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用2014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是否破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为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观察组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密切的分析、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分为性别、年龄、高血压疾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饮酒史、冠心病史、女性绝经史等,其中,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疾病史、女性绝经史等相比于对照组,女性、超过60、有吸烟史、有高血压史、已女性绝经史等患者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愈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比较高,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动脉管壁产生局部的先天性缺陷或者腔内的压力增高引发局限性扩张,形成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的位置多为颅底蛛网膜下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1-2]。为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特选取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4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是否破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为(60.35±2.57)岁;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30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为(60.25±2.47)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方面的基本资料、年龄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观察组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密切观察、总结、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因素,做好相关的记录。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
1.4 统计分析
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7.0软件对此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 ±s)来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表明,用χ2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值<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分为性别、年龄、高血压疾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饮酒史、冠心病史、女性绝经史等,其中,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疾病史、女性绝经史等相比于对照组,女性、超过60、有吸烟史、有高血压史、已女性绝经史等患者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n,%)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险性比较高的疾病,其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通过研究发现其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疾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饮酒史、冠心病史、女性绝经史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3]。
在针对性别方面的研究中,女性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男性,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女性增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因此,针对女性的诊断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在年龄方面的研究,老年患者产生破裂的概率明显更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身体组织出现下降,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重点关注,女性患者产生动脉瘤破裂的年龄大约在64岁为主要的年龄,这一现象与患者体内的激素分泌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4]。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会出现绝经现象,已绝经的女性产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明显高于未绝经女性,这与绝经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减少存在一定的联系,患者体内的胶原蛋白会显著的下降,血管脆性升高,易产生破裂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危险程度,吸烟、高血压等也是引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5]。
综上所述,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臧绍辉,王超杰,刘广生,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4):353-355.
[2]荆林凯,张倩倩,张义森,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小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4(3):138-140.
[3]陈解南,黄钟情,孟志华,等.运用CTA分析镜像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5):463-467.
[4]陈绪亮,赵兵,石会,等.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3):269-272.
[5]张明辉,彭汤明,李伦,等.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11):1131-1134.
论文作者:孙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动脉瘤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颅内论文; 年龄论文; 女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