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_西部大开发论文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_西部大开发论文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确立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为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化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力量,因而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建设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西部大开发的整体目标,文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为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最近,江泽民同志又从执政党建设的高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当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所有这些明确规定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个文明一起抓,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的经验,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贯的方针。在西部大开发当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发展西部经济、改良西部环境的同时,大力加强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这里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达到西部的全面振兴。

西部大开发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历史舞台,文化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需要精神力量的引领。西部大开发,涉及到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自治区、市,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囊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这样广阔的舞台上,西部大开发这台威武雄壮的大戏已经拉开了序幕。文化建设应当大有可为。

首先,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毫无疑问,经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文艺作为“精神的火炬”和“奋进的号角”,要为西部的开发和振兴作好宣传和舆论引导,鼓舞和激发广大群众,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西部的基础建设、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实践中去。

其次,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包括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作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工作,其作用广泛而直接,不可替代。

第三,加强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安定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国外敌对势力一直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对我进行渗透和分裂活动。我们必须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文化自身也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特别要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譬如,西部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前景,充分利用西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形成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规模,完全可以培育出西部的支柱产业。

因此,对于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应根据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未雨绸缪,早作规划,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历史的经验不可忘。西部大开发是在东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的,完全有理由避免东部在开发过程中走过的某些弯路,吸取其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防止“一手硬”、“一手软”。我们一定要从西部大开发的全局出发,从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全面复兴的历史高度,以对未来负责的崇高使命感,及时制定适应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西部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真正做到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

二、对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战略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族民间艺术,对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这是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具有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根据《史记》的记载,传说中神农为首的炎帝一族,栖居于今陕西渭水的上游,而少典氏部落的黄帝一脉,也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在这一地区广泛交汇,形成了著名的古丝绸之路。至盛唐可谓登峰造极,由此而有佛院深寺沉钟唱晚,丝绸之路的车水马龙和商贾云集。敦煌莫高窟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还有至今为世界瞩目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交河古城、布达拉宫、大召寺、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存,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西部地区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红军撤离江西苏区革命根据地后,开始了主要行进在西部地区的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在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指挥抗日军队和广大民众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红岩村的革命烈士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西部地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地,这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党在革命斗争中十分注重革命文化建设,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地指导和影响了解放区文艺,促使解放区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西部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将继续贯彻在西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地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有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使这些地方得以保留下来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某些古老艺术的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各地的民间歌舞、戏曲、剪纸、刺绣、民居、岩画和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宗教艺术等等,有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亟待加以保护、整理和开发利用。另外,东巴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于阗文化、金文化、大理文化和黑汗文化等,都曾在文字学、文学艺术、哲学、建筑学和文化制度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三大史诗,其鸿篇巨制可以与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媲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集歌、舞、乐为一体,是举世闻名的音乐经典。

对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战略,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西部地区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加强对这些资源的涵养、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一是要把这些方针和原则体现在开发的整体规划之中。二是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三是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克服重利用,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

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盗掘、走私文物的打击力度。要发挥西部地区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尤其是革命文物对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发展以文物资源和其他人文、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努力把西部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又要特别注意保护好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要着眼长远,合理利用,防止盲目的、过度的,甚至破坏性的开发,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鱼。

历史的经验证明,当人们为摆脱贫困,全力谋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环境的保护,忽视葱茏的山川、清澈的河流;往往容易忽视文化建设,忽视祖先的文化遗存,忽视人的精神家园。一旦物质生活富裕起来以后,环顾四周,回首往事,常常难以避免地留下诸多遗憾而追悔莫及。我们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伊始,就应当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自觉。

三、在西部大开发中努力创造西部新文化

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永葆其勃勃生机,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我们既要大力弘扬西部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努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西部新文化。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服务大局,营造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条件。

创造西部新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观念的更新。西部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仍处于相对落后、保守和封闭的状态,对外来文化,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不自觉的隔膜、抵御和排斥。有人把它称之为西部大开发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障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宣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宣传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大力宣传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和典型;还要大力引进和传播一切有利于西部开发和发展的先进文化,包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新的观念。总之,只要是能够帮助人们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先进文化,都应当吸收和借鉴。诚然,我们要特别注意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但同时也要帮助他们革除陋习,建立科学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条件。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鼓励作家艺术家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去,努力创作出无愧于这一伟大壮举的优秀作品。

西部大开发,将是西部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这里会产生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会出现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会涌现出许多光彩照人的形象。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中去,一方面直接参与开发,一方面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创作出反映大开发实践,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西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曾经产生过雄视中外的盛唐之音和豪放雄奇的边塞诗歌。新中国成立以后,西部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才辈出,佳作纷呈。我们坚信,作家艺术家们在深入西部的过程中,既可以从厚重的西部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可以在轰轰烈烈的西部开发实践中获得真切的生活感受,必定能够创造出史诗般的西部新文化。

第三、加强西部地区的文化普及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东部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比较,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劳动者的素质相对偏低。这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深层原因。

文化素质的提高要靠教育,作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工作,肩负着终身教育的责任。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其发挥的作用更直接,更广泛,更持久。要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扎扎实实地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群众的需求,大力开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形成。要特别警惕不良文化的侵入和历史遗留的一些腐朽文化的死灰复燃。目前,这些不良文化出现了从城市向农村、从东部向西部蔓延的趋势,应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遏制这种不良的势头,真正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文化阵地。

第四、加强领导,制订规划,把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到西部大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西部地区的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有关发展中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各项经济政策,切实加大对西部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因地制宜地切实解决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问题,尽快实现“六五”计划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还要根据西部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与西部大开发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文化工作,当前正在制订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都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其中。西部地区各级党政领导,也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把文化建设这一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切实重视起来,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制订规划,并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当中。特别是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要采取特殊政策,加大文化扶贫的力度,以保障广大群众享有最基本的文化权利和文化生活。东部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尽力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

自唐代“安史之乱”以后1200多年来逐渐衰落的西部地区,将要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一个山种秀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新西部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  ;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