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少见的一出好戏京剧《胡笳》观后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胡笳论文,观后感论文,一出论文,京剧论文,好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沈阳京剧院在程长庚诞辰185周年纪念会上演出的《胡笳》是一出近年来少见的好戏。剧作者把一个倔犟的姑娘蔡文姬和一个一言九鼎、家事国事不许别人置一辞的曹操放在一起,让他(她)们的性格碰撞出阵阵火花,这火花是绚丽的,光彩四射的,感人至深的。再加上迟小秋的程派唱腔,马永安的郝派表演,导演的通盘构思,音乐、舞美的渲染衬托,真是幽雅和谐,美不胜收。
谁说京剧不能振兴,问题是要出好戏,出精品。让广大观众喜欢看,爱看,以至于迷恋上这些新剧目。至于这些剧目的表现形式是应该保留髯口、水袖,还是粘胡子,穿宽袖;是勾脸还是揉脸;是以四大件为主,还是参以洋乐器。这些似乎不必要纸上谈兵,争论不休,让观众去选择。为观众所欢迎者生,反之则死。
曹操晚年才立世子(建安22年,立丕为世子,曹操已是63岁)就是因为在长子曹丕与次子曹植之间选择哪个,犹疑不决。他的猜疑也加重了两个儿子之间的勾心斗角。这是曹操的家事,一向不愿外人知道而文姬回来后偏要参与其中,这就是文姬与曹操冲突的根源。
曹丕也是很有才华的,史书说他“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足见也是个文武全才。但在文章诗赋上则远不及曹植。而曹植待人以诚,刚直不阿。曹丕惯用心计,残暴无情。兄弟俩是两个截然不同类型的人。曹操最初是偏爱曹植,后来逐渐感觉到他放荡无羁,酗酒误事。《魏书·任城陈肃王传》记载:“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其实曹植这一次的醉酒正是曹丕捣的鬼。《魏氏春秋》记这件事说:“植将行,太子饮焉,偪(逼)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曹丕的阴谋诡计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这一次曹植出征得胜而还,不仅兵权在握,而且曹操必将另眼看待,那么兄弟之间的斗争,鹿死谁手,尚难预料。因此,曹丕才使了这样毒辣的一招。其实曹操选曹丕为世子,也是受曹丕的愚弄,他设置了许多圈套使曹操疏远曹植而倾向自己。看起来曹丕的残暴奸诈远胜过老奸巨滑的曹操。这就是为什么曹操一生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丕一即王位,就逼献帝退位,自立为帝,真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作者把蔡文姬这个倔犟的姑娘,放在曹氏父子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放在曹操要保护曹植和文姬而又不能明说的尴尬处境中来揉搓,自必会生出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这是一条剧作家的经验总结。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说故事,那就会黯然失色。最近江苏京剧院来京演出的《西施归越》也是采用了这种处理手法,把当事人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来展开戏剧情节。试想,如果西施在越王灭吴后,回到家乡越国,受到了举国奉扬,然后与范蠡泛舟五湖,编织他们的爱情美梦,那么戏只能是个平淡的爱情故事。而作者却偏偏让西施归越后怀有吴王夫差的身孕。于是第一个受到撞击的是范蠡与西施的爱情。其次是越王对西施的种种残酷迫害,再次是西施的母亲,为了救女儿的性命,竟要摔死自己的外孙子,正是在这些迫害中,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立起来了,使人敬佩,催人泪下。当然,其结局西施也只能与自己的儿子一同走向茫茫无边的黑暗。历史上许多名剧作家都懂得选择特定的环境,来塑造剧中人的形象,千方百计地避免一般化。这是经验谈。
其实在《胡笳》这出戏的一开始,曹操就他对文姬的一片苦心说得明明白白。第一场他对卞夫人的一段唱是这样唱的:“曹丕儿为世子大权将揽,
子建儿恃才高心中不甘。
他兄弟失和睦令人忧叹,
文姬女实不该插嘴掺言。
这奏文若被那丕儿看见,
我死后他定与文姬为难。
倒不如外放植儿离京远……”
曹操的心情只不过不能对文姬说明罢了。一不愿暴露家庭的隐私,二不愿损伤曹丕的声誉,三不愿制造文姬与曹丕之间的矛盾。而文姬则有她自己苦衷,她觉得“曹丞相大礼迎定有借重,裙钗女归汉室一展心胸。”因此,她才一片好心,为曹氏父子社稷江山着想而推荐曹植,没想到非但没有回音,反而因此使曹植遭贬,远离京师。她实在不能理解,曹丞相半副銮驾,龙凤旌旗接她回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于是在第二场牡丹园中急不可待地当着群臣的面,要问个明白。在曹操几次委婉地阻拦之后,她还是固执地唱出了心中的积愤:“子建才华高八斗,为何贬作临淄侯。”曹操大怒,拂袖而去。而文姬却像一盆冷水当头泼下,顿时不知所措。戏写到这里,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得十分尖锐了。而曹操的忍耐也到了一定的极限了。曹操的人生哲学从来是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能教天下人负我。他一生的行动正是这样做的。史书里说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而任意杀人的事比比皆是,无怪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把他画成个白脸奸臣,应该说是持之有据的。而这次对待文姬却一再忍让,足以说明他迎接文姬归汉确是一片诚心,要告慰故友蔡伯喈在天之灵,而不是要这位海内闻名的才女来装点汉室门面。
蔡文姬在第三场中接到曹操让她赴宴的邀请后,似乎恍然大悟,原来丞相接她归汉只不过叫她作花瓶摆设,陪酒伴宴。于是破罐破摔,索性淡妆素服,不修边幅,低三下四地为各国使臣斟酒,吟两句歪诗,出曹操的洋相。这使曹操的处境十分尴尬。这场戏有各国使臣的插科打诨,有文姬反常的心态表现,有曹操尴尬的处境,的确别具一格。使观众欲笑不能,欲哭无泪,真乃作者神来之笔。
第四场是当左贤王因会盟来到洛阳时,周近为他们夫妇安排的一场会面。不远千里,别夫抛子的蔡文姬在受尽了冷落委屈之后,一旦见到了亲人,怎能不披肝沥胆,倾诉哀愁。何况一对小儿女尚在万里草原,祝福平安,问寒问暖也应该是这场的内容。如果说前几场写了文姬的政治幻想,翰墨文章,那么这一场就该写她的儿女情长,这样才能使这个人物的形象丰满鲜亮。可惜作者没有把这场戏写透,也许是这个戏的一点不足之处。
最后一场,曹操病危,招文姬进宫。二人见面,几句话之后,又是唇枪舌剑,碰出了阵阵火花。接着曹植也到了。曹操摇头苦笑地说“文姬、植儿呀,知子者莫若父。你们虽生就诗文丰采,却不是治国之才,来来来,听我一句肺腑之言,我死之后,你们要远离京都,休再回来。”
这段话的确是真心话,但曹植不能理解,挥泪而去。文姬这个倔犟的姑娘偏要问个为什么。最后曹操说了实话。他说:文姬呀!你可知世间万物,错综复杂,书生意气定招大祸。倘若你有个三长两短,叫我在九泉之下,见了伯喈老友何言答对呀。文姬明白了,曹世伯让他们远离京都,休再回来,为的是保护他们,免遭毒手。曹操的一片苦心,与文姬的一片好心,原本同是一心。戏到此结束了,两个人物性格的碰撞终于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曹操让他们远离京都,休再回来,并非故弄玄虚,骇人听闻,而是深知曹丕的心狠手辣。当年丁仪、丁廙兄弟只不过在曹操面前说了曹植的几句好话。曹操死后,曹丕即位,立刻“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他不仅杀了丁氏兄弟二人,而是将其家中的男人全部杀光,简直是灭九族,其残暴凶狠,令人发指。曹植远离京都,贬为临淄侯,必然势单力孤,不会对曹丕构成威胁,或者可以保全性命。文姬远离京都,也免得这个倔犟的姑娘言语顶撞了上司,招来杀身之祸。曹操也可谓用心良苦矣!
这出戏中曹氏家族的明争暗斗都是历史史实,而蔡文姬是否卷入这场斗争,则史无可考。《后汉书》中只有《董祀妻》(即蔡文姬)传。寥寥数百字,十分简单。因此,要写蔡文姬就不得不虚构。其实前人的剧作也大部分是虚构的,故称之为传奇。无戏不奇,无奇不传。完全按历史写戏永远也构不成戏,就是成戏也是平平淡淡,索然无味。谁要是天真地从戏里学历史,其结果只能是真假掺半,谬误百出。
在最后一场的开始曹操和文姬有一段对唱,词句针锋相对,情绪渐渐高昂。音乐设计者借用了新歌剧二重唱的手法,处理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人物的激动情绪,又不失京剧唱腔的优美旋律。这的确是音乐设计者的伟大创举。我们习惯于叫《沙家浜》智斗一场胡传魁与刁德一、阿庆嫂的唱为三重唱,其实那只是三人轮唱,这段唱的处理才是真正的二重唱,这是前人未敢尝试的。有人担心新的剧本和导演处理,特别是化妆服装的改革,是否会撇弃了京剧原有的表演程式而使京剧变得面目全非。我看这是杞人忧天,旧的表演程式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今人为什么不能出现新的表演程式呢?如果说“智斗”的三人轮唱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个戏的二重唱更是震撼剧坛的。
我从这出戏的文学剧本,导演手法,音乐设计,舞美灯光的成就,看到了京剧再度辉煌的灿烂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