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担负着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任务。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入“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的新阶段。人力资源作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开发利用尤其重要。因为我国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人才质量高低以及对人才的使用效率,即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由此,实施怎样的激励措施,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成为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机制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垄断行业,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至深,这使得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带有强烈的计划控制性。当前,从电力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再到作业层,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都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问题一:重视人才使用,忽视人才培养
教育和培训不仅是开发人才潜能的重要方式,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我国电力企业受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偏重于对人才知识或技能的使用,而很少对其进行对口的专业技术在职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作业层的电力工作者更是缺乏后续的技能培训。同时,对于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还不够完善。各类培训班偏重于讲授或是讨论,缺乏必要的实验操作和技能锻炼,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重理论而轻实践。
(二)问题二:重视人才数量,忽视结构优化
近年来,由于电力高校和专业的逐年扩招,致使电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为提升原有人员学历层次,而大量引进高学历人才,但常常却忽视了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就电力企业而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这样的一种状况必然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电力企业人员结构、规模和效益的不和谐化发展。
(三)问题三:考评方法单一,忽视激励机制
目前,由于我国电力企业职位分类复杂多样,制定考标准时又难以统一量度,致使考评操作困难复杂,考评结果不科学。为了避免由于职位复杂性的考评难题,部分电力企业人员采取单一的考评方方法,忽视员工的平时表现。在考评方法上,多采用定性考核,很少采取定量考核。常使绩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树立的几个观念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它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电力企业要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需要在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树立以下几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观念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马克思经济学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抚今追昔,放眼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意识到,当今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形式是是产品和市场,而实质上却是人才的竞争,即人力资源的较量。因此,电力企业要想在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开展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观念二:人才资源“以人为中心”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人治”、“法治”再到“文治”,在我国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东西方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探寻出了一条由“物”到“人”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只有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管“物”转换到管“人”,与时俱进,开拓新视野,拓宽新思路,创造新机制,形成新优势,才能充分挖掘人才的最大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乘风破浪,不断前进。
(三)观念三:人才资源需“终身教育”
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时空概念。它是一定时期和社会需求而产物。因此,人才的永恒性在于与时俱进,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这种发展需要人才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现代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电力企业要想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终身教育、终身培训工作,并将此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动力,进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探寻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的思路
首先,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尽快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新型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需坚持内外结合,既可从外部引进,也可从内部发展,但要提前做好人才发展规划,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结构合理的人才储备。
其次,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无论是薪酬,还是福利,都必希消除计划经济形态下的平均主义思想,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在薪酬和福利方面,要以绩效考评为主,坚持定性与定量的考核方式。考核过程中,薪酬要与业绩挂钩,使每位员工的付出都能得到公平的回报。
再次,完善培训理念和体系。人才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电力企业重视人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加大人才的培训投入。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根据企业受训对象的特点、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个性化的内容,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跟踪,不断完善设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君安,高红贵,颜永才等.能源互联网与中国电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8).
[2] 王京滨.论民族工业发展与电力工业成长的相关性——以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电力企业的地域性绩效差异为中心[J].
[3] 曾尹,范莉莉.电力企业碳资产的识别与开发[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1):254-258.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6.11.046.
[4] 石鸟云,周星.我国电力企业技术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127-132.
论文作者:刘涛,徐龙,陈天顺,杨瑞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人才论文; 过程中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人才资源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