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代上半期财务运行分析_银行论文

97年代上半期财务运行分析_银行论文

97’上半年金融运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半年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总体上看,1997年上半年货币信贷运行基本平稳,但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一、1—6月货币信贷运行基本情况

1.各项贷款增幅回落,结构变化明显。全部金融机构1—6月份各项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加84亿元,增长25.3%,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剔除并帐因素,增幅回落3.7个百分点。国家银行各项贷款比去年同期减少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减少46亿元,并呈现向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倾斜的态势。国家银行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67亿元,其中,基建贷款增加较多,同比多增55亿元。1—6月国家银行占人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比重为63.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2.各项存款增长着重减缓,储蓄少增加较多。1—6月份人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比去年同期少增加1924亿元。主要是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增长双双放缓,储蓄存款上半年同比减少1774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减少439亿元。1—6月国家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73.53%,比去年同期提高0.78个百分点。

3.货币供应量增长水平适当,结构趋于合理。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09%,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初增幅回落9.11和6.2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20.6%,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初上升5.61和1.71个百分点,货币流通量M[,0]增长10%,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初上升9.5和7.4个百分点。

4.国家银行现金收支出现一些明显变化。“工资及对个人支出”,1—6月份仅增长4.48%;而“其他支出”今年以来持续高幅增长,上半年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37.86%,从绝对量看,其规模已经超过“工资及对个人支擌”,值得注意;储蓄存款现金支出大于现金收入,上半年“信用净投放”累计达117.9亿元。去年9月至今年5月有八个月出现“信用净投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储蓄分流和储蓄倾向的弱化,只有今年2、6两个月份是“信用净回笼”。

5.到5月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备付率达8.6%,支付能力较强。其他商业银行备付率高达14.6%,资金比较充裕。

6.金融机构结益显著下降。

二、当前金融运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贷款增幅回落问题

今年上半年下达的国家银行贷款规模还有一部分没有用出去,与以往规模一般不够用形成较大反差。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国有商业银行改变过去规模扩张型的运作方式,更加重视资产质量的提高,银行贷款决策普遍审慎化,部分银行“惜贷”倾向增强;二是上半年物价涨势持续回落,经济运行因通胀因素对信贷资金形成的扩张需求减弱。由于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农发行向人民银行借款增加较少;三是上半年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又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227亿元,解决了一些出口企业的资金需求;四是上半年工业企业产销率提高了0.7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周转有所好转。因此,尽管上半年贷款规模没有用完,但整个银行体系向经济领域注入的资金并不少,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对资金的需求是基本适应的。

2.银行存差继续扩张问题

今年上半年,国家银行各项存贷款增双双回落,但由于贷款回落幅度更大,自今年2月份银行出现存差以来,呈逐月上升之势,有人认为当前银行存差的扩张反映了国内信贷资金的闲置。但是,要区分“存差”与“银行可用资金”两个概念。备付率高低是衡量可用资金多少的重要标准,而不是存差,从商业银行经营角度看,银行吸收存款后需保留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才能将其余的资金以贷款等方式运用出去,而且近年来银行资产的多元化也使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逐步缩小,因此银行存款大于贷款是一种正常的经营状态;从中央银行资金运用来看,由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实行结售汇制度,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平均每年增加约3000多亿元,这种以基础货币形式投放的外汇占款直接形成企业存款,对存差的扩张形成重要影响;从历史统计来看,1981—1983年我国银行体系一直是增量存差,只是1984—1990年出现增量贷差,1991年后出现增量存差,到1996年底国家银行才出现存量存差,此前一直是存量贷差。近几年增量存差弥补了多年积累下来的存量贷差,有利于恢复银行自求资金平衡状况,但并不表明银行可用资金十分充裕,甚至闲置。

3.利率结构不合理诱导信贷资金“空转”和产业资金“沉淀”问题。

由于中央银行给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帐户支付的利息高于企业活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只要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到成本较低的企业存款就可以很容易获得收益。由此容易诱导资金在银行体系内“空转”,结果是影响了资金运用的效率和银行的经营效益,削弱了对实质经济运行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企业定期存款继续增长,截止到6月末,在全部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中,定期存款已经超过6000亿元,占30.9%,今年1—6月增加887亿元,占新增企业存款的46.5%。产业资金沉淀问题较为突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企业定、活期存款利率差异有关。

4.当前外汇储备与央行调控问题

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并参照国际的通行标准,从进口用汇、应付外债的还本付息、外商投资利润汇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和稳定汇率的需要四个方面测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1000亿美元是必须的。另外,考虑到我国外汇储备中含有进口用汇企业的“周转外汇”以及对外投资的外汇,因此还不能认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当然,对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还是需要加以密切关注。

近年我国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防止外汇占款渠道过多投放货币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中央银行不断收回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进行对冲。然而随着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加,以回收再贷款形式对冲外汇占款增加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的余地十分有限,1996年中央银行再贷款未减反增,表明这一政策在目前执行的难度日益增大。为在“九五”期间继续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研究改革使用更加有效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供应量增长、现金投放与银根问题

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持续回落,从年初的25.3%降到6月末的19.09%,下降了6.21个百分点,低于年初计划M[,2]增长23%的目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既是近年加强金融调控,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得到部分消除的是近年加强金融调控,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得到部分消除的体现,也是今年上半年股市过热,储蓄分流的结果。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回落的情况下,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提高,6月末已达20.61%,超过年初确定的18%的增长目标,增强了货币供应量的流动性。

今年上半年现金M[,0]投放虽然超出年初控制目标较多,增长较快,但多投放的M[,0]主要流向股市,未对零售物物价造成影响。据人民银行今年上半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股民人均手持现金1.4万元左右,而城镇一般居民手持现金仅1—2千元。由此推算,今年1—4月由新增股民导致的持现金增加量约为350—400亿元,约占同期多投放现金的80%,是影响目前现金投放的主要原因。

判断银根松紧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幅,今年上半年M[,2]、M[,1]、M[,0]的平均增幅为21.2%、19.12%和18.3%,均超过GNP增长率加物价率之和;二是信贷增幅,剔除并帐因素,今年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19.7%,也超过GNP名义增长率;三是基础货币投放情况,5月末基础货币增长19.5%,增幅不低。因此,从以上三方面考察,上半年银根仍然保持“适度从紧”,但并不过紧。

三、政策建议

1.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维持当初确定的信贷规模不变;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2.建议加大对利用外资,特别是借用外债的监督力度。采取措施,防止“借而不用”,严格控制通过结汇套取国内人民币信用的行为。

3.建议基本稳定现行存贷款利率,适当调低银行备付金存款和央行再贷款利率。今年以来虽然零售物价不断走低,银行正利率水平升高,但考虑到股市上扬的影响,储蓄已分流较多,目前存贷款利率宜基本稳定。现行活期储蓄利率偏低,与定期存款利率差距过大(国外一般较为接近)。适当提高活期储蓄利率,可能有助于当前回笼现金,特别是有利于激活沉淀的产业资金。建议适当降低银行备付金存款利率,这有助于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空转”,同时相应降低央行再贷款利率,这样能使央行和商业银行两相得宜,也不会减少中央财政从银行的收益。

4.适当增加直接融资,改变目前银行独木撑天的融资格局,避免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而形成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从目前情况看,在稳妥推进股票融资的同时,适当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可取的,一方面开辟了更宽泛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社会资金的引导。

5.鉴于金融运行过程中的“增媒”现象,导致了信用秩序的紊乱,抬高了社会资金成本,扭曲了宏观资金配置,建议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的非国有企业贷款。这对于拓展就业空间、分流国有企业职工具有积极作用,可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外部条件;也有助于减少“增媒”现象,降低“灰市”利率。同时要加快推广主办银行制度,强化银行对企业资金运物的监督管理,防止今年上半年曾一度出现的企业资金外泄,导致大规模实业资本转向股市等投机领域的状况。

6.在储蓄分流趋向较为显著,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较高的情况下,建议各商业银行总行加大资金集中力度,适当上收基层行贷款权限,灵活调度资金。要跟踪分析和监测储蓄分流的强度,要实现“适度分流储蓄”的政策目标,同时要力求防止“储蓄过度分流”。

7.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自1993年上半年整顿金融秩序以来,金融运行基本平稳,但由于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许多矛盾不断向金融领域转移,加之金融体制本身一些累积的问题逐步暴露和突出出来,金融运行中发生局部,甚至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当前应当把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依法规范各类金融行为,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摄影:冬风

标签:;  ;  ;  ;  ;  ;  ;  ;  ;  

97年代上半期财务运行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