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道路论文,目标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4)05-0029-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探索,经历了由“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认识发展过程。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角度,阐发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总体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并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之后,党的十六大正式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正式确立,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发展观的创新
首先,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已完成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前两步,且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应当指出的是,我们有时会片面地强调了GDP的增长指标而忽视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忽视了“人文关怀”,所以在一些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既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改革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上,更为强调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全面发展不仅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更要把稳定的就业水平作为重点;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要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等等。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观的重点。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在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上,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其次,在发展的理论依据上,由单纯强调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转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的发展生产力是“中心任务”、“最根本的任务”,相对多年来以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为第一位的任务,把发展生产力和搞政治斗争本末倒置,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但应当指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在保证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式。《共产党宣言》里讲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说:只有生产力极高度发展,人才能够得到最全面发展,只有每个人得到最全面发展,才能够使其他一切人全面发展;只有作为个体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那他才能够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未来的共产主义就是由这种个体自由人所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这个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是以人而不是以物,以人的自由度来界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所以他称“人的依赖性”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依赖性”是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个性”是共产主义社会。显然,以上面的逻辑即由生产力高度发展带来人的全面发展并由此又带来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来理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在发展的战略部署上,在“三步走”的基础上提出在第三步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六大正式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即由“两个文明”目标转向“三个文明”目标建设。
第四,在发展的战略方针上,由重点、倾斜式发展转向协调发展。邓小平于1982年曾提出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战略方针,同时还提出沿海地区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发展战略方针。在这些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有一些问题凸现,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等。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具体体现在:一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在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二是要实现“四个协调”,即“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三是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五,在发展的思想观念上,与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发展战略、战略方针转变相适应,思想观念也正在逐渐发生转变。
上述发展观的五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转变和创新。其中,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创新是主线,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理论体系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确立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由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转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第二个层次由两个文明理论体系转向三个文明理论体系。
首先,由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转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按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及相应思想文化建设模式,与此相适应也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突出特征,在经济上,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其核心就是用行政的手段配置资源;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政府既是生产的管理者,又是产品的分配者,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在思想文化上,重政治轻经济、重思想轻业务的倾向十分明显,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这种传统经济政治体制在最初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它的弊端就凸现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对传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坚定不移的改革,特别是对经济体制改革采取市场化的取向,最终在认识上突破了计划和市场传统观念的束缚,认识到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相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基本框架,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十五大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至此,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并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体系开始形成。
这个理论体系与传统的理论体系相比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创新:其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核心点由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其二,提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党的十五大在政治纲领中首次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目标。其三,提出了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论相适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次,由两个文明理论体系转向三个文明理论体系。早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角度,阐发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总体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实际勾画出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由此确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贯穿和渗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其中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直接地对应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基本框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最实质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党在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本纲领。至此,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目标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就基本确立了。但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央所确定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并强调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时而采用两分法,把民主政治包括在精神文明的范畴,时而采用三分法,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并列,始终没有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给民主政治一个明确的定位。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对民主政治建设如何定位的问题就突出起来。江泽民多次强调,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在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明确地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理论体系由两个文明理论体系转向三个文明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其一,“三个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有机整体。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相依存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科学、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其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显然,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理论体系第一个层次理论产生在前,第二个层次理论产生在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最高要求并涵盖了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理论体系的创新,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特殊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制度的创新
第一,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中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其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二,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继之,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进一步明确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其三,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向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其四,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中央银行调节职能得到加强,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调节由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供求总量变动,由追求速度、数量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注重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其五,在分配制度上,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得到国家保护和认可,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得到鼓励。其六,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相配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其一,进一步完善了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一是坚持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发展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其二,加强各项具体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提高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进行党政机构改革,实行了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积极扩大城乡基层直接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区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其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一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二是实现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的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三,在推进社会主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建设进程中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其一,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目标,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增加科教投入,实施国家重大研究计划,支持和推动国家研究机构的改革、调整、建设和转制,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211”工程和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来促进我国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其二,深化科技技术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改革科研运行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立符合我国政治体制和现实国情的决策体系;强化政府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和指导、行政监督等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形成科技工作的大联合、大协作、大集成;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有效地避免了多头和分散投入;加强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建立了政府对国有科技资产的管理制度。其三,教育体制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建立和完善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国家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建立和完善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其四,深化了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理分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强化了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其五,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制。公共卫生体制就是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管理公共卫生事务,共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框架。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在发展观、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个方面的创新,可以归纳为:发展观的转变和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理论体系的转变和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度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目标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大文明”健康协调发展,要靠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及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动。
标签:精神文明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政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政治文明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