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邱宏玉1,杨倩倩2

1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2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近年以来城市建设发展不断加快,然而城市建设期间却时常会面临着洪涝灾害、水资源匮乏、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对此,“海绵城市”的理论便由此而生,应用在当前城市建设中,为解决帮助一系列有关水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规划

引言:海绵城市是指,整个城市建设的能够像海绵一样,能应对自然灾害适应环境变化,在面对环境和灾害时能够吸收一定的影响。另外,海绵城市最重要的两点“源头分散”与“缓排缓放”观点,在新规划城市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指导思想。水资源问题是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点,海绵城市要建设为可持续发展城市便要依靠其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从而解决长期困扰居民们的水资源问题。

1、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内涵

对于水生态和水环境的综合性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问题,它牵扯到了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在最初的城市建设中,为了解决水资源的问题,一般都是围绕着河道和水体本身而采取建设方案,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建设城市,但是却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其实造成水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其水生态系统的失调,所以,想要从城市建设中解决水生态的难题,就需要从水生态系统着手,对症下药,采取生态调整,对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与以往的城市雨水管理不同,摒弃治标不治本的排水的方法,建设植草沟、建造雨水花园等生态构造,来调节城市水资源排放综合问题。关于河流问题可以采取源头措施来解决,可以利用回收雨水和调蓄净化的方式来解决径流雨水的综合问题,把水资源的安全排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同时可以减少城市发生洪涝灾害发生,降低城市径流污染压力,以达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具体意义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以及很强的弹性、恢复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改变来适应自然灾害,在雨水、河流水量等水资源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吸水、蓄水、净水等功能,在城市需要水资源的时候,能够将储蓄的水资源进行释放,为人类所用。

2、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施策略

2.1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建设水生态系统首先要保持交通路面的通畅,不能够影响到城市道路的正常功能。根据海绵城市的理论将交通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为下凹式的绿化带,这种绿化带能够减少路面雨水径流量、起到雨水导流作用,能够大大地提高城市水环境和排水功能。另外公路路面规划建设中可以采用透水路面、LED树池等手段进行协助。

其次可以利用道路景观的绿化带,建设下凹的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带能够把交通路面雨水径流汇入表面上为道路景观的“暗道”里面,在不影响交通道路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又能够把城市道路系统对雨水的储存功能利用起来。为此道路景观绿化带在储蓄水资源的时候能够将雨水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功能。

2.2地块内部

利用小规模源头分散方式,可以控制这个城市的降雨径流量与水质,这就是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从这里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就是在地块内部进行低影响开发的推广。低影响开发能够推广、应用到以下设施: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坛(图1)及透水路面等。

城市建设中某小区与某花园现在已经建设了雨水径流综合循环利用工作,可是依然采取传统加药处理方式,前期滞留雨水导流至河道中,这样实际没有做到节能的目的,直排的方式也没有对径流污染做控制。为此,首先要对传统思想做改变,再依据城市本身的水环境特征、河道水质控制需求目的等,进行海绵城市理论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能够达到控制降雨径流污染,提高雨水循环利用。另外对于已建地块,尤其是下水管道建设较久、建造标准较低、长期雨水内涝的老小区、城中村,可以根据实际建设情况,以海绵城市理论为思想采取合理的、科学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可以全面提升雨水内涝与水资源利用能力。

2.3在城市规划中建立水系统

城市的天然雨水的净化场地主要集中为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比如某个城市中,现状水面率达到5.5%以上,在河流两边建设控制力度不小于5-50m的绿化带,这个绿化带可以为河滨植被缓冲、河滨湿地等影响较低的系统构建先决条件。首先,在城市规划建设时需要不断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与治理,尤其是对城市中地势较低的河沟以及河塘中,严格监控对其盲目的填埋,以免出现内涝风险。另外对于已经填埋的河道系统,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应该重点关注雨水的导流情况,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来计划生态恢复。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广场,需要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并且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需要达到13平方米以上。为此可以充分发挥公园、广场、绿地等城市内部的雨水净化功能,把它们变成城市径流污染的处理场地和雨水储存场地。杭州现状对于公园、绿地以及广场等影响较低的设施建设还比较少,对于区域的雨水排放能力较低,在城市规划中,为了达到海绵城市的效果,需要将传统城市建设思想突破,要充分考虑城市周边的空间关系、地域关系和雨水管理等因素。城市广场等活动场所需要的面积较大,但是硬化程度一般较高,为此要在广场建设中推广透水路面设施。

2.4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相结合

依照物种自身的生物特性,然后利用空间资源,把各种生物有序地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空间环境。可以为绿地空间设计成垂直绿化,将上层花园的雨水收集是生态学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实施。上层雨水污染程度轻,在绿色屋顶的过滤之后,雨水的净化标准可以降低到灌溉要求。还可以通过收集系统进行直接存储,在社区绿化灌溉、浇洒道路、冲洗厕所以及车辆清洗等可以循环使用。这样可以将垂直的绿化和纵向的绿化巧妙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雨水收集场地净化处理的同时达到收集储存,形成一个循环再利用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的内部结构一般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还设有穿孔管以便收集雨水,溢流管可以排除超过设计蓄水量的积水,这样可以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也不会因为雨水的过量而造成植物的生长环境改变对植物的影响,同时能够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结语:

海绵城市的是倡导改善现阶段城市洪涝灾害、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让城市适应自然灾害,避免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伤害。为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进程,需要全社会的认可以及参与,贯彻落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中,以确保这一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水环境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影.低碳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02):236.

[2]万贤茂.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5,(09):310.

[3]徐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分析[J].大科技,2016(5):319一320.

论文作者:邱宏玉1,杨倩倩2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邱宏玉1,杨倩倩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