol/L低于对照组(2.85±0.53)mmol/L。
关键词:ALT;脂肪肝;血脂指标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combined with blood lipid index in the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5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Laborato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groups of subjects,including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and total cholesterol(CHO),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Results the ALT(120.58 + 12.74)U/L,LDL-C(3.85 + 0.48)mmol/L and CHO(6.75 + 0.53)mmol/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39.42 + 2.48)U/L,(2.46 + 0.32)mmol/L,(5.12 + 0.33)mmol/L,and HDL-C(1.39 + 0.42)mmol/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Key words] ALT;fatty liver;blood lipid index
脂肪肝主要是由于代谢平衡失调,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累积引起的疾病,属于临床高发肝脏疾病,同时脂肪肝也由遗传引起,因此存在潜在危险因素,干预不当,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纤维化转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脂肪肝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肥胖、乏力,不存在特异性症状,因此不易被察觉,而在发现时,均为中晚期,可表现为低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下肢水肿、恶心呕吐、疲劳、肝区隐痛等 [2]。本文旨在研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血脂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本院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47±2.78)岁,平均体质量(69.43±3.62)kg。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9.91±2.47)岁,平均体质量(67.87±3.21)kg。两组受检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选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九强公司生产。
1.2.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在检查前3 天均被告知清淡饮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空腹采集约5 ml静脉血,并对标本及时进行离心,参数为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ALT、LDL-C、HDL-C、CHO。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ALT为(120.58±12.74)U/L、LDL-C为(3.85±0.48)mmol/L、CHO为(6.75±0.53)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9.42±2.48)U/L、(2.46±0.32)mmol/L、(5.12±0.33)mmol/L,HDL-C(1.39±0.42)mmol/L低于对照组(2.85±0.53)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规律的改变和时代的进步,油炸食品、快餐开始大量涌入人们生活中,其均可导致脂肪囤积于体内,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同时肥胖、糖尿病、病毒性肝炎、大量饮酒也可作为脂肪肝的诱发因素,若未及时干预,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且经研究统计,发现大部分治疗不及时的脂肪肝患者可转化为肝纤维化,从而影响肝脏代谢、功能,甚至转变为血液中堆积,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给脑组织带来不可逆损伤 [3-6]。
经研究发现,对于合并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患者可增加脂肪肝的发生率[7,8]。而在治疗脂肪肝患者时,主要原则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常实施实验室检查,其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诊断正确率高等优势[9,10]。ALT多存在于肝细胞内,一旦肝细胞受到损伤时,便可发现ALT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水平值越高代表肝脏受损越严重。LDL-C、HDL-C、TG、CHO能够反映患者体内血脂情况从而利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肝脏是脂蛋白代谢中的枢纽,对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而言,LDL-C的合成异常,可引起脂肪肝,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脂肪肝实施肝功能指标ALT联合血脂指标检验 能够对患者病情诊断、进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尚宝荣. 血脂和血糖检测在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4024-4025.
[2]王学莲.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301-1302.
[3]丁振.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2016,35(25):23-24.
[4]肖雪云,曾烈华,黄多娣. 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81-82.
[5]高述芳.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70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3-4.
[6]张鹏.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269.
[7]张晓红. 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2015(10):56-58.
[8]陈灵锋.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2):1881-1882.
[9]付晓杰,王璐. 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2016,35(6):190-191.
[10]颜宏华.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5,28(31):213.
论文作者:杜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脂肪肝论文; 血清学论文; 指标论文; 血脂论文; 水平论文; 患者论文; 肝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