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财务战略理论前沿: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理论论文,财务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因经济发展而大量不断消耗能源导致了碳氧化物(如CO[,2]、CO等)的大量排放,使其构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因子,进而造成各种气候灾难,粮食减产等,严重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卫生安全,这已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由此,随着京都协议书的签订、巴厘岛路线图的出台、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以及各国环境法规的愈加严格,排污权交易迅速发展,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开始受到国内外会计学界的日益关注。
全球企业作为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责任者,其CO[,2]的排放越来越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变得愈加重大。企业在面对低碳经济挑战的同时,也使得每个企业的财务活动都面临碳限制。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企业碳排放和管理所引发的一系列新财务问题也应运而生,且已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会计领域的前沿点。
碳财务战略同时涵盖了碳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概念范畴,其涉及内容极为庞杂且新颖,尚处于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其相关的综述性文献屈指可数。究其原因:碳会计相关研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热点问题,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而碳财务战略研究又须以碳会计的各项信息数据作支撑,因此该研究命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由于“碳财务战略”这一提法至今尚未有学者明确提出,因此与碳财务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另一方面,鉴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个别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现有学术文献均极少提及碳财务处理、碳财务报告及碳财务管理控制等问题。因此,基于现实需求的紧迫性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状态,综合运用碳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碳排放与管理、企业能源管理等理论与方法,站在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层面,将碳减排与管理因素融入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当中,从而兼顾企业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外碳财务战略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关于碳财务战略的理论讨论,大多围绕碳会计及其财务的相关定义而展开,对于从企业碳财务战略角度来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的还并不多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外企业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如加拿大的Sonia Labatt和Rodney R.White,美国的Saurav Dutta,和Raef Lawson,英国的Rob Gray、Larry Lohmann、Jan Bebbing-ton,西班牙的Carlos Larrinaga-gonzáLez,澳大利亚的Janek Ratnatunga和Stewart Jones、Roger L.Burritt,德国的Stefan Schaltegger,日本的橋爪大三郎等学者教授都积极开展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从而掀开了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相关研究领域的序幕。但纵观其研究,发现并无“企业碳财务战略”的直接提法,故只能通过梳理与该研究命题相近领域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介绍。
(一)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
企业碳信息披露与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是目前在此领域探讨较多的一个议题。日本学者ShiroTakeda(2007)以日本27个部门和八种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部门动态CGE模型,认为实施碳管制一方面能获得成本收益,另一方面企业碳管理还能减少资本金税。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专门通过对日本10家电力企业、4家钢铁企业、12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样本案例分析,发现样本企业在证券报告中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分析”一栏并未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所引发的财务问题,此外,研究结果发现样本企业中除了一家企业提出了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应达到的减排目标以外,甚至没有一家企业提供实际排放数据。法国学者(2009)通过实证,分析了财务业绩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得出企业碳信息披露并不会降低企业的股本成本。意大利学者Giorgio Locatelli和MauroMancin(2010)测度了意大利的中小型核煤与天然气发电厂受到碳税和电力能源价格的财务影响,认为碳成本的提高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希腊学者Adolfo Carballo-Penela和Juan Luis Dom é nech(2010)尝试将企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信息融入到企业财务报表中,以产品碳足迹为切入点,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产品的碳足迹信息。美国学者Marilyn T.Lucas和Matthew A.Wilson(2008)以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服务行业环境管理与其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1228家服务企业的调查,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了环境管理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的结论。
(二)碳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Karl Bokenkamp和Hal LaFlash(2005)针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价,他们提出财务风险一定将会与未来企业碳排放管制密切相关,企业进行碳管理能避免财务风险从而保护消费者和股东利益。澳大利亚学者Roger L.Burritt和德国学者Stefan Schaltegger(2010)全球会计、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发表了碳管理会计的论文,通过建立新的碳管理会计框架,寻求建立碳管理和财务业绩方面的联系,他们认为企业碳减排对公司财务影响很大,因此通过寻求公司碳相关的信息可找到企业碳排放管理所造成隐性的财务风险影响程度。
(三)碳筹资及投资战略
国外对于碳筹资及投资战略研究较少,但从碳金融的角度却有了一些研究。英国的Xi Liang和David Reiner(2009)指出发电项目传统融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研究出一个框架来分析个体的行为决策在低碳技术项目投资中的具体应用,得出发电企业在采用新低碳技术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多元化投融资项目决策的研究结论,即投融资项目决策不能完全只评价财务效应,还应考虑项目筹融资和投资过程中的低碳效应,特别是对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项目应采用新的投融资指标来衡量。拉脱维亚学者Andra Blumberga,Gatis Zogla,Marika Rosa,and Dagnija Blumberga(2011)分析了拉脱维亚能源效率部门的绿色投资计划,采用了综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项目的类型、地理位置、项目期望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财务分析来对绿色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此外他们还利用了成本效益指标针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碳排放数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此外,德国学者Elisa Minou Zarbafi(2011)也在其学术著作中认为,目前各大机构投资者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公司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风险以及碳排放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促使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各机构投资者通过选择公司社会责任执行较好的股票,从社会角度实行社会责任投资。南非学者Heinz Eckart Klingelh fer和德国学者Peter Kurz(2011)针对低碳技术和排污权交易投资的案例,研究了不同时期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变化,认为对于生产商而言,长期投资期限和产品最优化生产之间的计量矛盾融合了各种长期的、低效投资和融资的问题,因此通过层次规划模型结合敏感性分析,能近似的度量出获利项目的净现值。
(四)碳业绩管理的财务评价
针对企业碳绩效管理的财务评价,大多数围绕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或者基于清洁生产技术、低碳经济等前提下的投资和融资评价。Jurgis kazimieras Staniskis,Zaneta Stasiskiene(2008)年在其著作《环境管理会计,投资评价和财务融资》中将清洁生产机制下的企业项目评价分为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筹资评价,并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进行了评价,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后产生的环境效益包括碳排放、废水排放削减、能源节约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南非学者Heinz Eckart Klingelh fer和德国学者Peter Kurz(2011)也对企业使用未来新能源和低碳技术进行了财务评价,并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和生产活动分析估值评价了未来的低碳(或零碳)电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简要述评及启示
由于国外研究机构在此领域相对于国内而言,起步较早且成果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国外文献资料作为参考依据,从目前国外对碳财务这一新型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来看,企业碳财务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范式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这主要表现在:
(一)从研究理论体系上看。由于碳会计理论体系尚不够成熟,还处于探讨阶段,但企业碳财务战略是扎根于企业碳管理的基础实践,因此碳财务战略相关的理论框架还亟待建立,进而需要对传统财务战略进行修正。
(二)从研究样本数据看。企业碳管理业绩与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大多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碳信息披露所引发的证券市场反应波动,而较少真正从节能减排战略、低碳化战略过程中采用投入产出的方法,以能源管理工程、工业生态学、环境会计相结合的学科综合角度对企业减少高碳能源投入和控制CO[,2]末端排放这两方面对财务造成的影响进行财务数据的挖掘和审视。此外,虽有从碳筹资和碳投资项目中引入了企业实施各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后的财务指标研究,但因碳捕捉、封存技术自身的不完善,导致具体的企业碳绩效管理数据难于采集和整理。
(三)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国外文献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企业环境绩效领域,遵从企业原材料投入到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带来的各项成本支出、收益获得这一主线,却很少有针对碳排放这一专门的物质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进行核算的研究。虽然有国外学者针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核算,但仅仅是针对单一产品的环境数据层面,并未扩展到环境与经济数据融合的碳财务战略高度。
(四)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集中在企业碳业绩管理、碳信息披露及与财务业绩、企业价值等相关性研究领域,实证研究仍然是国外研究关于碳业绩管理、财务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其次,问卷调查法也用于公司各种节能减排战略中由于碳信息披露所导致的碳管理和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而在企业碳减排成本的度量、管理中则普遍利用数学模型建模方法。但无论是哪种研究方法的运用,都未能以货币形式清晰、完整的反映企业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低碳战略后所引起的财务风险、财务收益及其真实的财务资金流向。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各国对于收集和利用碳物质信息的方法还不完善,因此由碳物质信息所带来的货币信息以及利用货币信息来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并对其进行诊断、决策、评价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四、结论及构想
随着低碳经济现象的产生以及企业低碳化战略管理理念的涌现,碳财务战略学科的边缘性将不断增强。今后势必将成为环境会计领域的一块前沿热点领域。但由于该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质量的碳会计标准体系尚未出台,其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都尚未成熟。但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基于企业共生财务理论视角的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框架。从理论上来讲,新的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框架应是对原有财务战略框架的反思与发展。因为新框架把原有框架未予考虑的大量信息纳入进来,如引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低碳化战略、节能减排战略的影响程度以及随之产生的财务绩效考虑进来,建立基于企业碳绩效战略与财务绩效战略共生的企业碳筹资、碳投资、碳成本管理、碳财务绩效评价战略等。
此外,新框架中还可构筑企业碳财务战略运行保障协调机制,即该机制是建立在政府、股东、消费者这三者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于企业碳财务战略保障协调的途径上,从而完整的实现了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运行的闭路循环。
当然,在本研究建立的新框架体系内,由于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引入、企业群碳排放财务绩效的影响、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难获得性等,可能会使新框架体系及其相关模型复杂化,但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而提出的这种尝试性探索,对于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理论研究创新,优化企业低碳化、节能减排战略路径,以及提高宏观政策层对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决策支持都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