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9.89±19.8)d,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02.46±15.62)d;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位移,导管堵塞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导管置管时间明显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白血病;PICC护理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克隆发生异常而引发的恶性血压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以化疗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治疗。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操作简单,可长时间置留,所以PICC置管护理工作也较为重要[1]。本文主要探讨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特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病程3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1.39±0.86)年。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病程5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1.28±0.5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治疗并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1.2.1制定计划:我院组成护理小组,对以往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容易发生的意外事件整理并做好防范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包括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计划的合理、有效的实施。
1.2.2实施计划: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全面的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细致的进行解答。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PICC置管的相应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优点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以及日常导管的自我保护,避免导管发生移位或者脱落。静脉注射结束后,应注意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反复冲洗,避免导管出现堵塞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定时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重点对穿刺部位进行细致查看,并主动问询患者是否有疼痛或者不舒服的地方。护理人员需要每周定期为患者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更换敷料。如果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感染迹象,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2.3检查:护理人员首先应每日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自行检查,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有遗漏事项需尽快完善。我院质量小组同时对护理工作的实施开展详细检查,包括护理人员的实施步骤,护理程序,患者的感受,患者病情的记录等多方面[2]。如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引起重视,并在每周的总结会上进行重点研讨,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1.2.4评价:定期进行护理研讨会,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护理工作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价,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包括心理、身体、日常等10个项目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判定为满意,50分到80分判定为一般,低于50分判定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白血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而PICC置管可有效降低患者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以及对血管的损伤,但是对于PICC置管需要加强护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3]。而PDCA循环是由美国休哈特博士提出[4-5],戴明环进行宣传普及,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式。PDCA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组成。可对PICC置管护理进行循环模式的综合管理,不良事件等情况有效降低并在发生后及时进行总结、解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9.89±19.8)d,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02.46±15.62)d;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位移,导管堵塞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导管置管时间明显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华,余琨,苏严严,等.PDCA 循环管理在肿瘤患者PICC 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1):67-68.
[2]张晓玲,汪丹,周晶,等.两种不同方法处理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皮肤过敏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869-5871.
[3]杜红莲. 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 护理模式的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37-38.
[4]谈超,孙继敏,江小四,等.PDCA 循环在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3,24(41):3888-3890.
[5]杨小燕. 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 护理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54-155.
论文作者:易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论文; 导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