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 321000
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爱唱爱跳,音乐、体育这样的课程以动为主,使得他们好动的天性得以释放。而语文课相对这些课程,更多的是需要静静地潜心阅读、用心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动”的天性。缺少了肢体上的“动”,上课自然就提不起学习的劲头了。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孩子的思维也能像身体一样爱上“运动”呢?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发现只要教师把准孩子思维活动的脉搏,进行有效的引领,孩子的语文思维活动也能像音乐教学中的“律动”一样,生动而丰富,从思维闸门的打开,到思维的逐步深入,再到思维高潮的到来,最后到思维的提炼升华,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获得“高峰体验”, 使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始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构建一个灵动的语文课堂之目的。
一、触景生情,激起思维“欲望”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教师绞尽脑汁创设的课堂情境,就像一个个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这些情境不但不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反而阻碍了有效教学的发生。因此,教师必须是在了解孩子学情的基础上,创设蕴含一定思考力度的情境,方能让学生“触景生情”,激起孩子思维的欲望,从而启动思维的闸门。
在《去年的树》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学伊始,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出示树和鸟相依相偎、彼此友爱的温馨画面,学生可以直白看图说话,也可依图展开讨论,或由图生发想象,编说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首先利用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树和鸟,来展开想象说话,很容易就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认知和经验,学生对此不会有距离感,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故事的开头寥寥数语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此时的说话练习与本文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较好地为学习理解课文故事奠定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再者,美好的故事开头与后续呈现的悲剧故事情节形成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力。这种“乐”与“悲”的心理落差越大,学生的情感激发就越强烈,也就能更好地体会树的命运多舛和鸟的哀伤之情,因此又为课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融情于景,产生思维“火花”
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缺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课堂教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独立思考不是简单的“自由思考”,而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有效独立思维过程,使得孩子的思维在潜心阅读中迸发出“火花”, 为下一步开展合作交流或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去年的树》一文中五个人物的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但这些对话只有“你说、我说”等简单的提示语,光从字面上看,无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教学时可让孩子反复阅读文本,在这些人物提示语的中间加一加能够反映它的表情和心情的词语。在想象、揣摩鸟儿的神态与心情的过程中,化“彼情彼景”为“我情我景”, 感受到鸟儿在大树被砍了运到工厂、被切成细条做成火柴和被卖到人家点燃火苗的过程中,内心越来越急切,越来越悲伤……让学生从“平淡”的文本中,读出“深厚”的情谊,体验“平淡”中的“深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能力。
三、情景交融,形成思维“共鸣”
当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进行集体思维“律动”,使之达成共识、形成共鸣。此时的交流,是学生自主修正、自主建构知识,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
课文结尾有两处传神而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教学时可引导孩子进行讨论交流:鸟儿分别在看什么?她又会想(内心说)什么?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鸟儿第一次“看”里的惊愕、悲伤与欣慰,她想睁大眼睛努力搜索好朋友的影子,她不敢相信,好朋友强壮的身躯已经化作这闪烁摇曳的灯火,但她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亲密朋友了……;鸟儿的第二次“看”则是充满了深情、留恋与无奈,她想看得清楚些,再清楚些,把好朋友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在对话与交流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一次次地碰撞、共鸣,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四、借景抒情,提升思维“层次”
“情动而辞发。”根据学生认知的思维流程,当学生通过独立和互动的思考获得新知后,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孩子回归课文开头,思考文章为什么不用“大树与小鸟”这样的题目而用“去年的树”?此时,孩子的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倾吐,有千万思绪要抒发,此刻小练笔的安排水到渠成:此刻,你又想说些什么?练习不限制,不约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灵感。学生从课始一直集聚的情感,在这时得以充分抒怀,孩子们赞美鸟儿与大树友谊的真纯的话语让人动容,对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与关注让人感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的设计,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后思想认识的变化、情感态度的升华,以及学习所带来的真正意义。
总之,没有思维的拓宽, 就没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创造一切条件,引领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主动展开思维,去领悟言语之外的广阔意境和丰富内容,从而更好地驾驭语文新课程这一灵动的课堂。
论文作者:李湘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鸟儿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