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427000)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综合急救护理应用于危重症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收入的所有危重症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其中符合实验要求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开展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状况、疾病认知以及生活质量,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合理饮食和疾病认知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4±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1.9±6.1)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危重症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综合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在康复期间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急救护理;危重症;护理方案;影响效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指连续且缓慢的对患者血液内水分以及溶质进行消除的有效治疗方案,在目前临床应用中主要应用于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症[1]。由于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极快,患者的生命体征可随时发生变化,患者的治疗难度则会出现明显增加,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时应当注重合理的护理干预,这样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保证血液净化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2-3]。本次研究中,探究采用综合急救护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收入的所有危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其中符合实验要求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1-65岁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51.4±6.5)岁。实验组患者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0-63岁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50.9±7.1)岁。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无其他慢性疾病。本次研究及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在进入实验时,患者的个体化信息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其细微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就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同时给予相应的健康资料。
而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入手:
在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前,由于连续性血液净化需要进行多次治疗,并且危重症患者的病症,较重大多数患者往往存在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对治疗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当主动根据患者的特点和个体状况对患者进行耐心且细致的讲解,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治疗方案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目的以及治疗效果,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开展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由于危重症患者体内白细胞和白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其免疫力存在低下状况,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这样有助于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
而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穿刺部位拔管护理,再进行拔管时,需要采用无菌纱布对其进行加压包扎,包扎时间控制在20~60mi n左右,每日需要对无菌纱布进行一次更换,连续进行三天包扎,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肢体末梢循环状况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敷料是否存在渗液和渗血状况,若发现应当及时更换,保持敷料的干燥和清洁。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数据调查,主要记录患者的合理饮食和疾病认知评分,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作为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软件。本次实验期间,t值用于检验文中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和疼痛状况评分等计量资料,以P<0.05说明实验结果中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认知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合理饮食和疾病认知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4±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1.9±6.1)分,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综合急救护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在手术前中,后期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护理,这种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前期康复来说都有极大的护理价值[4]。而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时,应当着重于提高患者的护理频率。如果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护理的频率,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护理频率更高,从而达到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5]。
综上所述,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综合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在康复期间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白艳,罗丽敏.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6):20.
[2]丁青,吴燕红,王丹君,邵鹏,杨梅英.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浙江医学,2019,41(05):482-484.
[3]叶燕,黄雪芳,黄敬心,刘芳,潘旭琳,陈德臻,孔耀中.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及防范措施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7):144-145.
[4]邓丽容,林秀连,王新珠.综合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5):745-747.
[5]张小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266+270.
论文作者:彭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液论文; 连续性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