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益关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藏高原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利益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藏高原以高寒草甸、草原及荒漠这三大生态系统为优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脆弱易变的不稳定性。青藏高原一大二高,除了对北来的南亚暖湿气流和南下的西伯利亚气流起阻挡作用之外,由于地表被覆度不高,下垫面比较粗糙,热熔量小,故热效应非常显著,成为地球上对高层大气加热的最高热源地。其加热情况和积雪情况都与东亚大气环流有比较密切关系,又影响着南亚高压的形成与进退,对我国季节变化和东南降水、西北干旱也都有巨大影响。由于高原下垫面物理属性的异常,必然引起热状况和环流的异常,影响其后的天气变化。故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的存在与茂盛,对我国气候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草地退化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影响到气候,这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就其本身而言,在高原风期长、风速高的条件下,过度放牧加大地表裸露度,加上高强度的反复践踏,必然会引起风蚀,造成土地沙化、环境旱化,危及草地存在。植被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其结果水源枯竭,黄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
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当地发展的共同利益
青藏高原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森林茂密,牧草丰茂,土地肥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而且还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但由于历代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导致青藏高原植被锐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农牧业的命脉,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水资源的短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进步,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在3000立方以下,已被列为世界最为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破坏严重,水涵养能力降低,青藏高原几乎所有的湖泊、沼泽、湿地都在萎缩,雪线上升,干旱加剧,河流水量减少,上千座湖泊干涸。如玛多县曾是黄河源头的“千湖之县”,因生态的急剧恶化,星罗棋布的湖泊正以惊人的速度萎缩干涸。县境内252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年前还有4077个大小湖泊,总面积达1673.8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6%,而到1999年已有2017个湖泊不复存在,剩下的2000多个湖泊也日益萎缩。1997年,青海湖水位较1908年水平下降了11.2米,年均水位下降12.49厘米。仅黄河自1972年至1997年间,就出现断流69次之多,最为严重的是1997年,黄河出现13次断流,历时206天断流河长也猛增到700公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跨年度断流。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周边的冰雪线以每年平均2-17米,祁连山东段冰雪线以每年2-6米的速度上升。水涵养功能的降低,使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趋势严峻、草原退化严重,草地载畜能力不断下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程度呈加剧之势。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致使近年来黄河断流、长江水患,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洪灾和沙化的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沙化损失达540亿元之多。1998年大洪灾,损失3007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8%。草场退化、沙化,严重影响到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一些走上致富道路的农牧民又重新返贫,有的则流落异地靠租借草地为生,甚至出现了没有牲畜、失去草原的“生态难民”。如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地处黄河源头,是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核心地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为52446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3755.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1.61%,2002年,辖区人口24489人,其中牧民人口为2039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29%,藏族是当地民族的主体,占全县总人口的97.83%。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528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3383.7万元,占国内总产值的51.83%,畜牧业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曲麻莱县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寒冷,灾害频繁,草原沙化,生态恶化,劳动生产率很低。畜牧业长期投入不足,靠天养畜,牧民群众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形成了只养不卖的习惯,商品率低下。由于语言、观念等原因,畜牧业之外就业微乎其微。加之市场、经营、管理、生态环境等诸因素,截至2002年,曲麻莱县省定贫困村1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8.95%,贫困人口16000人,占总人口的66.67%。其中少畜人口2794人,无畜人口2204人,绝畜人口814人,返贫率逐年上升,贫困面大,扶贫任务艰巨。因此,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应形成共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有利于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全国气候和全球气候的稳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青藏高原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安危和盛衰。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广泛地进行宣传,做到“全国支持青藏,青藏服务全国”,使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同时,应把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保证资金投入。
(二)区域间的利益关系
青藏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由此形成了西部、中部、东部。因此,在具体实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区域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处理好青藏高原与中、东部的关系。这种区域间的利益关系,本质上是由生态环境产品公共性决定的。例如,青藏高原森林的砍伐、过度放牧会成为当地居民和地区的财富。而森林、植被得到保护时,它又涵养水分、保持水土、调解气候,提供生物多样性的公共物品。不仅当地受益,而且全国乃至全球受益。因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任务,也是中、东部政府及人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因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颇为落后。当地因贫困落后而对生态环境无力保护,甚至为求生存造成破坏,致使中、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是多方面的、长期的、严重的。所以,根据受益程度的大小,当地和中、东部地区政府应按比例承担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和费用。具体实施操作,地方政府间难以协调,只能靠中央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如中央政府通过税收立法颁布征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税》,所征税金不折不扣地用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这对真正实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青藏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以藏族人口为主体。在西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青海占20.87%。青藏高原由于历史、地理、气候,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的开荒种地、80年代的淘金狂等,使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程度加深,甚至影响到藏民族的生存,形成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如青海省有14个国定贫困县,38个省定贫困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青南牧区和东部干旱山区,自然条件极其严酷,脱贫难度大。全省340万农牧民2002年人均收入才1711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还有197万人口年收入不足1000元,处于稳定的温饱线以下。200万城镇居民中有20万人在靠领取“低保”生活。西藏2000年GDP产值117.42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31元/人和6448元/人,西藏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也是最不发达的地区。青藏高原农牧民收入与全国相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中央与民族地区的关系、青藏高原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的利益关系、贫富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的切身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等经济问题、利益问题,就表现、转化为民族利益或民族问题。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群众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家在大江大河上游划定水源林保护区,实行森林禁伐、草原禁牧,这直接关系到世代靠砍柴、伐木、游牧为生的当地群众的生活来源。在这些问题上,如果国家不能给少数民族以适当的安排与合理的补偿,如果不加大投资和扶贫力度,即使是出于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愿望,也会使少数民族的生活陷入困境,这样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而会引发少数民族群众与国家建设的矛盾。因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应与当地农牧区经济发展、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区能源建设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牧民的吃饭、燃料、增收等实际问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禁牧重点工程,重点发展种苗产业、饲草业、药材基地和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有计划地扶持发展经济林,合理开发林业产品;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前提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扶持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其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构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草原、林业等产权制度,加强对农、牧、林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加大农、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采取各种措施加快经济发展。经济问题、利益问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
在实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才能改善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存环境,才能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为反渗透、反分裂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求发展、求富裕的愿望,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增强党和政府的威望和凝聚力,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可靠的群众基础;只有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