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杨玉环境
引言: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有这样一部分人群,他们在社交、语言、认知方面和常人无异甚至表现更优,但在其身上却又存在一些孤独谱系障碍的特有行为表现,如刻板性行为、特殊狭窄的兴趣爱好等,但尚未达到孤独症的诊断标准。研究者将其称为有孤独症特质人群。国外研究表明,有孤独症特质的儿童在其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及心理行为问题。家庭养育环境对婴幼儿早期的体格、智能发育起着很大作用。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若家庭没有给予儿童充分刺激,则不利于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功能的发展。国内对儿童孤独症特质的研究多集中于围孕期并发症等,其他方面涉及较少。也有相关文献指出,儿童孤独症特质与父母教育态度和父母教育方式有关。本研究使用中文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与3~6岁儿童城市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在沈阳市郊区8所幼儿园筛查学龄前儿童有无孤独症特质并记录家庭养育环境情况,探究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5月在沈阳市郊区儿童医院心理科。研究对象为所有在园儿童,经儿童的主要带养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填写纸质问卷。在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后,调查儿童共计100人,研究对象均为3~6周岁年龄段儿童,平均年龄为(4.96±1.09)岁。
1.2方法
第一, 一般家庭情况资料。记录被调查儿童的性别、年龄、带养人、胎次、有无分离史等信息。第二,筛查儿童孤独症特质。由于儿童孤独症特质属于尚不符合诊断标准,但有部分孤独症样行为的表现,因此本研究选用中文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筛查儿童有无孤独症特质。该量表由14项孤独症的特殊症状组成,较直观、全面地描述了孤独症症状。根据症状出现频率,划分“从不”、“偶尔”、“经常”三个程度,分别给予0、1、2分。以14分为划分点,低于14分认为无孤独症特质,高于14分认为有孤独症特质。第三,家庭养育环境评价。使用“3~6岁城市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此量表由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6个维度共计53个问题构成。每个问题都设置从“从不”到“总是”,以1~5分计分。分值越高代表其养育环境越好,分值越低代表其养育环境越差。其中忽视/干涉/惩罚为反向计分,即“从不”计为5分,“总是”计为1分。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1版本进行数据录入,并使用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以是否有孤独症特质为因变量(有=1,无=0),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收回率为97.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出阳性检出率为8.4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筛查儿童孤独症特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庭养育环境情况的得分比较
家庭养育环境6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在有、无孤独症特质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子及家庭养育环境的6个维度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有分离史、社会适应/自理差、频繁忽视/斥责/打骂孩子、以及家庭环境气氛差是有孤独症特质的危险因素。
3讨论
3.1性别与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关系
男性性别是儿童存在孤独症特质的危险因素。SimonBaronCohen针对6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出,男性的孤独症特质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同时该研究也证实了女性在感知觉和共情能力方面优于男性,而男性在掌握规律能力和通过观察形成对事物的系统化理解能力优于女性。有研究表明,男女性别在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差异可能与胎儿期睾酮素水平有关。另外,胎儿睾酮素与出生后儿童的社交能力、系统化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显著相关。胎儿睾酮素含量越高,儿童在系统化认知能力越强。相较于女童,家庭应当加强对男童共情能力及感知觉能力等方面的刺激[1]。
3.2分离史与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孤独症特质组与无孤独症特质组相比,有分离史的儿童存在孤独特质的概率是没有分离史的儿童的2.1倍。按照Bowbly依恋关系理论,婴儿出生的前9个月会与其主要养育人形成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对其今后的安全感乃至人格发展至关重要。儿童与其主要养育人发生分离时,会出现焦虑、紧张、冲动等心理行为问题,且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较深的影响。研究显示,早期(0~3岁)与母亲存在分离的儿童,其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更为突出,亲社会行为相对更差,分离越早、分离时间越长,发生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越大。
3.3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关系
社会适应/自理是指家庭提供给儿童社会适应和生活自理能力机会的多少。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适应/自理差是儿童有孤独症特质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儿童社交情感功能与父母家庭教育呈正相关。相关学者将家庭教育方式分为四个类别,即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漠不关心型。不同教养类型会导致儿童青少年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适应能力。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儿童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溺爱型教育方式家庭的儿童可能表现出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性等特征[2]。
结论:
简而言之,男性性别、有分离史、家庭给予儿童社会适应/自理机会少、限制/干涉/惩罚行为多和家庭环境气氛差5个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与儿童孤独症特质有相同的遗传易感基因。因此,早期关注有孤独症特质的儿童,也可以发挥早期干预的作用。因此,家长应给予儿童适宜年龄特点的语言、社会适应和认知刺激,避免分离,加强情感交流。在社会上开展儿童孤独症健康教育、提高父母对孤独症早期症状的敏感性,改善家庭养育方式,可能有助于减少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艳丽.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样行为的孕前和孕期危险因素的出生队列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2]杨少萍,陆艳平,彭安娜,等.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28(10):1613-1616.
论文作者:栾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孤独症论文; 儿童论文; 特质论文; 家庭论文; 环境论文; 因素论文; 社会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