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景观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现状及对策论文_杨文慧

探讨景观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现状及对策论文_杨文慧

身份证号码:44142219851220XXXX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准。文章主要就我国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现状管理

园林的施工建设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结合,哪一项都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我国建设发展的突飞猛进,生态需求越来越偏向人们各方面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技术的现状如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现状

1.1园林景观施工队伍素质有待加强

园林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区别,它要求施工人员不仅应具有建筑施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具有一定的生态学、美学方面的素养。目前,从很多园林景观施工队伍来看,大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成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整个园林景观施工队伍人员结构混乱,技术差异性较大。不少施工人员无法全面正确的领会设计图纸中的相关内容,搞不明白植物之间的摆设、搭配,从而导致园林景观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

1.2土建同园林绿化施工存在冲突

在实际的园林工程实施时,园林种植工程通常是最不被重视的。一般情况之下只被认为种花草,养树木,整体上没有对种植绿化工程进行必要的规划和设计。在缺乏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对绿化用地的整理,仅仅是整理垃圾和除草。近年来,虽然反季节种植技术发展相对较为成熟,但却很少考虑到种植技术所需要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1)选苗的质量保证

选苗质量的好坏对苗木的成活率影响很大,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幼苗质量经常会出现很多很常见的问题。一是幼苗的高度,茎冠宽度规格是否能够符合设计标准。其次,幼苗的大小和修剪标准。再次,幼苗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断裂根现象,幼苗是否患有病虫害,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更好的治疗等。此外,在要种植的幼苗中是否进行了幼苗种类检查,以避免在园林种植中传播新的植物品种。

(2)土壤

施工中,所需种植的植物对土壤要求非常高,工程土建较易对周围环境二次污染,使得土壤内颗粒过大,形成土块板结,导致透气性不好,透水性差,最终在土壤表层行成人为的滞水层,从而使园林植物根系很难生长,常常出现植物根系缺氧腐烂的现象。所以,每种植物对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要求各不相同,有的幼苗适应偏酸性,有的偏重于碱性,在园林种植过程应注重土壤pH值与植物的适应性。

1.3后期养护不到位

园林工程施工结束以后,考虑到植物的特殊性质,必须在日后进行养护工作。刚刚种植好的苗木虽然可以起到很好地效果,但是若是日后没有进行应有的养护,可想而知,必然会出现苗木死亡的问题,园林景观效果也会受到相对严重的影响。目前,很多园林工程施工结束以后,都会安排一些临时工去保养植物,但是这类工人并不具备专业养护能力,资金也是有限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大概只做了一些防虫拔草类的工作,没有真正将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做好。所以,很容易出现竣工后大批量死亡的问题。

另外,大多数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都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基本上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技术水平很低。经常会出现,绿地被公民非法占据没有人管、树木种植密度过大、草坪被碾压、花和树木被攀折的问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有限,赏罚也不分明,都容易造成园林绿化质量降低的问题。

2加强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对策

2.1制定标准的管理制度

制定标准的管理制度,必须在园林景观施工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贯彻实施。在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标准的招标制度,竞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竞标价格,更要注意竞选单位的施工水平和企业信誉,做好两项标准之间的利益权衡。还有注意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以及招标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施工单位完全理解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明确了招标单位的工程要求,避免施工后出现因工程偏离了设计理念或不符合标准而出现的返工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各项施工环节的制度管理,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和设计图进行施工,当存在异议的时候,及时与设计人员商量,不得自己做主。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你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整个施工过程要严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程的竣工阶段,也要有标准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手续和档的签订、移交都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定进行,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在整个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无视制度的情况,不许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惩治,杜绝不良之风。

2.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问题,首先是对工人,一个项目做得如何,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绿化工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他们能否做好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如何去管呢,这就得有松有驰。比如:做好了事情给一点鼓励,加班给点好处以此换来他们认真工作,把工作做好的决心。作为一个施工管理人员,要想把工作真正做到位,就得多去施工现场,多与工人们接触,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建议,了解他们所需,关心他们的生活,从而提高与工人们的亲和力。

2.3规范施工要求

选苗。园林绿化开始施工后,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幼苗采购回来,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选择幼苗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动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专业知识来甄别有病虫害的幼苗。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侵伤植物的根系,严格避免运输过程人为伤害幼苗,对植株采取保护措施。

土壤优化处理。由于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苗的成长,所以首先应将土壤颗粒大小,水分含量,渗透,酸碱值,包括肥料状况进行仔细分析,对不合格的进行处理。根据幼苗的大小决定树坑的深度和形状,提前做好堆肥工作。其次,做好防治工作幼苗病虫害工作,对幼苗进行必要的修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位置进行栽种。最后,对幼苗要及时浇灌,栽植后24小时内确保幼苗浸泡定根水,并根据植物的高度来确定是否固定植物。

加强运输过程保护,控制苗木失水。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挖掘后根系易受创,又离开了原来的生长环境,长途运输常会使苗木失水严重,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保护。主要的方法是覆盖、炎热季节喷洒凉水,尽量夜行、缩短运输时间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修剪。重视运输的保护,能有效提收苗木的成活率。此外,运输的保护还要注意保护树皮,防止过度擦伤。

2.4 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关键。作为施工方,施工人员是否了解树木的栽种技术,是否具有一定的责任心,是否听从于技术监督管人员的安排,是否能够自觉地运用各个树木种类的栽植技术;如果他们没有完全的掌握好这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就会使得树木存活的机率下降。因此,管理人员应制定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劳动安排制度,定期在对施工及养护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强化责任意识。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树木的栽种技术并能运用自如,增强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其次,在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安排制度、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使栽种人员各司其职,有效分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

2.5加强后期管护

在完成绿色建设后,通常会维护管理。才能巩固绿化的效果。目前我国园林绿化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人员少、设施差,而缓苗期间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期内的养护对保证成活十分重要,所以,在后期的管护中特别要注重对水的管理,高温较高时,要加大灌溉次数和水量,从而满足树木生理的需求。冬季要树干涂白,还要严防人为破坏。定期检查,及早预防,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3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并逐步走向市场化,对园林绿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园林工程施工阶段是园林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心形成阶段,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管理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我们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工序优化,严格遵循种种规范要求,加强质量检查,只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才能使工程施工达到优良。

参考文献:

[1]吕南柏.我国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1):285.

[2]向薇.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6(14):215.

[3]韩祖豪.风景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经验管理,2015(17):99-100.

论文作者:杨文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探讨景观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现状及对策论文_杨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