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会永远存在?_惠普论文

为什么公司会永远存在?_惠普论文

公司为什么长盛不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盛不衰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大多数公司的“第一次创业”成功中,大都包含着两个基本的“特点”:第一,创始人对市场或对技术的“创新”;第二,好的“市场机遇”或“时运”。这两个特点在惠普的体现是:

首先,两位创始人虽然只投入了538美元,工作环境也很简陋,是在帕卡德屋后简陋的汽车库,但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阻容式音频振荡器。这种振荡器使用白炽灯泡作为部分导体来提供可变电阻,这在当时的技术设计上是一个突破。

其次,当时正好沃特·迪斯尼公司为了制作影片《幻想曲》,急需要这种仪器,以每台54美元的价格一次性向他们定购了8台,使这个小公司站稳了脚跟。1940年,惠普公司逐步扩大经营范围,产品也增加到8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的订单更是如雪片飞来。

方正的成功也是一样,只不过更有时代传奇色彩。1985年初,张玉峰从北大物理系借调出来,到学校开办公司:“北达科技服务部”。“我当时不知道什么是公司,也不知道怎样办公司,北大就给了我们10平米的办公室,一部电话,3万元开办费。”这是张玉峰当时的话,也是那时一批知识分子下海的真实写照,因为大家都不懂,所以几乎那些年开公司的都赚到了钱,张玉峰也不例外。而在北大计算机系,有一位叫王选的教授从1974年到1988年,经过14年的努力,开发出了一个很伟大的产品———激光照排系统。

这就有了方正的开始。“有了钱,有了技术,又有了一定的经营经验,天时地利人和,方正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而实际的情况是,当时中国的计算机市场已经启动,大量的计算机从操作系统到办公软件全是英文,所以,不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正“发了”,连做汉化的“巨人”等一大批公司,都在国外厂商还没开发中国版市场的时候发了。1989年,方正和香港金山公司联合投资开发方正SUPER汉卡,随后于1992年成立汉卡部,该产品占据同类产品50%以上市场。

方正与惠普的成功,都是所谓“企业家创新”与“时运”结合的结果。我们很难去判断,如果没有迪斯尼的“及时雨”,如果没有第二次大战军方的需求,惠普能不能成功,或者还会以什么其他的方式成功?同样,如果90年代初计算机在中国不是以当时那种“半公半(走)私”的普及形式,如果没有王选的“排版系统”,方正会不会成功?如果我们再去看所谓高科技公司的创业史,国际著名的苹果公司、思科公司、微软公司;国内著名的联想公司、用友公司、四通公司,无不是这种模式的结果。

因此,从所谓的“高科技”角度,方正与惠普之间只是50步与100步的区别,我们看不出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也许我们可以说,方正的技术水平远比惠普差多了,但技术水平同样差的戴尔不是一样将惠普挤下个人计算机舞台?经营公司毕竟不完全是一个技术游戏。既然如此,接下来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公司之间持续发展上的差别?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够长盛不衰,为什么一些公司却昙花一现?

标签:;  ;  

为什么公司会永远存在?_惠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