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内分泌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病患。按照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简单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依从性、血糖控制率、疾病知晓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重视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保障患者对疾病和自身状况认识更深,提高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率,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分泌科;血糖控制率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治疗过程实施全面、高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对这类患者有积极意义,做好这项工作,能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也能提高血糖的控制效率[1]。本文分析了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筛选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病患。依据患者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70例患者。两组资料:研究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是41/29;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3.1±5.2)岁;病程6~14年,平均病程(4.8±2.5)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25例,高中以上28例。常规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是39/31;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5.2±5.6)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4.4±2.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26例,高中以上2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经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治疗过程,予以所有患者优质的内分泌临床护理,对照组予以简单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说明治疗过程用药方法,进行生活指导,叮嘱其注意饮食等。研究组则重视患者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提高,将全程健康教育实施于临床。这项工作在患者开始治疗后开始执行,将之贯彻于治疗整个阶段,并在出院后利用灵活的形式将之向院外延伸,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具备时效性、有效性以及延续性。实施方法如下:①施教模式设计,结合此类患者常发生的并发症的主要诱因、治疗过程常见不良时间,设计全程健康教育的开展模式、主要施教内容,细化实施的步骤,并对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知识储备,邀请各方面专家前来授课,熟知系统监控教育的理念,传授给施教人员健康教育技巧、沟通技巧、心理干预技巧,提高高效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②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针对此类患者实施的全程健康教育,由其来院时就开展,贯彻至整个住院过程、出院时,并在出院后以灵活的方式技能型随访干预,保障将施教效果有效延续至患者的家庭。将教育内容以表格形式规划并印制成册,首先要求科室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并结合实施方案灵活运用。出院时,需要给予患者居自行用药的指导,出院后则要兼顾用药、饮食指导和不良习惯的纠正。健康教育的主要开展形式,包括在院时主要是1v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意愿随时进行或利用晨间访视时进行。出院后,利用定期电话随访形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回答存在的疑问。同时,我们定期还组织健康讲座,以多媒体资料播放或专题讲座形式提高患者综合保健能力。此外,我们也利用通讯网络建立了微博号、公众号,为患者定期推送一些疾病、保健方面的常识,提高家庭护理能力。③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初次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协助患者将常规检查,告知诊断情况和各项指标的意义,帮助其安置病房,介绍区域功能、科室人员,说明住院过程注意事项和各项制度,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同时指导其做好住院准备。治疗过程,为患者灌输糖尿病以及其合并疾病的知识,讲解糖尿病进展过程和不同阶段应当关注重点,列出糖尿病病程常见并发症的诱因,传授相应的预防方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与其一同分析存在的能够对预后、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指导其避免或纠正。耐心回答患者或家属治疗过程提出的疑问,讲解患者与家属都关心的治疗、预后等方面问题。治疗过程针对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讲解胰岛素对血糖控制的意义,示范正确的注射方法,指导其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说明怎样把握注射剂量和注射完的停留时间。提醒患者随身携带一些小零食,方便发生低血糖时应用。给予患者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糖尿病应当保持怎样的体重范围,若是患者体重过高,在予以针对性的热量控制指导。以列表的形式列出低糖食物和有益健康的食物并标注升糖指数,教会其计算摄入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方法,指导患者如何科学搭配,列指导其怎样补充营养素,确保膳食均衡[2]。可以将饮食清单、营养建议印制呈表格,发放给患者和家属,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起到督促和鼓励作用,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患者出院前3d开始进行出院指导,重视自护技能的强化,教会患者怎样量取血糖水平,讲解居家患者需要应用的各类药物的用法、剂量,讲解如何观察用药后不适反应以及如何处理。在运动方面予以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说明什么时间是最佳运动时机,讲解运动初期和运动一段时间后运动量、运动时间的选择。出院时提醒定期复查,告知医嘱和医院联系方式,提醒患者身体不适,及时来院。出院后进行灵活的随访,可以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予以患者鼓励和情绪疏导,对于患者出院后的疑问予以解答。也可以利用上门随访,掌握患者的居家环境,了解其存有的不良习惯,指出不利于恢复的环节,帮助患者纠正不良习惯,解决实际问题。治疗过程重视患者心理认知,讲解不良情绪的疾病治疗和血糖调节的消极影响,准确掌握患者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心理状况,教会患者怎样调节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当感到沮丧、悲观、焦虑情绪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掌握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血糖控制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与常规组相比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血糖控制率均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血糖控制率对比
3讨论
在目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中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也是广受临床人员与广大群众关注的慢性疾病,该病近年来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增长迅猛,与之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均越来越被重视[3]。糖尿病发生后,主要的特征表现是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上升且调节不易,而患者机体的系统、器官均会因高血糖慢慢承受损伤,并会在疾病进展过程诱发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使其生命受到威胁。糖尿病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以综合治疗、对症用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4]。针对此类患者,治疗与护理的基本原则均是帮助其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此类患者若要保障血糖有效调节、稳定,不仅需要合理用药,同样需要予以高效的护理干预,促进其依从性、对疾病的重视提高,同时也可强化其自护技能和治疗知识,促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改善,即便居家也能够正确用药,积极控制血糖。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强化疾病知识的重点[5]。但在实践中发现,以往护理工作中实施的常规健康教育并没有十分满意的效果,缺乏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也没有针对不同病情的灵活施教内容,同样不能将积极的健康教育成果向院外有效延续。因此,我科近年来重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观察,根据糖尿病的特点和多数患者健康知识的欠缺设计教育内容,明确各阶段的施教方法和细节,将健康教育贯彻治疗全程。
本文研究组实施更加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与常规组相比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血糖控制率均更高;2.2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明了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实施高效健康教育的价值。
综上所述,重视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保障患者对疾病和自身状况认识更深,提高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率,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冯佳佳.住院糖尿病患者知信行模式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5):508-510.
[2]崔轶男,孟朝琳,王媛媛.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5,30(8):89-91.
[3]陈小娟,熊苑红.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2):61-64.
[4]吴晶.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3):160-161.
[5]陈小娟,熊苑红.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2):61-64.
论文作者:张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过程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