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风险及针对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44例,随机划为甲组22例、乙组22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模式,乙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风险率、纠纷发生率、总满意度。结果:乙组护理风险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总满意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以护理风险管理为前提的护理模式,可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总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风险;措施;护患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94-01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医疗护理中出现不如意、不顺心的问题时,往往会引起护患纠纷、医患纠纷,这不仅会对医院日常管理造成影响,还会降低医院整体形象。护理风险管理是以组织性、目的性的方式,对护理风险引起的危害、损失予以有效控制,使之可在强化医护人员风险识别能力、鉴别能力的同时,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等方式,预防护理风险[1]。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风险及针对性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44例,随机划为甲组22例、乙组22例。其中甲组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区间在26~74岁,平均(47.09±3.84)岁。乙组患者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区间在25~73岁,平均(49.69±3.6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使用传统护理模式,乙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内容为:(1)风险管理培训。定期组织召开护理风险管理培训会议,强化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全面掌握各类风险管理知识;逐步增强医护人员护理风险管理技能,辅之岗位责任心的强化,预防护理风险[2]。(2)风险识别、评估。借助以往护理不良事件的整合,在精准评估患者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成因、特点、事件加以把控,再计算护理风险概率,施以针对性护理。(3)风险护理。待护理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结束时,可通过预防性护理的方式,避免患者不良事件的滋生。例如:打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强化护理专业技能、预防并发症等。(4)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由专人对麻醉恢复室内抢救仪器予以检查,确保其功能良好、位置合理、表示清晰,再借助应急预案的拟定,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实时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融合床边护理、护理记录等方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别是在转运患者中,更需严格把控其交接流程[3]。(5)预防不良事件。若为全麻患者,术后多表现为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等现象,为预防坠床、管道脱落等事件,需要专人对患者予以陪床,病床处加设床档,借助约束带的使用对其腕部、膝关节等部位予以约束;妥善固定各导管,例如引流管、血管内置管和气管导管等,同时实时检查导管位置预防滑脱,辅之导管引流量、性质的测定,预防异常事件;若患者存在气管导管疼痛和刺激等现象时,需立即拔出导管;若为重度疼痛、烦躁的患者,可在遵医嘱的前提下使用镇痛/镇静治疗,但因该类药物的使用多存在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密切检查患者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率、纠纷发生率、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风险率、纠纷发生率
甲组护理风险率为36.36%(8/22),乙组护理风险率为9.09%(2/2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5)。
甲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73%(5/22),乙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0%(0/2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P<0.05)。
2.2 总满意度
乙组总满意度为100.00%,甲组总满意度为81.8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表 比较患者总满意度[n、%]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以传统护理模式为前提,在精准把控患者护理风险因素的同时,使之在增强护理质量、护理水平的前提下,预防护理风险对患者的直接性、间接性损伤,保证其生命安全。同时,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是医疗机构和患者接触尤为密切的医务工作者,良好且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在强化其风险防控意识、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前提下,对各项护理操作予以针对性把控,不仅可做好风险预案管控,还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从根本上避免医患纠纷、护患纠纷[5]。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护理风险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总满意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以护理风险管理为前提的护理模式,可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总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晓莲,王静,刘芳.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290-291.
[2]罗利珍.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麻醉复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7,39(2):283-285.
[3]章倩婧,陈秋雯,叶素娟,等.麻醉恢复室病人院内转运安全的护理及预防措施[J].全科护理,2016,14(15):1547-1549.
[4]梅冬雪.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254-255.
[5]揭国丽.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72-173.
论文作者:蔡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纠纷论文; 满意度论文; 甲组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乙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