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柱参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论文

对柱参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论文

对柱参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李竞峰

(辽宁省宽甸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宽甸 118200)

摘 要: 石柱参已列入国家“第一批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百草之首的石柱参,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史,给我县发展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石柱参;产业发展;调查及建议

1 基本情况

石柱参是宽甸中药材的重点品种,栽培方式分传统帘和林下种植两种。其中帘栽现存面积40hm2,新发展面积每年13.33hm2左右,县林业部门每年批准林地3.33hm2,用荒地6.67多hm2。经营农户1000户左右。林下柱参从90年代初发起,在林下清除 林及杂草,整地后点播种植石柱参种籽,现存面积全县3333.33hm2左右,其中在振江花园内1333.33hm2左右。

石柱参生产年限不论帘栽或林下种植均在15年后货。柱参市场主要在江南及东南亚国家。柱参加工企业基本没有,柱参销售没有主渠道,主要依赖自销和小贩子倒卖。也就是说柱参产业仍处于一个原始的经营状态。

2 存在的问题

(1)产地被滥用。调查中参农反映,石柱村范围内的土地最适宜栽柱参,但现在很多外地人或本地人不会栽柱参,反而租地栽普通人参,冒充柱参出售,不但扰乱了柱参市场,更主要是占据了柱参的生产领域,有限的参地不能继续轮回发展。同时,在此地种植普通人参,柱参串粉,降低了柱参质量和纯度。

(2)产品没标准。柱参自古以来就靠经验种植、买卖。产品好坏看形体,没有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这在今天质量竞争的市场中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难以旗帜鲜明的闯市场,立于不败之地,难以永保柱参这块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的旗帜。

(1)CuⅠ矿体。该矿体位于研究区西区,赋存于印支期侵入岩斜长花岗岩与上三叠统鄂拉山组灰黑色凝灰岩的外接触斜长花岗岩带上,受北西向断裂的控制明显,主要含矿岩石为碎裂斜长花岗岩,矿体走向北西-南东展布,矿体呈透镜状产出,矿体长度80 m,厚16.18 m,铜品位0.15×10-2~0.88×10-2,平均品位0.36×10-2。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及磁铁矿,金属矿物以稀疏浸染状分布于斜长花岗岩中。矿石普遍具孔雀石化、黄铁矿化及褐色铁染现象。

(5)柱参栽培方式混乱。柱参的高收益必导致恶性争利。一些当地参户和外来参农由于不掌握柱参栽培技术,选地不合格,选籽不严格,生产周期不到位就起参,并且生产过程中施肥、打药降低了柱参的品质,出现了假柱参,仿柱参现象。

当前,已有多种用于求解联合稀疏模型的重构算法.为方便讨论,以DCS-SOMP算法为例进行分析.对于传统的单量测向量模型,只能对每组回波分别进行方位向支撑集搜寻,利用的是内积最大原理,即

(3)产品无加工。柱参是一种高档滋补药品,自古以来,以形体美次论价,没有深加工。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便捷、简约、仍以煲汤形式入药远不适应现代人生活,治病的需要。

(1)建设柱参小镇。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工程,统筹规划振江山、水、林参发展,建设美丽示范乡村;结合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及本地大企业到振江镇投资,建立以柱参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结合鸭绿江旅游开发,建立柱参博物馆、柱参经销大市场,柱参观光体验园,把振江建设成鸭绿江旅游、丹集线旅游、宽甸太平哨、下露河旅游线上一颗明珠;结合中朝关系改善及口岸开通、边境国防公路的改造建设,把振江建成东北边境贸易的重要结点。这也是柱参走出国门、出口创汇的捷径口岸。届时振江镇改名为石柱镇,每年仅药材一项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没有问题。

(6)参地收费不合理。调查中参农反映,现在种参用地每平方米有关部门收取30元太高。由于柱参生长周期长,且种植柱参后不施肥、不打药、不砍树,基本不破坏生态环境。经批准缴纳2000元/667m2左右为宜。历史上收税过高,公巡视后大大减免,柱参得以巩固发展,参农为其立碑颂德。如今不应当把合法与非法种植者都一样收费。

(4)产品品牌被滥用。柱参品牌早在七十年代被宽甸药厂注册,后被吉林通化注册,近几年石柱村又注册了石柱村牌人参。品牌尽管有了,但使用率不高,又由于没有深加工基本被闲置或不用、滥用,没起到品牌作用。

3 几点建议

电压变换电路的作用是将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系统供电所需的12 V直流电压。电压变换电路包括MOSFET功率开关管、功率二极管、脉冲发生器、储能电感、滤波电容、负载等组成,其中负载选用10 Ω电阻,电路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电路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输出电压加载在负载R上,通过测量仪表检测负载两端电压电流情况。

(2)制定柱参保护条例。柱参栽培体系现已被国家批准为第一批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实柱参文化保护与传承又面临严峻形势。柱参发展中更存在落实未有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行政手段很难奏效,必须纳入法律轨道去解决。为此,建议县人大尽快制定出台《柱参保护条例》,保护柱参文化遗产及柱参产业永续传承与发展。

石木、土石木结构建筑限于材料的承重能力,平面一般为多开间、小进深,主要平面形式有两间,三间、三间一甩袖、三间两甩袖,五间、五间一甩袖、五间两甩袖,七间、七间两甩袖,有檐廊,无檐廊等几种类型(图9)。靠崖窑及石砌锢窑平面多为三孔,相互独立,各自开门。

(3)设立柱参保护区。石柱人参栽培已纳入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振江柱参协会已报批柱参地理标志,国家中医药协会已批准振江镇为柱参之乡。柱参已成为振江镇的支柱产业,但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如普通人参户进入振江租地种参,导致柱参发展用地紧张,又不可持续,柱参栽培传承人的栽培技术得不到有效保护与推广等。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干扰了柱参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设立柱参保护区,将振江镇全境及与振江山水相连,土壤一致,鸭绿江畔小气候相同的大西岔、步达远、下露河部分毗邻区域划为保护区。保护区内只准栽种柱参及道地小药材,严格杜绝其他人参品种。保护区内林地、荒地、耕地按柱参生长周期测定批准年需求面积,由柱参和道地小药材种植业户经营使用。柱参保护区内的土地使用,品种选择,栽培体系,技术推广,产品经营 等依据《柱参保护条例》规定执行。

(4)积极支持柱参栽培体系传承人示范技术。柱参传统栽培为园中栽培,近些年又回归林下种植,柱参可贵之处,一是四大品系,形体独特美观,二是内含皂还似山参。保护柱参发展从技术角度说主要是种子提纯复壮和精湛栽培工艺。要做好这些工作,重要的是选准十几个传承人传帮带,而不是个别人。因此,柱参生产协会及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要通过遴选的方式,选出10名以上石柱参专业户老把头,承担这一重任。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他们命名、授匾、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年度批参地,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传承人要在钻研栽培技术方面经常向柱参业户交流指导,并以自己的参园为试验示范基地对外开放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亚玉,孙海著.林下山参护育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标签:;  ;  ;  ;  

对柱参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