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医学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效果的探究论文_王英

王英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 辽宁锦州 121001)

【摘要】目的:探讨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室(ICU)中临床护理路径对呼吸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并入住ICU的患者67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4、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ICU呼吸内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在ICU中对COPD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及配合,加快患者康复、减少痛苦及住院时间,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症医学科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16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且具有气流阻塞的特征。如病情发展迅速,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等常见慢性疾病[1]。我科对67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选取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入ICU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3.84±5.71)岁;对照组患者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4.15±5.58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护理路径制定

科室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发展小组,由ICU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以及相关专业协助诊疗人员(营养师、药剂师等)组成。根据AECOPD疾病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所涉及的护理常规及临床操作指南治疗原则与护理的特点,相关专家的经验以及患者及家属的需要,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历进行讨论、交流,以时间为依据将方案内容排成护理路径表。

1.3 实施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护士1对1责任制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从入院即进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由已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责任护士负责接待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和发放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告知表,详细向患者讲解路径内容,即住院期间每天、每班次需要接受的诊疗,诊疗目的及护理目标。责任护士按照每日护士路径表的相关内容对患者进行告知,检查、治疗、观察、护理、健康教育等,护士长及时督促检查,落实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反馈与评估结果随时对路径表内容进行调整、完善,使其更为符合患者的病情及自身需求。

1.4 观察指标

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评定原则

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症状改善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再入院率,由责任护士根据现行诊断标准及临床实际进行统计。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估表使用我院自制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指导下由患者及家属自行填答,满分为100分,超过75分为合格[5]。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Epidate双向录入,SPSS 19.0 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以下表格:

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再入院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是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完整的一种以患者为核心、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新型临床护理方法,该方法将患者作为工作的重心,通过对相关先进护理技术、措施及指南的查阅参考,及相关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2],进而制定出一整套的护理方案,将患者从人院至出院后的整体医疗过程进行简化、优化性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3]。

临床护理路径在AECOPD中的应用:针对AECOPD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何时该做何种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人员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每天按路径指示对患者主动、有计划、有预见性的实施治疗及护理,并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变化随时更改或者加强路径措施的实施,这种主动护理,培养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4]。同时患者在入院时便通过责任护士或者临床路径表了解自己相关疾病的知识,明白疾病的诊疗过程,主动参与治疗与护理,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科学的护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患者的疾病心态。

由本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其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及满意度,加快恢复,减少疼痛及住院时间,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美萍,邱映明,唐良春等.集束化护理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4):479-48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7-16.

[3] 贾伟平,刘香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1(6):99.

[4]周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胜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4:)20-21.

[5]黄雪珍.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I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63-3365.

论文作者:王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医学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效果的探究论文_王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