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类型与教学过程&基于“爷爷花园”教学目标的语义关系网络分析_祖父的园子论文

学习活动类型与教学处理方式——基于《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的语义关系网络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园子论文,祖父论文,教学目标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方面受制于文体类型,一方面又要顾及学情。但由于学科知识系统的更新、吸纳、筛选和转化应用等困难,我们在文体类型判定,以及如何基于文体特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两栖文体”,如“描写性的说明文”“散文化的小说”等课文,这一局面又增加了相关工作的难度。

      从研修情况来看,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主题学习、主题研讨、名课研习、课例分析等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贯通性问题。比如说,文本体式问题,在主题学习阶段、主题研讨阶段,以及名课研习、课例分析等阶段中,究竟应该怎么考虑?我们在主题学习和主题研讨阶段着重探讨了文本体式问题,但如果在课例分析中却避而不谈或蜻蜓点水,这似乎也还不够。

      在上述各项活动中,“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居于比较核心的位置:向上关联主题学习(理论),向下延伸到教学实践(课例分析);向内涉及教学内容问题(教什么),向外又关联教学方法问题(怎么教)。因此,接下来,以散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为例,我们拟就教学目标的陈述问题展开讨论,聚焦点在于——学习活动类型与教学处理方式。教学目标的具体样本主要来自广东、宁夏和新疆的部分老师,分析过程大致是:(1)从近500个教学设计中随机抽选80个;(2)提取其教学目标;(3)通过相关软件(内容分析软件ROSTCM6和网络分析软件UCNET6)对其进行语义关系网络分析,析取中心度值较高的词语;(4)再结合具体教学目标陈述展开分析。相关讨论无涉正误、对错,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问题聚焦】

      “感受性学习”是怎么回事?“感受”和“体会”“感悟”有什么区别?“感受”是可教的吗?什么样的“感受”是可感、可教的?教“感受”应该怎么教?

      【样本目标】(见下页表1)

      【有关思考】

      “感受”的两种形态与教学处理方式

      通过对宁夏、新疆、广东三个工作室老师们《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的陈述分析,提取相关陈述中的语义关系网络(下页图1),我们可以发现,居于语义关系网络中心的动词是“感受”。也就是说,就学习活动类型来看,主要定位是一种“感受性学习”。那么,感受性学习是怎么回事呢?怎样才算是有效的感受性学习呢?阅读作品自然生发一种感受,这是自然形态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特定的文字、情感状态,这是一种教学状态的感受……在特定文本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引导学生的感受呢?感受性学习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有关吗?如果有关,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与“感受”这一学习类型有关。

      

      

      一般而言,感受性活动是自然生成的。在阅读活动中,感受的生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这种自然生成的“感受”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因为它受制于每个人的经验、情绪、阅读积累等相关因素。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这种自然生成的阅读感受是不需要教的,因为它事实上已经自然生成,不需要教师的介入。当然,不需要教并不意味着不能有所作为,我们可以组织交流活动来分享、交流、讨论各自的阅读感受,这样,感受与感受在各种差异、碰撞中又会生成新的内容。这些差异和生成的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教学起点的分析材料——当我们思考学生何以会有这样的感受差异时,它们就有了教学价值。

      就《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来看,大家普遍一致的方向是——引导学生感受特定作者的感受。感受特定作者的感受即“感其所感”,这种形态的感受并非自然生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其说它是一种情感活动,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分析、理解活动。在这种感受活动中,情感与理性分析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感其所感”的前提是,你首先要知道作者的“所感”是什么,而知道作者的“所感”就不是能够通过“感受”来完成的学习任务了。在这类学习活动的教学处理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这种感受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在感受作者的感受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感其所感”的抓手?

      就大家确定的教学目标来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受性学习”主要指向了第二种形态,即要求学生进行特定内容、对象的感受。但这里的要求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尤其从感受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如表2所示。

      

      从表2所示样本目标来看,“感受”的指向既有作者的情感,也有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这里的问题是:方法、手法、表达方式一类“形式化”的东西是可以通过“感受性学习”掌握的吗?方法、手法、表达方式一类问题是通过“分析”“鉴赏”“评价”“运用”来学习更好呢,还是通过“感受”来学习更好?如果可以通过“感受性学习”来掌握方法、手法和表达方式,又该怎样去“感受”呢?或者说“感受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在上述样本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能还要进一步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才能把“感受性学习”类教学活动想得更清楚、更深入一些。

      就《祖父的园子》来说,怎样“感其所感”才比较有效呢?我们以“感受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为例。学生就这个学习任务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不能感受到;二是朦胧感受到;三是清晰感受到;四是深刻感受到。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前三类学生走向第四种水平层次。怎么引导呢?萧红的自由和快乐是从内心到身体的自由与快乐——种发自内心,形诸于外的自由与快乐,而且这种形之于外,不仅包括萧红自己,还包括了园中的所有生物,它们都自由,都放肆,都快乐。

      【问题聚集】

      什么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就《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来看,如何区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只要关涉“情感活动”,就一定是“情感目标”吗?

      【样本目标】(见表3)

      【有关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形式与情感教学问题

      从《祖父的园子》语义关系网络图(见图1),以及中心度值前10名的重点词语排序(见下页表4,其中Degree是绝对点度中心度,NrmDegree是相对点度中心度,数值越大,排名越靠前,表明其在语义关系网络中的中心性越强)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感情”“情感”“心情”“情趣”“快乐”,以及前述重心“感受”等6个词语,都关涉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我们知道,从直观上来看,许多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可能在于,误以为学生知道、领会了某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就会相应在行为方面有所改观。那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与“情感教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们看来,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至少有以下六种形式:(1)作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情感生成;(2)文本蕴含的情感;(3)作者可能的情感寄托;(4)指向作者(文本)情感把握的教学活动;(5)作为学习(认知)手段的情感调动;(6)教师期望学生发生的情感变化。

      

      那么,教学目标中通常的“情感目标”主要指向的是哪一种形式的“情感”呢?第1~3种是“相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性情感,第5种是作为教学手段的情感,是相对外在的东西。从目前的教学目标陈述习惯来看,“情感目标”主要指向的是第4、6两种。不过,就目标类型来看,第4种与其说是“情感目标”,倒不如说是“能力目标”,它指向的是学生对文本(作者)的“情感把握”。这里的“情感把握”其实主要是一种理解、分析性的学习活动,更像是一种认知性的学习,虽然认知与情感事实上不好区分。

      从大家撰写的教学目标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区分不清,如表5所示。

      同样是“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的目标指向,三个老师把它们分别列入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了,那么,这样一类学习活动到底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情感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类型有所区分的话,具体的教学处理可能针对性会更强,效果也可能会更好些。当然,这只是对情感类型的简单区分,涉及教学处理时,我们可能还需要另外一个维度的思考,即“教情感,我们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借鉴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有关“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等的框架,给出一个情感态度类教学的目标拟定参考框架:(1)认知维度:情感的觉知、理解、分析和评价;(2)情感领域:情感的反应、接受、认同及行为意向。

      

标签:;  ;  ;  ;  

学习活动类型与教学过程&基于“爷爷花园”教学目标的语义关系网络分析_祖父的园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