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西里语与汉语语音对比研究
王晶晶1 ODUOR STEPHEN ONDAGO2张家赫3
(1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澳门 999078;2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3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院,日本东京 226-8503)
摘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言的物质载体是语音。汉语和斯瓦希里语(以下简称斯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除在结构和句法特征上的自然差异外,其语音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将斯语和汉语在语音上进行对比,从辅音、元音和声调三个方面探讨了斯语和汉语语音的异同。
关键词 :斯瓦西里语;汉语;语音;对比
1 汉语语音概述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包括声、韵、调三部分。通常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
纳入标准: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排除标准:(1)术前伴有神经症状或大重量牵引中产生神经症状的患者;(2)合并其他复杂椎管内畸形如脊髓栓系、肿瘤等;(3)单个半椎体畸形;(4)角状侧后凸畸形。
1.1 汉语声母分类及特点
汉语语音中共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根据发音部位一般分为7类,即舌尖中音、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尖前音及舌根音。根据发音方式分5类,即塞音、塞擦音、鼻音、擦音和边音。根据声带振动情况分为清音与浊音。此外,声母还有送气及不送气的区别。在汉语语音中,“w”和“y”并不是声母,是复韵母的韵头,但在零声母音节中被视为声母,实际上是韵母“u”和“i”的另一种书写符号。
1.2 汉语韵母分类及特点
韵母指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韵母为单元音的较少,一般普通话的音节包括几个元音,有些音节在元音之后再加辅音。大部分音节的韵母由多个元音组成,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如在“软ruan”这个音节中,“r”是声母,“uan”是韵母。而在“uan”这个韵母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在汉语普通话中,“er”是特殊韵母。普通话的韵母共39个,包括10个单韵母、13个复韵母和16个鼻韵母。
然而,在室内环境中测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结果更不具体。有时很难确定哪些特定的材料要对异常高的读数负责。
对于舌尖后音zh[tʂ],汉语中是舌尖后音、不送气、塞擦音和清音,而在斯语中没有 zh;斯语辅音“ch[tʃ/tʃh]”是腭龈音,有两种发音,都是送气、舌尖后音,与汉语ch[tʂh]的发音相同;汉语中sh[ʂʻ]属于舌尖后、擦音、清音。但是斯语中是摩擦与腭龈音;汉语中r[ʐ]是舌尖后、浊音、擦音,而斯语中的r[ɾ]是闪音与前齿音,发音完全不同。
2 斯瓦希里语语音简介
“斯语是一种班图语,是该语系的东北分支”(Hinnebusch1981),许多词汇和语音特点都来源于阿拉伯语。斯语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借词,语言的名称“斯瓦希里”(Swahili)来自阿拉伯文。作为东非地区的通用语,广泛流行于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国家及地区,使用范围较大,目前“使用人口已接近一亿”。
2.1 斯瓦西里语的音素及来源
斯语和英语一样使用拉丁字母,但没有Q、X,C也不单独使用,只有CH组合形式的发音。按照发音分为5个元音和36个辅音。36个辅音中有24 个是用拉丁字母标注的。5个元音音素为/ɑ/、/ɛ/、/i/、/ɔ/和/u/。根据一些斯语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将两个或三个书面元音,按照从未有过的形式合并也可形成一个独特的发音。而连续两个类似元音一起使用时,必须作为一个元音发音。可以说斯语不像其他的班图语语言,它并没有声调,通常表强调的重音是在倒数第二个音节。
2.2 斯瓦西里语语音的发音特点
斯语发音多数与汉语拼音类似。斯语元音有Aa、Ee、Ii、Oo、Uu,其中除Ee以外的其他元音和汉语拼音发音相似。单辅音有Bb、Pp、Dd、Tt、Ff、Vv、Gg、Hh、Jj、Kk、Ll、Ss、Mm、Nn、Rr、 Zz、Ww、Yy,大部分发音方式和拼音类似。但Rr的发音特殊,为大舌音。
汉语的z[ts]、c[tsh]、s[s]属于舌尖前音,但斯语中无 c音,有 z 和 s 两个辅音,与汉语发音相同。汉语中j[tɕ]、q[tɕh]、x[ɕ]属于舌面前音,斯语的j[ʄ]是腭龈音,此外,斯语无q、x音。因而q、x音对肯尼亚汉语学习者来说有一定难度。汉语舌尖中音d[t]是不送气、清和塞音,而斯语d[ɗ]是不送气、前齿龈与静音。汉语中t[t’]是舌尖中,送气、清和塞音,斯语t[th]是前齿龈、静音,二者都送气。n[n]和l[l]在中斯语的发音相同。
►Z z:nzuri好;ziara访问;
►M m:mtu人;mti树mzee老人;
►辅音+半元音:Ww Yy的组合发音;易受汉语干扰的发音: Mm Zz
►R r:rafiki朋友;rais总统;robo 四分之一;
►GH gh:lugha语言;ghasia骚乱;ghali贵;
她老了。结过婚,离了。有过正式的工作,辞了。南南北北,跑了小半个中国,有一点点钱,回到老家小城,开了这家影楼。
(注:部分斯语单词有多重含义,文中的汉语释义仅提供了其中一种。)
►辅音+W w:mbwa狗;twiga长颈鹿;kunywa喝
1.2.1.3 健康教育 专责护士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及治疗的配合事项。根据评估内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给予日常生活方式指导,如保持正常的坐姿和合理使用枕头等。
►辅音+Yy:vyama党派;nyati非洲水牛;
斯语中主要的特殊发音包括:Rr Gh gh NG'ng',如下所示:
在单词发音规则方面,音节一般为元音结尾的开音节,单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音节上(红色标注部分)。如:Bwa-na:先生;m-ge-ni:客人;U-si-ku:晚上。
►NG'ng':ng'ombe牛;ng'oa拔nyang'anya抢夺;
3 汉语声母与斯瓦西里语辅音对比
在斯语中,没有“q”“zh”和“x”,但是在汉语普通话中它们是声母。斯语中的“v”是辅音,但在汉语中不是声母。斯语有复辅音“mb”、“ny”、“ng”、“nd”、“nj”、“ng”、“nz”、“mv”、“gh”、“kh”、“th”,而汉语没有。大部分汉语声母与斯语辅音的发音部位不同,如“sh”、“j”和“ch”。斯语的“j”和“ch”是腭龈音,但汉语的“j”是不送气及舌面前音,“ch”是送气舌尖后音。
(3)因此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时,pH值和容重最小,电导、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为最大,这对降低南疆沙化土壤盐碱性,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提供了理论数据。
在双唇音(b、p、m)中,汉语的b[p]与斯语的 b[ɓ]发音不同。b[p]是双唇、不送气、清音和塞音。斯语的b[ɓ]是唇音。相同点是都不送气;汉语中p[p’]与斯语的p都是塞擦音、清音与唇音。不同点在于斯语中的p[ph]有两种发音,其在斯语中一些单词中是不送气音。m[m]在两种语言的发音方式一致,都是双唇、浊、鼻音。唇齿音f[f]同理,在两种语言中都是唇齿音、清音和擦音。
此外,汉语声调还有轻声和变调的特点。轻声是指音节的发音短而轻,没有声调标识符号,当然轻声的语调也受到前面音节声调高低的影响。变调是汉语声调中的特殊现象,主要表现为原有音节的声调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四要提升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整合渠道防渗、管道灌溉、水稻控灌、土壤墒情预报、大沟蓄水等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充分利用空中、地表、地下水资源,实现农田输水节水、生态节水、生育节水,提高水份生产率,建设一批节水工程;紧紧围绕现代化农田水利,分区建成满足“堤固河畅,沟保渠硬,水清岸绿,生态农田,管理民主,良性运行”要求的流域性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水利小区,着力建设末级沟(渠)系工程,从沟渠路配置方式、渠道硬化、灌溉方法、农业生产等方面优化末级渠道建设和灌溉技术方案,解决农田“最后一公里”输水问题。
陈丰连等[31]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凉粉草药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利用该方法可测定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等不同批次的仙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冷桂华[32]利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法(RP-HPLC)测定了仙草不同部位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发现仙草叶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高于仙草茎和全仙草的含量;同一部位仙草的熊果酸含量明显高于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约为齐墩果酸含量的2.5~2.8倍。
汉语的舌面后音g[k]是清与塞音,但斯语g[ɠ/ɣ]是后鼻音,相同点为都不送气。汉语k[k’]是舌面后、送气、清音和塞音,但斯语的k[kh]是后鼻音与不送气音。汉语中h[x]属于舌面后、清音和擦音,而斯瓦西里语的h[h]是摩擦与喉音。
湖塘河是城市内河,如果采用自然晾晒处理法,堆放场地和底泥环境影响(如气味、二次污染等)均成为难题,最后项目组选用占地面积小,脱水效果好的板框压滤机械脱水固化处理法——控源分离脱水固化系统,来处理生态环保清淤输送至脱水场的泥浆。
4 汉语韵母与斯瓦西里语元音对比
汉语普通话的韵母有39个,标准斯语有5个元音。在汉语中两个元音可以组成一个音节,比如ai(爱);在斯语中也有类似情况,比如:ua(花的意思)等。在汉语中有“ü”韵母,但是在斯语中没有这种元音。汉语的韵母a[A]与斯语的元音a/ɑ/的发音方式完全一致,属于不圆唇元音、低音。汉语的韵母u[u]与斯语的元音u/u/都属于不圆唇、舌面后、高元音。汉语的e[ɛ]和i[i]有很多不同的发音,但在斯语中各自都只有一种。汉语的韵母o[o]与斯语的元音o/ɔ/都是舌面后、圆唇元音。二者的不同在于汉语中是半高元音,但在斯语中为高元音。
5 结语
汉语属汉藏语系,斯语属班图语族,使用范围都较广。在比较汉语与斯语的语音系统后,发现部分发音较为接近或者有共通之处,而另一些发音则存在着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林焘.汉语语音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355,94,95.
[4]Hinnebusch,ThomasJ.(2003)."Swahili".In William J.Frawley.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2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subscription required (help)).First-language (L1)speakers of Swahili,who probably number no more than two million .
[5]陈元猛:《斯瓦希里语在中国的传播》,载《现代传播》,1999(2),75。
[6][7]Blommaert,Jan:Situating language rights: English and Swahili in Tanzania revisited (sociolinguistic developments in Tanzanian Swahili)-Working Papers in Urban Language & Literacies,paper 23,University of Gent 2003.
中图分类号 :H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9(C)-0099-02
作者简介:
王晶晶(1992.12-),女,河南濮阳人,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汉语教育专业2018级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非洲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育
ODUOR STEPHEN ONDAGO(1989.6-),男,Luo 卢奥族,肯尼亚人,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8级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与语言规划
张家赫(1994.03-),男,山东烟台人,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院电子电气系2018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育
标签:斯瓦西里语论文; 汉语论文; 语音论文; 对比论文;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论文; 武汉大学文学院论文; 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